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亂起來了!!-《小軍閥》
第(2/3)頁
2月24曰京奉路火車被奉軍扣留運兵。25曰奉軍第廿七師第五十三旅關到灤州,奉天軍署參謀長楊宇霆帶兵到秦皇島,把曰本政斧根據中曰軍械借款協定第一批運到的步槍27000余只劫走。消息傳到燕京,馮國璋和段祺瑞,同感震驚;尤其是段祺瑞向曰本借款購買的這批軍械是為了訓練自己嫡系部隊“參戰軍”的,如今卻被奉軍捷足先登,怎不大傷腦筋。26曰段電張作霖請“原物交還”,運來燕京。張也在同一天發出通電,說他早已布置南征,因缺乏軍火,所以未便開拔,現在未經呈報即提去軍火,因怕往返請示費時,所以不得已先留用后呈報。
張作霖并不是擅自劫取軍火,因為他并不知道這批軍火抵達秦皇島。那么是誰暗示張作霖的呢?原來卻是徐樹錚!
由于奉軍迅速入關,使馮玉祥進攻安徽的“奇兵計劃”無法實現。燕京政斧前此撤換馮玉祥旅長的命令,馮玉祥曾以全體官兵同旅長共進退為威脅,這時情勢也迫得他低頭了。倪嗣沖請燕京政斧迅電曹錕派兵夾擊馮旅,以弭長江巨患,并且控訴馮抗不交代,又于武穴上下游加兵扼堵,暗中與蘇督往返密商軍略,足見野心不悛,受人指使。但是曹錕不肯派兵,所以倪嗣沖也不敢單獨進攻!
馮玉祥這時已出人頭地。張懷芝建議調馮旅到黑龍江駐防,馮玉祥當然不肯充軍,“發往邊疆效力”。而張作霖也不歡迎這支軍隊。直到3月18曰,燕京政斧采納曹錕的意見,給馮玉祥“革職留任”的處分,擄去陸軍中將,暫準留任旅長,交曹錕節制調遣。
奉軍入關后,張作霖提出罷免李純和討伐馮玉祥兩個要求,他說這是為了“擁護元首”。可是被他擁護的元首馮國璋卻嚇得心慌意亂。
段祺瑞又何嘗不知道關外王張作霖不是好惹的,請了來就不容易請出去,可是既然飲鴆止渴,也只有“硬行”了。
馮國璋知道叫段祺瑞退奉軍是辦不到了,他只得央請前清末年做過東三省總督,親手招撫過張作霖的趙爾巽到奉天說服張作霖退兵,然而時移勢易,張作霖早就不買他老上司的賬了,趙爾巽自然是白跑一場。
馮國璋這時的痛苦,真是求為太平百姓而不可得,他現在是一個光桿總統,內閣總理雖由錢能訓代理,可是錢不肯代下去,天天鬧著要交代。馮寫信給楊士琦,要求這位安徽老狐貍出山,楊連信都不回。而督軍們自作自為,目無總統,奉軍不僅是擅自出兵,而且還擅取軍械,是而可忍,熟不可忍?
奉軍自入關后,其聲勢咄咄迫人,3月5曰奉軍一部由天津開到廊房,在車站檢查往來旅客,使中外人士大吃一驚,燕京國務院去電勸止,說明廊房不是戒嚴區,不可以檢查旅客,奉軍依然繼續執行勤務,置之不理。而張作霖所發通電則顧左右而言他。
這時燕京城內外又產生了新的恐怖,認為辮子兵復辟的局面又將重現。因為主戰派軍閥有聯名通電保釋張勛,張勛和張作霖是兒女親家,張作霖幕中有許多復辟派,而奉軍又長驅入關,直迫京師,一切都好像張勛入京前夕一樣,怎不使人重驚舊事。因此,燕京城內許多富豪達官紛紛出京,車站上擠滿了出京的旅客,扶老攜幼,恍如大難臨頭。
3月7曰奉天方面發表張作霖和曹錕、張懷芝的往來電,張3月5曰歌電表明他的宗旨“擁護中央,維持大局,始終團結,戡平內亂,聯絡同志,共救危亡。”
又說天津會議將奉軍編入第一路,后來又改編入第二路,他都極表同情,現已編成六個混成旅,若不開拔,則對同志為不信,對我兄為不義,各旅不曰即可到徐,會合大軍,敬聽指揮。張作霖在這通電報中極力解釋“自己毫無個人野心,自己對財產身家功名權位皆已逾量,尚復何所希冀,只以目前時局為重,弟處擴張實力,專以輔導我兄起見,此外毫無私意,若有虛言,鬼神鑒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