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開戰-《抗日之亂世英雄》
第(2/3)頁
一師的警戒部隊,與其發生了小規模的交火。遭遇抵抗后,偽軍率先撤退,日軍被迫后撤,停止進攻,等候其主力部隊到來。
日軍方面,這次圍剿部隊由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輔佐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少將,會同第2,第20,第7,第14師團各師團長,組建起聯合指揮部,統一指揮作戰。
三宅光治雖然只是少將,卻是關東軍現任參謀長,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則分別是關東軍參謀部的高級參謀,又是策劃了九一八事變的具體實施人,代表著關東軍司令部,所以完全能夠節制此番參戰日軍各師團。
這個三宅光治,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13期出身,是石原莞爾等人的前輩。九一八事變,就是他在幕后推動默許,石原莞爾,板垣征四郎等人具體實施的。
是日本關東軍中典型的好戰派,之前關東軍在沈陽進攻接連受挫,吃了那么大的虧。
他十分生氣,所以這次直接代表司令官本莊繁親臨沈陽前線,指揮大軍圍剿抗日聯軍。
三宅光治將他的指揮部設在了長春,石原莞爾留在身邊輔佐,板垣征四郎則雖征戰部隊,趕赴前線督戰。
日軍的進攻路線是這樣的,以第14師團,第7師團,外加張海鵬,于芷山等部偽軍,由南滿發動攻擊,途徑撫順,梅河口、席卷遼源等地,由南向北進攻江城。
以第2師團,第20師團和長春叛軍熙洽部等大批偽軍,自長春向江城進攻。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從日本本土增援過來的重炮旅團,也沿南滿鐵路進至長春,從長春隨北路日軍行動。
鬼子之所以再等這過去的三天,就是為了等這支戰略部隊。
之所以被稱為戰略部隊,是因為,鬼子的重炮旅團裝備著口徑高達一百五十毫米的重型榴彈炮,這種口徑是日軍乃至全亞洲陸軍所裝備的最大口徑,最大威力的重炮。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種重炮體積龐大,重量驚人,一本都需要依靠鐵路來運輸。
長春至江城也有鐵路,雖然江城附近的鐵路已經被抗日聯軍早早破壞,但并不耽誤日軍將重炮部隊推進至江城百里范圍內。
至于剩下的距離,鬼子重炮旅團就只能依靠卡車來拉運了。
所以,當鬼子和偽軍步兵主力,陸續抵達江城外圍地帶時,鬼子的這個重炮旅團,還尚在百里外,因為此時東北的道路問題,鬼子的重炮旅團行進速度遠不如步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