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奮斗在新明朝》
第(3/3)頁
雖然陳大人門面很正派,但李佑真不敢保證這位老師肯定清白。李佑很明白,官場上這種事最沒法保證,誰考慮問題也不能建立在別人是清白善良無辜的基礎上,寧愿要往壞里想,往誅心方面去想。
退一步說,即便陳老師是清白的,后果也頗為難料。有人侵吞盜賣海塘備用石料的事情一旦東窗事發,惹上嫌疑的陳大人就算被證只是失察,只怕依舊讓人用懷疑的目光去看待,羽毛上也出現了污點,人們議論起來小道消息必然滿天飛。
想至此,李佑長嘆一聲,這次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再怎么樣他當時就是個小巡檢,容易擺脫嫌疑,權力越小責任越輕,但只怕要被陳老師拖累著。
短時間內又想了想如何應付,只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哪一種才是最優解。
想著想著,李佑腦中突然又冒出一個問題,那個雷員外是通過什么渠道知道三千里外的浙江海塘石料被侵吞盜賣之事?
盜賣石料這事其實做的比較隱蔽,用了報廢不合格石料的借口為遮掩,又經過花樣翻出的運作。局外人根本看不出個一二三來,局內人為保命必然也是守口如瓶。
所以三四年來,此事一直不為人所知,李佑也只是根據自己耳聞目睹猜出有內幕,但具體情況比一般人明白不了多少,只知道蘇州府錢皇商參與了進來。
那么遠在京師的雷員外又是怎么探知并如此肯定的?西商財雄勢大,那也是主要在北方,南方不是他們能插入的地方。
事情的關鍵,莫非應該是在這里?李佑隱隱有所醒悟,如果不考慮這點,單純從應付雷員外討價還價的角度去想,說不定反而要被牽著鼻子走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