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翻云覆雨-《大唐天下》
第(2/3)頁
扳倒楊國忠,除掉這個最大的威脅,是他眼下最為緊要的任務。若是失敗,他的相位就難保了。
更重要的是,若是在眼下這種情況不能扳倒楊氏的話,那么,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一旦楊氏挺過這一關,一定會更加囂張,楊國忠卷土重來的可能姓更大,對他的相位威脅就更大。
誰都知道,楊貴妃曾經被趕出宮,后來又回到宮里,那風波比眼下更大。正是因為這場風波,楊氏的氣焰才如曰中天,誰都不敢招惹。
若是再來一次這樣的事,楊氏的氣焰誰能擋?
太子李亨焦慮難安,就象一只躁動的猴子般難以平靜,就差東張西望了。
對于他來說,楊氏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只要楊氏存在一天,他的地位就會被威脅一天。要知道,一個李林甫已經夠讓他受的了,再加一個楊氏,他就更加難過了。
更別說,楊國忠曾經與李林甫聯手對付他,逼得他為了自保,把心愛的太子妃都休了。這是深仇大恨,豈能不報?
安祿山倒沒什么動靜,其實他心里也很緊張。明面上說,他是楊貴妃的義子,實則他很清楚,那不過是在利用楊貴妃的身份撈取更大的好處。正是因為如此,他與楊國忠很不對眼,因為楊國忠妒忌他爭寵,瓦解了楊氏的勢力。若是把楊氏干掉的話,楊貴妃的唯一臂助就是他安祿山了,到那時,他的好處就大了去了。
在眾人的焦慮中,只見李隆基終于放下手中的奏章,神色平靜:“你所言可是屬實?”
“陛下,千真萬確,決無虛言。”這個大臣忙回答,言來極為篤定。
“若有假呢?”李隆基追問一句。
“甘當大唐刑戮。”這個大臣想也沒有想,脫口而答。
奏章上寫的都是真的,絕對沒有絲毫差錯,他倒是底氣十足。
“你們,還有誰有奏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隆基大聲問道。
“這個……”李隆基的用意何在?誰也不明白,就是李昌國也有糊涂了,瞄了一眼李林甫,李林甫雙眉緊擰,很顯然,他也想不明白。
“今兒是慶功宴,本該說這些事。既然你們已經說起,就好好說說吧。要是不說好了,這慶功宴也就喜慶不起來了。”李隆基的解釋在情理中,不少大臣躍躍欲試。
然而,他們終歸是沒有人敢當出頭鳥。
“說吧,言者無罪,朕不會治罪。”李隆基很大氣的一揮手。
“陛下,臣有本奏。”他的話剛落音,一片轟然聲響起。
李隆基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了不治罪,他們最后的顧慮也就打消了,非常踴躍。
“一個個來。”李隆基指點一個大臣,道:“你說。”
“謝陛下。”告倒楊氏的頭功已經被人奪了,這次功終于到手了,他很是振奮:“說起楊氏之罪,是罄竹難書,楊氏不滅,大唐不寧……”
接下來就是一通慷慨激昂的陳詞,把楊氏這些年所做的罪惡一條條的道來,極為詳盡,既有時間,又有地點,還有人證物證,只差把這些罪證拿到大殿上來了。
李隆基神情專注,聽得很仔細,不住點頭。直到這個大臣說完,他也沒有出聲,更沒有任何表示,要下一個大臣說話。
大臣們在李隆基的點名下,一一道來,極結果是大同小異,基本的罪狀差不多,只是說話的語氣和用詞方面的差別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