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十一章尋訪杜甫 李林甫以忌賢妒能著稱,他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穩固自己的地位。 至于“口有蜜,腹有劍”不過是他達到這一目的手段罷了。 只要威脅到他的地位,哪怕是一點萌芽,他都不會放過,一定要干掉而后放心。 他這問話是給李昌國設了一個天大的圈套,就是在試探高仙芝有沒有威脅他的意圖,若是有的話,那就對不起了,哪怕他是安西大都護也要在這次大捷一事上做夠手腳。 李昌國把“先”字咬音稍重,這是在告訴李林甫,我來到長安第一個就來見你了,你大可以放心。 對李昌國的回答,李林甫是萬分滿意,只是此人老奸巨猾,城府太深,喜怒不形于色,沒有表現出來罷了。 他眼中光芒一閃,就是欣賞的表現。 李昌國要想阻止安史之亂,使得唐朝不衰敗,李林甫肯定是要干掉之人,不過,這要以后再說。眼下的李昌國,當以建立自己的根基為重;要想提升自己的地位,要想在唐朝擁有不輕的話語權,就得建功立業;要想建功立業,就得借勢,不顯露任何威脅李林甫的苗頭。 若李昌國此時顯露威脅李林甫的苗頭,李林甫一根手指頭就以把李昌國摁死,隱忍才是眼下的上上之策。 “呈上來!” 李林甫心滿意足,不再試探李昌國了。 李昌國取出高仙芝的表章,遞給帖身侍衛,帖身侍衛接過,呈給李林甫。 李林甫接在手里,展開一通瀏覽,輕輕點頭,笑道:“高仙芝少年奇才,小小年紀與其父高舍雞同秩,誠一時佳話。他憑借自己的才華,積功升至安西都護府副都護,如今打下小勃律,切斷吐蕃進入西域的通道,把吐蕃和大食分開,便于大唐各個擊破?!? 一番話細細道來,聲調平穩,沒有任何的波動。 李昌國聽在耳里,卻是驚訝不已,暗自贊嘆一句:“這個李林甫雖是遺臭萬年的大奸臣,卻是有才,一針見血,一句話就把當前大唐的西域戰略說得通透。” 小勃律本無足輕重,只是因為處在吐蕃進入西域的必經之路上,才顯得特別重要。小勃律給打下來,切斷了吐蕃進入西域的通道,吐蕃與阿拉伯帝國再度聯兵的可能性為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