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宣和四年末最后一場大雪過后,這場在燕地和兵事勾連在一起的空前奇寒終于也使盡了氣力也似,.雖然寒風仍然嗖嗖的從北地刮過來,可是讓人已經隱隱有了一絲期盼,感覺到在這寒風里面,也有一絲春意在浮動了。 童貫離開燕地,趕赴汴梁,已經有十幾天左右了。殘年歲末,在不知不覺當中已經過去,可是留置在燕地的人等,一邊要安撫流亡,收拾童貫丟下的這個爛攤子,一邊還要心懸汴梁那邊的消息,看朝爭結果到底如何,他們這些人物能不能在其間獲得最大一分好處。竟然是誰都沒有留意歲末年關這個日子。只有遠戍燕地的西軍士卒百戰余生之際,自家小小熱鬧了一場,算是度歲。 這十來天當中,燕地大捷的消息總算是正式傳回了河北。雖然童貫已經撒手不管這里的事情,但是大宋河北諸路組成的后勤轉運體系還正常發揮著作用。此次北伐,本來就是童貫所屬那一派系或者立功或者發財的盛宴。他們自家早已商議停當,童貫等人在前領運籌之功,而后方轉運,則是領接替老公相以特進、少宰之位領相權的王黼以降分潤其間好處。此次北伐,大宋全天下計口出算,籌集軍資六千二百萬貫文之多,這是多大的一個生發余地?除了童貫王黼他們,幾位內相當然也少不了他們這一分。 既然打了勝仗,童貫到底如何,那是自家派系上頭的人物該煩心的事情。占據了河北幾路轉運使臣肥缺位置的大宋文臣,可是不能放過這等好機會。又逢歲末,犒賞度歲之軍資流水般運上去,當然其間損耗不知道報了多少,用十萬民夫就敢開出二十萬民夫鹽菜口糧燒柴的報銷,戰事已經打完,還不趁最后機會狠狠撈上一把,那等到什么時候?要知道,汴梁居停,可大不易! 托大宋轉運體系的福分,西軍和歸于蕭言麾下所領的大宋人馬,算是過了一個肥年。吃飽喝足,百戰之余繃緊的神經松動,上頭將主也不大拘管。散出幽燕各地的大宋軍馬自然就開始議論紛紛,什么樣的傳言都出來了。 ~~~~~~~~~~~~~~~~~~~~~~~~~~~~~~~~~~~~~~~~~~~~~~~~~~~殘破的燕京城墻之外,已經依托城墻扎下了營盤,每一處城門之外,都有一座城寨拱衛。穿得破破爛爛的民夫正猬集在城頭,修補城墻,疏浚城濠,還有人車川流不息的從遠處輸送木料過來,一來用來樹立寨柵要用,二來營中城中也要有燒柴。 燕云初定,燕地百姓本來就多,女真軍興,逃往燕地的難民更不知道有多少。一場戰事下來,雖然百姓傷損怕不有數十萬之數,但是存活下來的人更多。幽燕積儲已經給往來轉戰的大軍或吃或燒,倒騰得精光,如此寒冬,野地也難覓食。燕云戰事平息之后,不知道怎么就有那么多百姓難民從四下里慢慢依附過來,僅僅燕京一地就聚集了十數萬之多。大宋軍中軍糧是不缺的,后方還在源源不斷的轉送上來,老種和蕭言現在差不多是暫時共掌燕京事,不能看著這么多百姓難民餓死,也怕這十幾萬難民生事,就定下了這么一個以工代賑的主意。 燕京城外,三面營寨是老種小種西軍所部的,一面是留給了蕭言所部雜湊起來的萬余步騎。十幾萬求活難民百姓動手,這些天下來已經規模初立。沿著寨柵擺開了不知道多少粥棚,熱騰騰的白氣漫過草頂直上天空。幾個軍卒模樣的人懶洋洋的在粥棚前面或坐或站,沖著那些正在奔走趕工的百姓間或喊上兩聲:“賣點氣力!今兒是熱騰騰的粟米粥,還有鹽菜!幾位相公心慈,夠你們一飽!憑籌子來換吃食,要是氣力賣得足,說不定還能給家里老小帶上一頓,戰事打完了,一家掙扎出性命,就別輕易再丟了,踏實當俺們大宋的百姓罷!” 這些管著糧食發放的小武官和軍卒們,其實也不怎么認真計籌發糧。多半還能多給一點兒。這些人老天爺都沒收走,要是折在自家手里,太損陰德,反正是趙官家給錢,大家那么吝嗇干嘛?這場大功,復燕犒賞已經算是大家白撈來的了,心就放軟一些罷。 外面的聲音直傳入其間一個營寨之內,這處營寨正是涇源軍所部一處扎營所在。營中典兵的一個都虞侯使,正開了酒宴宴請同袍,酒菜香味不斷的從中軍帳中傳出來。客人還未曾到齊,有點閑暇,再加上負責建起這個營寨的萬余民夫的干系也著落在自家身上。 這都虞侯使就走出中軍營帳找一個高處直起脖子看了半晌,滿意的點點頭:“這幫賊廝鳥,倒是沒有怎么為難這些民夫,一天下來,俺這里凍死餓死十幾個算是天收的,要是出個百八十條人命,這權行軍前管領燕京府事的方參議就饒不了俺!這方參議,直將幽燕民心看得恁般重!” 他身邊親兵頭領也笑:“將主,這不比平方臘的時候,燕云之地這些難民百姓,窮得只剩下虱子,俺們和他們為難,也沒多大好處。這次北渡白溝河,俺們也沒正經廝殺幾場,弟兄們見血少,自然就氣性平和,這些日子這么大把的犒賞酒肉上來,誰還不跟吃長齋似的,就是秋毫無犯四個字,俺們也當得啊…………” 那都虞侯使點點頭,又罵了一句:“直娘賊,誰能想到蕭宣贊萬把湊起來的人馬就平了燕京!環慶軍算是倒霉,沒有撐到他們來,俺們數萬精銳,跟著白跑一趟占便宜,也臉上沒甚光彩!現在蕭宣贊麾下一個參議權領了燕京知府行事,雖然是便宜行事,可也見得俺們老種相公是如何示好蕭宣贊他們…………不用說從俺們西軍出去的那些在蕭宣贊麾下效力的廝鳥,這次都是得了大彩頭!眼看俺們大宋軍中就要新起一鎮了!這蕭宣贊,將來更不知道是如何風光!嘖嘖嘖…………一個南歸降人…………” 他身邊那名親兵頭領卻不大同意他的看法。西軍成軍日久,上下盤根錯節,根深蒂固,一個親兵頭領,也許就是哪員西軍重將家族子弟,消息靈通得很。更不用說在燕京左近閑處十幾日,各種小道消息早就傳得沸沸揚揚了:“…………蕭宣贊這次將童宣帥得罪了一個死,童宣帥已經回汴梁使氣力了,俺們老種小種相公,童宣帥看來是奈何不得了,尋蕭宣贊一個什么不是處,那還不簡單?俺瞧著蕭宣贊在燕京呆不久,回了汴梁也不見得好受到哪里去…………俺們西軍自安穩了就是,老種相公他們怎么還這般奉承蕭宣贊,連將主你今天也巴巴的請那韓都虞侯來吃酒?” 那都虞侯使回頭笑罵:“就你這廝鳥知曉得多!這般靈醒,怎么不去相公們身邊當個旗牌四廂,跟著俺在營中頓著?老種相公他們自然有盤算,前兩年俺們西軍給趕出老家,四下奔命的凄惶模樣,你就忘了?現在蕭宣贊頂在俺們西軍前面,俺們省了多少事情!朝堂當中勝負未分,這個當口蕭宣贊說什么也不會倒下去,和童宣帥他們敵對那方,怎么也會保住蕭宣贊!至于將來的事情,將來再說了……………………再說了,俺們西軍想抱成團能回家,沒有一支足夠份量的新軍能在燕云之地坐鎮,俺們怎么走得了?天幸蕭宣贊領出這么一支強軍。俺們還不奉承好了,他們要什么給什么,盡力將蕭宣贊一系推上去讓他們站住了,俺們才好回老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你要不想回家,俺保你留在燕京,超轉個兩三階如何?” 還未曾等他親兵頭領答話,就看見遠處營門大開。幾員將領披著斗篷,在親衛從人的簇擁下涌了進來。那都虞侯使精神一振,笑道:“這潑韓五算是給面子,總算是來了!你這廝鳥將嘴夾緊了,別在席間放什么虛屁!老種相公意思,就是得將俺們西軍出去的這些人馬心思安頓了,讓他們安心在蕭宣贊麾下效力,這坐鎮燕京的新軍,說什么也得成立起來!” 這都虞侯使幾句話,就將西軍將門集團現在心思全部說了出來。 現在大家算是和蕭言在一條船上,但是各人還是有各人的算盤。復燕大功,有西軍將門集團的一份就罷了,也不和蕭言爭那份頭功的虛榮。以前西軍兵權太重,幾乎就是大宋僅剩的野戰主力,大宋對武臣防閑已經防成了習慣,隨著西夏衰落下去,整治西軍已經非止一日。差點就將西軍將門集團給完全拉扯散了。 現在天幸劉延慶敗事待罪,西軍涇源秦鳳熙河三軍基本無損,又有蕭言這么一個耀眼的存在當在前面。大家還不把蕭言捧得更高些,讓西軍將門集團少受一點汴梁朝堂的注意? 更不用說現在西軍將門集團打得主意就是全軍趕緊回陜西諸路。人離鄉賤,部下又是久戍思歸,再在外面頓下去,只怕西軍真的要散了。可是燕云新定,女真氣勢又正咄咄逼人。沒有一支得力軍馬坐鎮燕云之地,說什么西軍也回去不成。蕭言帶領萬余人馬打出了威名,讓西軍將門集團上下是又驚又喜,這不是最好的頂缸家伙么?雖然將白梃兵交出去了有些心疼,但是只要能回陜西諸路,收橫山之馬,以陜西銳士,還怕再練不出一支白梃兵出來? 這些也不見得完全是老種的盤算,西軍將門集團早就成為了一個盤根錯節的利益團體,又了自己的意志。轉瞬之間他們差不多就厘清了其間的利害所在,做出了這么一個盤算。就是立新軍,盡全力將蕭言捧上去。蕭言在燕云之地有所布置,這些西軍將門團體看在眼中,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蕭言要什么支持就給什么支持,再客氣熱情不過。蕭言麾下將領,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招待,又吹又拍,將他們捧到了天上。說什么也要讓蕭言替西軍當在風口浪尖上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