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靈夏路百姓不及河北河東忠誠,不過朝廷盡了善意,這里算是我朝的大半個主場。” “也能算。” “多年生活在契丹陰影下,如今國力強盛,也應當打一打,洗刷這個陰影與以前的恥辱?!? “不錯,它算是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鄭公的軍事能力?!? “呵呵,軍事非是我長,不過有一人?!? “誰?” “章楶?!? 伐夏戰(zhàn)爭中,章楶調(diào)到北河套,心中有些怏怏不樂,不過看到王郭的下場,現(xiàn)在心中應當幸慶了。其實鄭朗對章楶很看重,甚至認為舉宋能超越章楶的只有二人。岳飛與孟珙。不是說其他人不行,潘美、楊業(yè)、李繼隆、曹瑋、王韶、狄青、韓世忠、狄青、李寶、劉錡、余玠、杜杲都能算是一代名將,但這些人與章楶相比,不會超出太多。至于曹彬與劉光世、張浚,好洗洗去睡覺了。 鄭朗又問道:“殿下,國家財政情況雖轉(zhuǎn)好,可國庫并沒有多少盈余,與契丹爆發(fā)戰(zhàn)爭可不是花費幾百萬緡能解決的,會達到幾千萬緡,甚至幾億緡。若是那樣。又該當如何?” 趙煦深思,顯然這個問題超出了他年齡的范圍。 大半天后趙煦反問道:“鄭公,那應當如何?” “速戰(zhàn)速決!”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張元吳昊這兩個漢奸,西夏確立了正統(tǒng),盡管我朝花了無數(shù)錢帛,甚至陛下認同老臣的建議,將整個靈夏路鹽政采用了通商法,化解鹽政矛盾。但還有一些貴族對舊夏國念念不忘。未平之前。可以鎮(zhèn)壓,平定后只能安撫??蛇@些人一直心懷復國夢想,又有契丹在邊上側(cè)應蠱惑,終是靈夏路的隱患。未發(fā)作。不好動手,一動手會讓百姓怨恨。一爆發(fā),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鎮(zhèn)壓,將這一弊端徹底解決。” 鄭朗開始坐下來思考。 向趙煦說了很多。僅是一個靈活的教育方式,以他十歲的年齡,鄭朗不可能指望趙煦會有什么好辦法的。 倒是李憲激動了:“鄭公。要讓我做監(jiān)軍?!? “你不怕???” 李憲郁悶地不能回答。 …… 天氣眨眼之間就到了四月。 鄭朗寫了一份辭表:臣年幼潑賴,后自持文字輕俏,奈章獻太后仁宗皇帝撥臣于郊野壟畝之中,以少年知太平杭州之重任,臣越加輕薄……反正是他得到幾個皇帝重用重負,沒有做好,犯了很多錯誤,如今天下略略太平,而且也老了,請求趙頊準許他致仕。 趙頊不同意,寫信責備鄭朗,夫子說國家清明,當出世治國治民,你在西北活得活蹦亂跳,為何置國家百姓不顧,要求致仕?朝野內(nèi)外更無人嫉功彈劾你,朕不準,還得給我在工作崗位上站好著。 鄭朗又寫奏折,說當年伐夏未開始時,老臣就說過,等到西夏事了,臣要告老還鄉(xiāng)。如今靈夏路太平無事,臣有言,必須遵守。 趙頊沒有回話,在朝會上,又在報紙上就鄭朗這件事發(fā)起大家爭議,是誓言重要,還是國事重要。 前面消息傳出,不僅是靈夏路百姓挽留,其他各路百姓士子紛紛上書請求朝廷挽留鄭朗。范仲淹德操好,可人過于峭凜,鄭朗脾氣卻是很好的,改革引起許多爭議,但他并沒有一刀切斷,反過來用了各種手段化解。恨的人少,愛的人多。就是人在西北,偶爾也在國事操勞。并且為了國家風里來雨里去,哪里需要立即到哪里,從不計較官爵名位。 到達他這個高度,那是需要仰望的,甚至朝中士大夫攻擊王韶郭逵高遵裕,都沒有敢攻擊鄭朗。 特別是靈夏路百姓,鄭朗手段不算軟,比如伐夏時的殘酷鎮(zhèn)壓,但治理時卻是十分地用心,處事公正,呆在靈夏路這幾年,足跡踏遍了靈夏路十五州軍每一個角落,替各部族調(diào)解矛盾紛爭,向百姓問寒問暖。 而且與其他漢官不同,鄭朗對羌人、蕃人從來沒有抱有什么岐視感,至少做到了趙頊所親書的那幾個大字:尊重、互助、友愛、共贏! 聞聽鄭朗要致仕,離開西北,許多百姓如喪考妣。 在這種氣氛下,趙頊更不準許。 鄭朗雖留在興慶府,不過人心多少有些不安。 就在靈夏路人心不安,也有些擔心彷徨之即,契丹突然打著扶助李秉常親政,還西夏故國的旗號,兵分四路向靈夏路發(fā)起了進攻。兵力并不多,惕隱耶律坦,奚六部禿里耶律郭三率四萬大軍自金肅軍向西,一指府州,二指銀州。右監(jiān)門大將軍耶律燕奴率兩萬兵馬自河清軍出,兵指地斤澤。西北路招討使耶律阿魯掃古率領(lǐng)兩萬白達旦、達底里部、撥思母部征來的兵力,兵出陰山,直指北河套。阻卜酋長余古赧、愛的率三萬阻卜聯(lián)軍攻向賀蘭山。直屬的契丹軍隊只有六萬兵馬,其余的都是契丹羈縻部族的聯(lián)軍。 不過此時非是耶律燕哥兵馬去西夏之時,那時候宋朝在西夏堆著近六十萬兵馬。二十多萬民夫,耶律燕哥不敢動彈了。而此時,整個靈夏路宋朝只駐扎了不到四萬禁軍,還有一兩萬蕃兵。并且因為鄭朗要離開,人心有些混亂,至少無論怎么換,來的大臣在政務上肯定不及鄭朗了。還有那個底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