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取之于田,吃之于田!”,這是偉人留下的一幅筆墨,讓那位廚師當(dāng)為傳家寶,聽說2000年有人500萬求購,那位老人對他嗤之以鼻,還放狗咬人! 黃鱔泥鰍取之于田,而稻谷正是吃之于田,這是最應(yīng)景的一副題詞了! 泥鰍鉆云,其實就是泥鰍鉆豆腐!要做好這道菜,首先泥鰍必須是活的,第二泥鰍體內(nèi)的贓物必須吐干凈了,第三,下鍋的時候,水是微熱,豆腐是涼的,之后泥鰍鉆進去之后,豆腐的洞不會合閉,第四,調(diào)料必須在正確的時間、精準的火候控制下放入,不但要能入豆腐,還得把豆腐的清香和調(diào)料的香味進入泥鰍里面,壓住腥氣! 能做好這道菜簡直就是一個傳奇!而偏偏康爺爺就會。聽說是有一次他在那位大廚還在酒店工作時吃過一頓,后來回家琢磨,但越琢磨越失敗,試驗的時候不是泥鰍早早死了就是進了豆腐之后半生不熟,要么熟了沒有味道或者是泥鰍的腥氣四處飄散,壞了一鍋的湯汁豆腐! 怎么辦?康爺爺也是執(zhí)拗性子,后面干脆去做了一年的幫廚。憑著一股鉆勁,這才偷學(xué)到這道聞名全國的大菜!可惜的是他沒有揚名天下的意思,認為偷學(xué)到這道菜不是光彩的事情。不過他怕自己死后帶進棺材,看徐嶺天賦不錯,教給了他!愣子叔炒個家常菜還可以,康爺爺沒指望他,也沒人相信他能學(xué)會。 “整整十多斤的泥鰍,一半烤干奶奶做泥鰍干辣醬,剩下一半也差不多夠了。胖子虎哥任務(wù)來了,幫我把大個的泥鰍挑出來!”,徐嶺望著盆里密密麻麻的泥鰍就眼暈,干脆讓兩個沒事干的家伙來幫忙。 “你要大的還是小的?”,胖子和玉虎也沒有推遲,他們可是惦記著中午的大餐呢。 “你們分開,我有用處。”,徐嶺微笑著說完,拿起黃鱔準備腌制。 金龍過江,聽名字就知道這道菜是黃鱔炸制而后做湯!但這里面的講究比之泥鰍鉆云不遑多讓。就像名菜開水白菜一樣,需巧用清湯! 清湯的制作,徐嶺已經(jīng)有了底,這次做的湯底絕對會是前所未有的美味。金絲紅背鱔和長魚、家養(yǎng)嫩雞搭配空間人參、何首烏、冬蟲夏草、香料熬制。到中午時剛好還有兩個多小時。 徐嶺放好了食材和配料,母親也把燉鍋的爐子燒好,是木炭,這種東西和煤一樣,放幾塊能一直咕嘟咕嘟燒到中午。 這條黃鱔用的就是徐嶺抓的那條足有70多公分的大黃鱔,不用切斷,打好花邊,腌制一下。等湯好了再處理不遲。 翻江倒海,這道菜非常有意思,有點類似于鐵板牛柳。鐵板牛柳端上桌的時候,大家總是能聽到那湯汁在鐵板上滋滋的聲音,這是鐵板熱氣在蒸發(fā)水分!而翻江倒海就是純正的熱油熱湯翻滾了,這道菜是康爺爺自己琢磨的,而創(chuàng)意就是根據(jù)翻騰的湯汁!(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