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零 淡定-《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2/3)頁
不過張世澤倒是在旁邊涼颼颼來了一句:
“所有的短毛軍兵,無論職位高低,每個人都有一套這種餐具。”
這句話又讓在場眾人一時冷場,這幾天他們跟短毛軍一同行軍,共吃共住,對這支綠皮軍的了解大大加深,也多次為這支軍隊的裝備之“豪華”而瞠目結舌。
火銃大炮之類軍器不用說,那是短毛軍持之以縱橫天下的本錢,大明上上下下早就知道髡人“銃炮精利”,心理上也能接受。但這回親身跟他們一同行軍,一同起居,才知道人家精利的可并非只有軍械,各種被服用具,衣食住行的每一處,背后全都是滿滿的土豪風格。別的不說,光是一雙軍靴,其價值大概就能相當于大明底層官兵的全部家當。
除此之外,短毛的另一個特色他們也算是充分領教到了,那便是缺乏尊卑意識。從前還以為是那幫短毛不識禮數,但現在看來,短毛所建立起的這一整套體制本身就不怎么講究上下尊卑。
當然必要的指揮層級肯定是有,而且非常嚴格。但在公務之外,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并不太在意等級差異——比如這種行軍餐具,普通士兵用的鐵皮盒子,而軍官統帥卻也是一樣,哪怕招待他們這些朝廷大員,居然也是同樣的東西。
是短毛沒好餐具嗎?當然不可能,他們在大市場中拿出來成批售賣的骨瓷比宮廷御用都不差,來自南方的錫器和銀器更是他們的特色產品。但這幫人卻偏偏刻意選用了和兵丁一樣的用具,包括軍裝服色也是如此,僅僅通過肩牌領章等標記進行識別。
當然了,要說這些明朝官員不懂其中意義,那倒也不是——吳起吮癰,孟德割發的故事他們都是知道的。短毛所行無非類似而已,只是當真身體力行到這種地步,還是讓這些明朝官員感覺很新鮮。
他們這邊在吃東西休息,附近炮手和士卒們也是一樣,都趁著這會兒盡量補充食物能量,以應對接下來肯定免不了的連番惡戰。
比起官員們吃的,加了雞蛋和松子的精致糕點,士兵們畢竟還達不到那種程度。不過對于短毛軍普遍隨身攜帶的那種壓縮干糧,這些明朝官員倒也不陌生——這段時間里他們也都品嘗過,而且普遍感覺味道還不錯。
那些四四方方,用油紙包裹起來的干糧,據說是用麥粉和豆類制成。重油重糖,有些則是略帶咸味,除了過于緊致干硬,需要合水吞咽,以及非常容易讓肚子飽漲外,單從口味來說并不比民間鋪子里售賣的糕點差。
不過在短毛軍中,對這類食物的評價卻并不高。據說短毛軍中對于犯錯士兵的懲罰手段之一,便是不給熱食,只允許吃此類干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