第(2/3)頁 紀錄片里提到,清初張烺的《燼余錄》說了一大半實話,他在‘順治五年’一項下記載,說:“蜀民至是殆盡矣。今統以十分而計之,其死于獻賊之屠戮者三,死于姚黃之擄掠者二,因亂而自相殘殺者又二,饑而死者又二,其一則死于病矣”。 這里獻賊指的就是張獻忠,也就是說在張烺的記載下,張獻忠將蜀地百姓屠了三成,其中‘姚黃’指的是另一只武裝勢力,這里不提,后面這個‘因亂而自相殘殺者又二’這里面就有說頭了。 因為這東西是給康熙看的,張烺自然不敢指認清軍殘害川民的狀況,所以用‘自相殘殺’來代替。 縱觀這幾種說法,辛寒還是認為最后一種最為靠譜,從有點頭腦的角度來講,張獻忠是將蜀地作為自己的大本營,因此不可能將蜀地百姓殺個干凈,他能縱橫天下那么多年顯然不是白癡。 不過話說回來,這殺了三成也是殺啊,據記載明末蜀地人口六百余萬,殺三成是多少,那是近二百萬人啊! 自己要是搞定張獻忠,這以后得少死多少人,自己能救多少人?不說功德無量也是差不多了,這特么就是個人形大功德啊! 雖說這之后未必就天下太平,還有李闖、還有其他起義軍勢力,那再殺不就是了。 他之所以動了心思,正是因為聽說張獻忠現在就在河南。 這一年張獻忠,入河南襲破許州,殺了平賊將軍左良玉的兄長,獲物資巨萬,這時候正駐扎在許昌城中。 辛寒一路上步行,因為此地乃是‘義軍’的勢力范圍,騎著馬匹太過招搖,不過他用神行百變趕路也是不慢。 臨近許昌,忽然間前面官道上傳來喧囂馬嘶之聲,還有陣陣傳來的大笑之聲,許多百姓都遠遠躲著,甚至干脆繞道而行不肯再走官道。 辛寒提著早就用麻布包裹好的青鋼劍朝前走去,便見到前面有近百的義軍攔住官道,為首的幾個小頭領正攔住一架馬車大聲說笑著什么。 看他們那猥瑣的笑容,就知道說的不是什么好話。 馬車之中傳來女眷的驚呼,馬車前只有一個馬夫和一個家丁阻攔哀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