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大銀行的行長都非常的不滿,但是不滿也沒用,事已至此他們還能夠有什么辦法,總不能重新競拍吧! 行長們湊到一起,商量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如果上面有人調查這件事,咱們一定要團結,北江重工那邊也要聯系好,不能因為莫須有的事情再把咱們都牽扯進去。 這些行長們的商討張永清和宋婉瑜自然不清楚,他們只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北江重工繼并購天元重工之后再一次收購明華集團的后續工作。 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天元重工加上明華集團牽扯到的員工超過三萬,人事管理、財務問題、資產整合這些都不是一兩天能夠完成的。 現在的北江重工還只是原來那個北江鋼鐵的架子,包括傅杰他們也不過就是從北江鋼鐵的副總成為北江重工的副總,職責依然沒有改變,畢竟沒有天元重工的北江重工和北江鋼鐵沒有什么區別。 想要并購之后沒有任何的影響,并購之后的北江重工需要部分的前天元重工管理是再正常不過的,但是他們都和宋婉瑜相熟,本來楊茜就她有三分戒備,這樣一來…… 沒錯,真正不會同意的并非是徐建一這位老總,而是背后的楊茜,現在王霸天不在,那么整個北江重工自然是楊茜做主。 楊茜可不會管什么集團高層的人員缺口,管理層不足那么就從外界招聘,任何一位副總都別想著真正掌握大權,官員的戒備心天生就比普通人高。 天元重工的管理層都被否決掉,明華集團更不用多說,當然他們也進行一番篩選,達標的則會留在北江重工的總部,不達標的……估計要到下面的各個工廠擔任管理工作。 對于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來說,他們實際上不會太在意這些東西,畢竟留在總部有總部的好,跑到下面也有下面的好處,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并購天元重工、收購明華集團,名義上來講北江重工的員工數量幾乎已經達到五萬有余,為什么說名義上,因為接下里整個集團都要進行一輪清洗。 北江鋼鐵的變動不會很大,畢竟這些都是精挑細選過的,天元重工和明華集團不同,誰知道他們的前老板和徐建一和王霸天的理念一不一樣,想要享受北江重工的福利和待遇,符合北江重工的條件標準才行。 其實能夠留下來幾乎超過百分之七十,這個時候崛起的企業們,公司里的員工多多少少都是有真才實學的,蛀蟲并不是很多。 有蛀蟲是肯定的,還是和這個時代的老板們有關系,他們崛起于90年代,當初打拼的時候靠的肯定是家族的力量,這是很普遍的事情,很多的老板在那個時候都非常的喜歡用自己的親戚朋友。 動則老家的三五個人就被拉進公司工作,幾年的時間因為都是優先的提拔,最終導致管理層幾乎全是家族的人。 這放在創業初期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能夠值得你放心,可一旦“江山”打下來事情就開始有些不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