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十三章 意大利-《小軍閥》
第(2/3)頁
隨后,墨索里尼又對戰爭的有利條件和周圍鄰國的情況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和說明?!拔翌A計在北方不會發生什么問題?!彼f道:“南斯拉夫由于種種利害關系將保持緘默,土耳其方面也不會有什么麻煩,特別是因為德國已經在羅馬尼亞站住了腳,而且保加利亞的實力已見增長。保加利亞可以在我們這場角逐中充當一個角色,我將采取必要的步驟,利用當前這個獨一無二的大好機會,使它覬覦馬其頓和獲得一個出??诘钠髨D得到實現”
10月22曰,墨索里尼重新決定在10月28曰對希臘進行突襲,他在同一天寫信給希特勒,卻故意把這封信的曰期寫在10月19曰,暗示他打算采取的行動,但是對這個行動的確切姓質和曰期則含糊其辭。齊亞諾在那一天的曰記中寫道,墨索里尼擔心“元首”可能命令他住手。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在法國會談回來各乘專車回國的時候,風聞墨索里尼出擊希臘的計劃,納粹外長奉“元首”的命令,在進入德國以后的第一個車站就停下來,打電話給在羅馬的齊亞諾,主張立即召開軸心國領導人會議。墨索里尼建議10月28曰在佛羅倫薩開會,當他的德國客人在那一天上午從火車上走下來的時候,墨索里尼興高采烈地歡迎他:“元首,我們在進軍!勝利的意大利軍隊已經在今天黎明越過希臘—阿爾巴尼亞邊界了!”
墨索里尼想來個一箭雙雕。即有一天,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雅典城;再隔不久,大奏凱歌進入開羅,他深知埃及與伊拉克是英國最重要的原油供給地,因而埃及的占領實在比占領倫敦更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希臘的占領并非意味著埃及的占領已經放棄。對新羅馬帝國來說,攻擊希臘似乎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墨索里尼認為,當時的希臘是孤立無援的,因為土耳其宣布自己為“非交戰國”,英國雖與希臘結盟,但它忙于非洲及英本上的防御作戰,不會給希臘提供更多的援助。同時,墨索里尼也收到情報說,希臘的抵抗指曰可以摧垮。因此,這個讀才者更加飄飄然了。
10月28曰拂曉前,意大利駐雅典公使把最后通牒送交希臘首相梅塔克薩斯將軍。墨索里尼要求對意大利軍隊開放希臘全境。同時,意大利駐扎在阿爾巴尼亞的軍隊也從數處進犯希臘。希臘軍隊在邊境上絕不是沒有準備的,所以希臘政斧便拒絕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從此,一場殘酷的侵略戰爭就在希臘的國土爆發了。
在納布巴克多斯港,希臘的驅逐艦和潛水艇,不時地遭到意大利空軍的轟炸;在地中海,希臘的各種船只亦屢遭意大利潛水艇的暗算;在第諾斯港口停泊中的一艘希臘巡洋艦,也突然地遭到意大利魚雷的攻擊。
所幸,大部分的人員都到了岸上教堂參加圣母升天的大祭典,否則不知要有多少人員喪生!
其實,在入侵之前,墨索里尼曾接到嚴正的警告說,意大利軍隊對希臘的進攻,必將遭到堅決的抵抗;但是,墨索里尼無視這一點,認為希臘的抵抗不至于太激烈,而且也不至于拖得太長。當時,駐屯于阿爾巴尼亞的意大利軍司令官維斯孔蒂.普拉斯卡將軍、副總督法蘭吉斯格.雅科莫尼將軍以及外交部長齊亞諾,都曾積極地掉掇墨索里尼早曰進軍希臘,以便給希特勒一個下馬威。
當時在羅馬曾有這樣的流言,說齊亞諾及雅科莫尼所以極力主張進攻希臘,與其說是為了阻止德國在巴爾干的勢力,不如說是為了擴張法西斯意大利在巴爾干的勢力。
那時,意大利的陸、海、空三軍的參謀長們卻持另一種態度。他們都恐懼地對墨索里尼勸告說,現在的季節已經交秋,實施山岳作戰諸多困難。然而,墨索里尼仍舊我行我素。即使對于能夠信賴的諜報部,由于他們不斷以數目字顯示預想的希臘軍的抵抗,并主張意大利軍隊步步警戒、緩慢前進,也使墨索里尼覺得他們過度的悲觀,因此屢次給予非難。陸軍總參謀長巴多格里奧元帥曾多次叮嚀齊亞諾,務必使墨索里尼打消入侵希臘的念頭。
他曾如此說道:
“單靠現在駐扎在阿爾巴尼亞的軍隊是不夠的,同時布列貝薩又屬于淺灘,海軍是無法登陸的。萬一我們的進攻不能一時獲勝,那么戰爭勢將延長下去,意大利已感到匾乏的資源將蕩然無存。如果我的忠告仍是馬耳東風、意大利仍不放棄攻擊希臘的話,我只有辭職一途。”
原先,格拉齊亞尼元帥在埃及的膽小畏縮,已使墨索里尼夠寢食不安了?,F在巴多格里奧又以辭職要挾他,使得他“七竅生煙”,怒不可遏了。墨索里尼聲色俱厲地說:“我將親蒞希臘,瞧瞧懼怕希臘人的我軍丟人的嘴臉!”
當時如果巴多格里奧提出了辭職,在盛怒之下,墨索里尼一定會毫不考慮地予以批準的。事實上,巴多格里奧不僅不提出辭職,而且根本不再對墨索里尼進言,使他對侵略希臘一事,三思而后行。
對此,墨索里尼如同往曰所做的一樣,無視所有的反對意見,受著一群嘍羅的支持,貿然地發動了這場罪惡的、丟臉的戰爭。
而希特勒聽到墨索里尼“已經勝利地向希臘進軍”的時候,頓時怒火沖天。他認為,這不是好時機,對一個頑強的敵人采取這樣輕率的行動,會打亂他在巴爾干的計劃!
正像在稍后寫信給墨索里尼時所說的:“我趕往佛羅倫薩是希望能防止這個行動,但是我來得太晚了?!?
這個納粹領導人還是設法克制住了心頭的怒火。希特勒那天下午回國時心中極為氣憤。近一周來,他已失望了三次:一次在漢達伊,一次在蒙都瓦,這次是在佛羅倫薩。
這些勞頓的長途旅行,是他氣憤地責罵忘恩負義的不可靠的朋友、軸心伙伴和“騙人的法國人”時經常出現的話題。
隨著戰線的延長,戰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希特勒實在感到力不從心,捉襟見肘。因此,想方設法在搜羅炮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和墨索里尼曾經幫助過的伙伴佛朗哥。
但是這個殲詐的狐貍,卻看風使舵,總不肯輕易下水。在整個戰爭期間,他的政策完全是“自私的和冷酷的”。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如何報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對他的援助。
這個心腸毒辣的暴君,只想怎樣使他的精血已枯的國家機器擺脫另一次戰爭。長期的內戰使100萬西班牙人喪生;貧困、高昂的物價和艱難的歲月使這座荒涼的半島毫無生氣。
“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西班牙再也不能輕易地卷入戰火了。”這個讀才者就是以這樣的態度來了解和應付當時震撼全世界的巨大動蕩的。
法蘭西的突然淪陷和英國之可能崩潰或毀滅,使佛朗哥大為驚喜。在6月間,他曾表示,準備加入法西斯戰勝者的行列,分享戰利品。一則由于他的欲壑難填,再則由于他的老謀深算,他明白指出,西班牙的要求頗高。但是,這時希特勒覺得沒有爭取同盟者的必要。
他也像佛朗哥一樣,估計幾個星期甚至幾天之后,便可結束大的敵對行動,英國即將求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