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卷 燕云亂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軍(上之一)-《宋時歸》


    第(2/3)頁

    蕭言當時放出的風聲,并沒有派上太多的用場,他已經威震遼國殘部的名聲,在女真人面前還弱了一些。不過蕭言也沒有在檀州等待他的王霸之氣震懾得這些地方豪強匍匐來降,幾乎是立刻率領千余輕騎北上,在毫無援應的情況下,一直向北深入到古北口左近,去援應岳飛,去向南下女真炫耀大宋的兵威!

    蕭言一旦北上,這些幽燕邊地豪強們就打起了最大精神關注著千余宋軍的行蹤,他們的探馬遠遠的攝著宋軍。宋軍也懶得管他們,就在這些探馬遠遠的目光下,勝捷軍甲士們拿出了他們最拿手的耀武揚威跋扈之態,盡情炫耀著他們這支大宋輕騎的兵甲之盛,士卒之驍勇,裝備之精利,在蕭言率領下,毫不停留,毫不猶豫,聲勢浩大的越過了沿途一個個堡寨塢壁,甚至在女真人馬據守的堡寨塢壁前呼嘯穿過,宗設為首的女真先遣軍馬,竟然不敢開門迎擊他們!

    蕭言舉動,已經足夠震懾各處的邊地豪強了,卻沒有想到,更驚人的消息,經過這些探馬的賣力打探,又飛快的傳了回來!

    ——古北口那支宋人孤軍統領,竟然是一員無敵的猛將,近千真女真鐵騎,再加上三四千新附軍步卒,如此陣容,都夠擊敗大遼帝國已經數萬大軍了。卻備經艱難的才拿下古北口,這員宋人猛將,居然還給他沖撞而出,近千真女真鐵騎追懾,卻仍然給他一人一槍一馬,殺出數十里去,女真精銳并出,還是拿他不下!

    ——那支宋人孤軍,在名將蕭言統領之下,和女真兵馬迎頭大撞,一次沖擊,就救出了據守古北口的那員宋軍猛將。這支宋人輕騎,在遭逢真女真主力之際,人數不過略略占優,又是深入險地,卻沒有半點后退的意思,而是挺立于戰場,向女真兵馬進逼,雙方就在遭遇的潮河岸邊一處戰場之上,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雙方都殺傷盈野,這些女真兵馬貫重甲,提巨斧,反復沖擊十余次。而宋軍不曾稍卻,蕭言旗號就在宋軍的陣列之后,一次次的將女真兵馬擊退。

    這些擊敗了耶律延禧,沖破了數十萬遼軍大陣的女真精銳,居然經過半天血戰,直至天黑,女真統帥親自上陣,還最后鎩羽而歸,連不少傷卒,都未曾帶回去,一直退向了古北口。宋軍在戰場上笑到了最后,夜色降臨之后,才帶上傷卒,收攏戰利品,殺死了全部被丟棄在戰場上的女真傷卒,緩緩全師而退!

    這是女真崛起來第一次,全力出擊,在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未曾摧破對手,反而狼狽的后退了!而且他們的統帥,還被宋人殺傷,生死不知!

    那些各處豪強派來的探馬,在戰場遠處的山巔或者丘陵之上,膽戰心驚的一直看著這場拼殺得天昏地暗的戰事,要是正好兩處地方派來的探馬湊在一處觀戰,互相對望一眼,都能看見各自臉上的股栗顏色。此等激戰,實在太過驚人!

    戰場上廝殺吶喊之聲一**的傳來,傳到他們這里,已經變成了隱隱約約雷動于遠方也似的轟鳴,這些探馬臉色越來越白的聽著。盤算著各自的塢壁堡寨的私兵,在這些宋軍面前,如果他們全力而擊,到底能夠支撐多久!

    女真南下,要越過燕山,后勤輜重攜帶不易。而宋人主力就在高梁河不遠處,他們又占據了檀州這個素稱富饒的大郡。如此精兵,再加上后勤輜重遠遠轉運,宋人又素有攻具多,裝備好,輜重豐,擅守城,同樣對攻城也有心得之名,他們這些各地豪強,雖然專擅一方,可是真難在這支如此能戰的精兵,如此勇猛的蕭言統帥之下,支撐出幾天去!

    隨著夜色降臨,戰事結束,女真兵馬和宋軍各自退去,這些探馬才擦擦頭上的冷汗,發瘋也似的各自回去稟報此處所見,每個人都不顧惜馬力了,要將這驚人的消息盡快的帶回去。

    這支進抵檀州的宋軍,就算沒有后援再來了,也有吞下整個幽燕邊地的實力,而且他們如果擊退了已經南下的女真兵馬主力,進據的燕山左近險要,那么女真人就算再多上幾倍,只怕也再難以越過燕山,踏足這里!

    他們必須要盡快的做出抉擇!

    消息比蕭言所領兵馬回撤速度傳遞得要快上幾倍,有女真兵馬據守的那些塢壁堡寨不論,他們反正也沒有反抗已經在他們地盤上的女真人。其他還在觀望的各地豪強,沒有多久就做出了抉擇,不管是不是馬上開門迎降,至少立刻要向蕭言表現出他們心向大宋的善意,不要讓蕭言以為他們已經歸附了女真,順手就把他們給收拾了!有的更是下定了決心,竟然宋人如此強,還將這么一支強兵派到了北面來,他們要拿下幽燕邊地的決心已定,既然如此,還不如早早歸順了就是,將來也許在大宋,也還有那么一點進身之階!

    ~~~~~~~~~~~~~~~~~~~~~~~~~~~~~~~~~~~~~~~~~~~~~~~~~~~~燕地秋末,本來就是這片土地上最好的季節。

    這個時代,還沒有蕭言那個時代北地的沙塵暴。秋日景象,一片天高云淡,整個世界,通透到了萬分。

    平原上野草已衰,顯出了枯黃的神色,空氣微寒,但是正是讓人精神振奮的程度。過了秋末,就是北地漫長的苦寒季節,風雪滿天,席卷四下,如逢征戰,將士鐵甲凝霜,吃冰臥雪,對南面大多數的宋人來說,是一件最為酷烈的事情。

    對在現代習慣了辦公室里面暖氣,出門車子里頭還有暖氣,舒服慣了的蕭言來說,更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情。

    臨陣拼命那是已經習慣了,可是并沒有代表,隨著自己地位逐漸高了,還要在生活上面吃苦罷…………蕭言騎在馬上,心滿意足的看著眼前這未經污染的中世紀燕地的秋末景象,心里面盤算,還是趁著秋天的尾巴,趕緊將這里的女真韃子,還有燕京城的什么鳥蕭干耶律大石趕緊收拾了要緊,冬天一到,要不就在燕京城,要不就干脆回到大宋境內城市,甚至是汴梁城,老子說什么也要在房子里面,摟著小姑娘火熱的**過冬,打死也不在野外領著一幫大頭兵被風吹到皮膚皴裂…………在他身前身后,都是勝捷軍的輕騎,他們隊列并不嚴整,漫山遍野的布滿行軍途中,向南已經越過了女真軍馬所在的那些塢壁一兩天了,擊退了銀可術的女真主力之后,蕭言還有一絲清醒,自己戰力已經使用到了極限,要是撤退途中再遭到這些女真前哨的邀擊,那時候說不定就算自己和主力能退走,幾百名傷卒就得全部丟下!

    他們趁著夜色,要緊牙關,退得幾乎和前進得一樣迅速。越過了女真前哨軍馬可能的攔擊,迅速向檀州前進,路上走不動的馬,一概丟棄,所有還剩下的輜重,也毫不猶豫的拋棄。安全通過了險地,蕭言自己都有點奇怪,難道女真主力的敗績,也傳到了這些前哨這里,讓他們甚至連出來邀擊都不敢了?

    要是女真將領都是這等人物,自己要驅逐他們的話,恐怕要容易上許多呢…………還趕得上趕回燕京搶功!

    越過險地之后,蕭言也欣慰的發覺,自己麾下,經過此次實打實的一場硬戰之后,仿佛是一把經過淬厲的絕世利刃,已經在他們身上閃耀出耀眼的光芒。

    自己當日率領用來創造了克復涿易二州奇跡的兵馬,不過四百。經過血戰之后余生的那些軍將,已經成為了現在自己所領數千大軍中的骨干,要不是有這些骨干的存在,自己和女真兵馬這一次血戰,全軍不會表現得這樣堅韌頑強!

    經過這次一戰之后,自己還帶回五六百完好的將士,還有兩百傷卒,修養一陣也能再度回到軍中繼續作戰。這又多出多少骨干出來了?如果再徹底將女真兵馬驅逐出燕山以南,和這個時代最為強悍的軍馬作戰并且取得勝利之后,自己手下又會增添多少精銳且剽悍的老卒?

    自己有神武常勝軍的招牌在,招降納叛起來很順手。幽燕邊地又多馬,以這些骨干再加上在這里擴充的軍馬。毫無疑問,將會成為燕地最為精銳強悍的軍事力量,這就是自己回頭能搶下燕京城,底定燕云,甚至將來還能用來做許多事情的保證!

    宋軍裝備精良那是沒有說的,這些西軍出身的老卒們也很習慣了軍中生活,個個素質都相當不錯,缺乏的就是和強敵硬碰硬的野戰,并且不斷取得勝利的那種自信心和敢戰能戰的意志!正因為大宋輕騎重騎實在太過寶貴,不到極為緊要的關頭,不舍得將他們投入戰場當中,所以大宋不多的輕騎重騎雖然武裝到了牙齒,裝備是這個時代的頂峰水準…………除了馬匹,素質也可稱一流。卻并沒有太多的戰陣經驗。也并不習慣于一場接著一場的勝利!

    自己率領著他們,不知不覺當中就為全軍先鋒,迭經苦戰一直向前,還繳獲奪取了大批的優良戰馬,就在這連場征戰,連場奇跡般的勝利當中,已經在淬厲出一支宋軍當中罕見的可以決勝千里的輕重騎混合的強大騎兵集團,這正是大宋軍事體系當中最為缺乏的東西!

    最讓人郁悶的事情就是,這些勝捷軍和白梃兵還是借的。大宋不會長久將這么強大一支軍事力量置于他的手中——哪怕就算他驅逐了女真,回頭搶下了復燕頭功,也不可能,這些自己一手帶出來的精銳還要還回去,想想就是心里面在滴血啊…………不過現在,就讓自己和這些健兒們先享受一下這幽燕邊地秋高氣爽的景色,還有一場接著一場奇跡般的勝利之后的興奮罷…………~~~~~~~~~~~~~~~~~~~~~~~~~~~~~~~~~~~~~~~~~~~~~~~~~~在蕭言馬前馬后,全是勝捷軍和不多的神武常勝軍混合組成的輕騎,一個個臉上現在全是放松的神色,以各種各樣的姿勢坐在馬上,慢悠悠的跟著蕭言大旗朝南而行。不管是陜西諸路出身的勝捷軍,還是燕地人居多的神武常勝軍,大家已經不大分得出彼此,三三兩兩的湊成一團,大聲的談笑著,平野之上,到處都是大呼小叫的唿哨聲音。

    這些健兒身上,已經有百戰精銳那種外表放松到了極點,內心卻對自己充滿了強大自信的感覺。雖然大家隊列散亂,但是哨探已經放出去老遠,在四下戒備著,一旦有警訊傳出,這支看起來散漫雜亂的隊伍,立刻就會集合成列,再成為一支無敵雄師!

    帶回來的幾百傷卒,現在待遇也是不錯。蕭言出發的時候差不多帶了兩千匹馬,戰馬七成,馱馬三成。戰場上傷損了四五百,繳獲至女真手里的不過一兩百,大大的入不敷出,急急撤離險地的時候,又丟了三四百匹走不動的戰馬馱馬。最窘迫的時候,除了傷卒之外,還有兩人共乘一騎的情況下出現。

    走到第三天上頭,蕭言發現自己手里戰馬馱馬的數目,居然還超過了來時!

    也不知道沿途豪強怎么樣飛快的知道了他戰勝的消息,更如何準確的掌握到他的行蹤。從離開險地,距離女真前哨近百里之后,這些地方豪強派來的使者隊伍就紛紛出現,一個個來到他馬前納投就拜,嘰里咕嚕的說上一大堆渴慕已久,心向大宋的話語。

    這些地方豪強更準確的掌握了蕭言傷卒多,缺少戰馬馱馬的信息,幾乎每一支豪強的使者隊伍過來,都會帶上一些馬匹和財貨做為禮物。大的塢壁堡寨送上百來匹,小的也有十幾匹。再加上一些青壯漢子,說是沿途服侍諸位大宋老爺,做為輔兵使用,渴求蕭言蕭太尉收納。

    有些一不做二不休的地方豪強,干脆派來了自己的子弟,在蕭言麾下聽用!

    這些送上門來的東西,蕭言自然是毫不客氣的收納,現在傷卒都是舒舒服服的躺在兩馬之間拉起的繩網上頭,各地豪強派來的青壯輔兵,自帶家什,編成了隸屬于神武常勝軍軍籍當中的輔兵隊伍,送熱食送水,沿途有馬的騎馬,沒馬的步下跟隨,殷勤照看服侍。蕭言孤軍挺進時候攜帶的糧食在撤退之際丟得干干凈凈,這兩天,全軍上下,都是這些燕地地方豪強請客。

    被勝捷軍騎軍裹著的,還有服色雜亂的一兩百輕騎,有的帶著甲包,有的干脆就是一身布衣,這些投充的各地豪強家人子弟,現在算是蕭言麾下聽用,一個個小心翼翼的隨著全軍行動,緊緊的不離蕭言旗號左右,不用說蕭言能偶爾垂顧兩句,詢問他們點什么,就是那些大宋軍官士卒能對他們友善一點,攀談幾句,就夠他們高興一陣的了。

    走了三天,這使者隊伍還是源源于途,不時出現一支,不時又來一隊。在離七渡河不過幾十里的地方,蕭言已經訝異的發現,自己麾下已經是步騎混雜,差不多有兩千多人馬,比來時還要壯大了一倍!

    遭逢這種局面,蕭言也只能在心里感慨:“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啊,放到哪個時代,都是至理名言…………”

    ~~~~~~~~~~~~~~~~~~~~~~~~~~~~~~~~~~~~~~~~~~~~~~~~~~~~大軍浩蕩,眼看得前面就出現了一個只剩下半截,焦黑的塢壁殘跡,上面都已經長出了在風中搖曳的野草,也不知道是前些年哪次燕地豪強自相攻殺的戰果。

    看到眼前景象,蕭言隊列當中的宋軍將士們都歡呼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