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你啊,刀子嘴豆腐心!看看臉色,又蒼白不少,剛剛豐盈起來又消瘦了。再這樣等哥回來又得讓他心痛了!”,許冰轉過身借著月光看著于影的頭痛惜的說道。 “真的很瘦嗎?哥回來會不會不喜歡?”,于影這時候什么都不管了,趕緊看著許冰緊張的問道。 “哥肯定不喜歡瘦的人,所以啊,最近一定要好好吃飯休息,把自己養的胖胖的!”,許冰這話既像對于影說,又像對自己說。 “你的臉也瘦了,咱們一起好好吃飯休息!”,于影摸著許冰的臉擔心的說道,眼里全是害怕。她害怕徐嶺再沒有消息,自己思念得會發瘋! 在徐嶺所在南面隔壁有個同樣窮的虞溝縣,既沒有高速通過也沒有機場鐵路。不過他們倒是有一個白馬縣沒有的優勢:水道交通! 白馬河流經他們縣,和另外一條虞山河交匯在縣西南方。因此他們縣的水道交通發達,漁業相應的也是傳承千年,打魚的漢子從有歷史記載以來就一直存在。從最早的徒手捉魚,到周時期的獨木舟,再到漢唐時期的船,以及明時的快速扁舟,接下來就是現代的機器動力船了。縣里有一個專門的博物館記錄著漁夫歷史。 雙河交匯之地河面非常開闊。因為兩條河的出水口兩面都是高山,所以水流的湍急可以想象。但一過出水口進入交匯水域,河水就平緩下來。即使這樣,每年翻沉在河里的漁船也是數不勝數,會水淹死的漁民沒有十個也有八個,可想而知它的兇險!很多人都說是水底有水鬼存在,他們都是死去的漁民。因為在民間有個說法,冤死淹死的鬼必須要找一個同樣死法死去的人代替自己,地府才允許魂魄入輪回投胎轉世。就因為這,最近幾年隨著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打漁的反而逐步減少,從**十年代最高峰時候的幾百條小船,到現在只有四十幾條柴油機船,近兩百漁民。縣里曾經組織專家考察過,對謠言進行了科學的反駁:之所以容易在平緩水域翻沉,是因為兩條河在接近交匯水域時出口太小形成了狹管效應,但出了狹管進入寬廣水域底下也是暗涌激流交錯縱橫。水面平緩無風無浪,但水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水流漩渦多不勝數,再加上水里偶爾還有木頭雜藤、河水裹挾的碎石泥沙等東西,一旦人落入其中,不及時救援頃刻間就會讓河水吞噬!死不見尸! 而這片水域之所以能養活這么多的漁民,一是因為兩條河上游水流實在湍急,不好進行捕撈作業,二是這片水域有一種特產:長須魚。(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