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名震天下(下)-《抗日之亂世英雄》
第(2/3)頁
從中央軍自身利益上來看,這樣是最好的不是?
可是,沒曾想,張學良這家伙竟然慫了,直接下令不抵抗,這讓蔣委員長有些措手不及。
不抵抗就不抵抗吧,如果真丟了東北,那東北軍也就成了無根之浮萍,再也不足為懼。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徐國仁這家伙突然跳了出來,率部不但干敗全殲了沈陽之敵,還公開發表抗日通電。
這搞不好,會引起中日兩國大戰的。
但是,礙于民眾情緒,民族大義等等掣肘,蔣委員長也不能明面上把徐國仁怎么著。
最后,他發現自己竟然只能坐視不理,坐視不見。
這讓他怎能不憋屈?怎能不生氣?
同樣很生氣的還有遠在北平的少帥張學良,日軍一夜之間侵占南滿鐵路線各沿線要地,自己的大本營遼寧喪失殆盡。
沈陽吧,雖然沒被日軍占領,但也落入了徐國仁這支叛軍手中,這讓他如何不惱火。
就在張學良為此頭疼不已,不知如何應對之時。
于學忠,王樹常等東北軍將領紛紛來電請纓出關抗日,收復關外失地。
畢竟,這些東北軍將領都是有愛國熱情的忠勇之士,他們是純粹的軍人,不會考慮政治上的得失,眼看日本鬼子發動侵略,意圖奪取東北。
他們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張學良這才幡然醒悟,自己不能光從政治上考慮問題,那樣不但要丟了東北的地盤,還會丟了人心的,沒有了部下們的擁戴,他張少帥將變得一文不值啊!
所以,張學良思前想后,決定給黃顯聲發去了一紙電令,命令他與徐國仁所部通力合作,共守沈陽,但是卻不能打著國民政府、東北軍的旗號。
因為,張學良可不想當那個引起中日戰爭的“導火索”,萬一到時候自己的把兄弟為了平息日本人的怒火,來調停戰爭,把自己拉出來當替罪羊,那可就不妙了。
雖然張學良沒有明言,但也算是默許了黃顯聲與徐國仁合兵一處,共同抗日。
張學良作出這個決定并不足為奇,一來,他要借此來穩固軍心和自己的威信,讓部下們明白自己并非不想抗日,而是時局所迫,暫時不能公開抗日。
你們沒看,我已經命令黃顯聲聯合徐國仁所部共同抗日了嘛?
二來,如果沈陽真的要丟,那不如讓它落入徐國仁手中,好歹這支部隊也是東北軍出身,也是中**隊!總比被日本人占領了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