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山河珠 一-《我的山河空間》
第(1/3)頁
等胖子開車走了,徐嶺在旁邊小店里換了張電話卡,發(fā)到了自己的扣扣空間里面。這才和大伯才提著行李走向鄉(xiāng)政府門口,他大伯是村長兼著書記,來鄉(xiāng)政府辦事的,自己開的小三輪電瓶車。
“大伯吃飯沒有?”坐在往家走的國道上,徐嶺問他大伯。
“還沒呢,等你回去,到家差不多正好6點半。”
從鄉(xiāng)里到白馬河鐵鏈橋有10幾公里。
白馬河的鐵鏈橋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葉了,具體的是因為他們白馬渡村小白馬河當時出產一種奇特的生物,金絲紅背鱔,也叫赤火鱔,皇帝嗎,大家都知道的,日理萬機,夜里嬪妃眾多,總會力不從心。偶然間,本地縣令聽說赤火血泡的酒有大補功效,在皇帝慶典時獻了上去,當天晚上,皇帝讓太監(jiān)試了之后沒什么問題,就喝了一些,立馬見效果,比起以前,不但次數多了,還增加持久了,這個高興啊,第二天就下旨嘉賞,從一個縣令提拔到其他地方任府主去了。而白馬渡村的居民也因為這事,成了皇帝專用的捕鱔人,鐵鏈橋也是這時候建好的,深入江邊石壁之中。只是到清初時,這赤火已經讓白馬渡村民捕絕跡了,成為村里的一大憾事。
因為是水泥路國道,倒也好走,雖然路面現在也是有些破碎了,從國道下來到鐵鏈橋之間有一塊從國道到河邊長80多米,寬50多米的空地,處在兩山之間,原來是修國道和從鄉(xiāng)里過的高速公路工人臨時平整好住的地方。
主要是他們鄉(xiāng)里那地方太小,沒有能夠安置幾百號人的空地。丘陵地帶,確實是難得一見太平整的大地方。
上了橋,還是和以前一樣,走在上面有些晃,踏在鋪好的木板上,木板也是輕微的晃動,很有意思。
過了橋是一座小山,鐵鏈深深的扎根在山體里面。白馬河是由東北向往西南流的,因此向往山的右邊也就是北面走繞過這座山,再走5公里左右才到白馬渡村第一組。白馬渡村共有4個小組,他們第一組人數最多,聽他大伯說,除了打工賺了錢買房戶口遷走的,現在還有102戶,600多人,再加上其他三個小組,共有186戶,接近1000口人。其他三個小組也是沿著白馬河聚集居住的。上鄉(xiāng)里趕集也要走鐵鏈橋。
好在最近沒有下什么雨,否則這個泥土路就要夠徐嶺受的了。路旁多是80年代重新種的杉樹和松樹,晚風吹過,陣陣松濤聲傳來,讓人心情愉悅。特別是大城市呆了幾年了,現在重新回到小時候走過的路,感受著小時候司空見慣的東西,更是讓徐嶺臉上帶著笑意。
“小嶺,你這次回家是請假的還是有其他打算?”
“大伯,我已經辭職了,父母年紀也大了,我想在家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順便照顧他們和爺爺奶奶。”徐嶺坐在三輪車上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