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零、人有散時曲有終(四)-《明末風暴》
第(2/3)頁
“哦,大家知道,最容易分解出鋁的辦法,是通過電解,但是歐羅巴直到現在還只是進入蒸汽時代,還沒有正式投入運作的電廠,囡此他們不能自己大量生產鋁。我們華夏的鋁制品,在歐羅巴的售價非常高,所以成了上層人物身份地位的象征。使用鋁瓶,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表示我們對歐羅巴主神教的一種尊重……”
“實際上是推銷鋁制品吧。”銀發老婦歪了一眼,看著俞國振。
“歐羅巴的修道院和教堂,愿意將黃金刮下來護上貼鋁,我們又怎么能拒絕他們呢?不過這是襄兒干的,可與我沒有關系……”
“不是你這老奸巨猾的給襄兒出主意,他才不會做這種事,襄兒老實,沒那么損!”
“哈哈,我可以把你的話當成夸我么?”
“哼,老不休!”
二人呢喃之間,他們走出了陳列館。
從較暗的陳列館走到外頭,陽光照得他們一時睜不開眼,當他們適應了外頭的環境后,耳畔傳來了如風一般的輕柔歌聲。
那是博物苑里的廣播在響了,電力的廣泛應用,產生了許多的電器,這幾年間,廣播、無線電報,都逐步出現,甚至連有線電話,都已經在試驗室里初具雛型。
在能夠提供穩定的電源之后,這些發明缺的只是一個靈感罷了,有了靈感有了方向,再加上大投入,自然就不成問題。而且它們的產生,也帶來了大量的新的產業,銀發老婦瞇著眼笑道:“是你最喜歡的歌呢。”
老人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聽著。
廣播里的歌放完了,他挺直胸膛,伸出手牽住老婦:“走吧,該回去了!”
“不多在這里轉轉?”
“下回吧,咱們接下來乘火車去新襄…,‘,”
他的話聲沒有落下,天空中突然傳來了嗡嗡的聲音,緊接著,一艘螺旋槳帶動的飛機從西面天空飛了過來,下面的游客們紛紛驚呼,不少人拼命向著那飛機招手。
當華夏百姓的聰明與智慧有了一個能夠盡情發揮的空間,他們所創造的奇跡,足以震撼整個世界。老人看著這個從天空中掠過的家伙,忍不住露出驚訝的神情。
這個東西……可和他沒有任何關系!
“那是什么?”銀發老婦在他身邊驚訝地問道:“又是你讓人研究的?”
“不是,看看……它似乎準備降落……這應該是蔣佑中的學生弄的吧?”
蔣佑中的內燃機研究早就成功了,因此也產生了汽車產業,這將極大地加強華夏的運輸發展,同時又帶動了石油等行業,因此,上一屆中樞將此當成重點產業進行扶持,現在已經在陜北、玉門找出了好幾口油井,每年產油有數萬噸,下一步就是將年產量提高到十萬噸,同時按照俞國振的建議,已經有探油技師趕往波斯灣,去那兒勘探石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