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日神武常勝軍分駐河東幾處要地,設下蔚州大營與雁門大營。雖然蔚州大營兵力較多,但是神武常勝軍中最為菁華的騎軍部分,卻有泰半歸于雁門大營當中。 這次隨岳飛選調(diào)出來作為先鋒北上救援云內(nèi)的,又是雁門大營這些神武常勝軍菁華中的菁華。 再抵達云內(nèi)之后,又從王貴所部選調(diào)了一部分。這一部分多是這一兩年來在檀州聚集的精銳,各族戰(zhàn)士都有,甚而還有已經(jīng)滅亡的遼國契丹精銳,連遠攔子出身的都有。這些人不會走路就先學會騎馬,這些年遼地烽火不絕,幾乎人人都上過陣見過血,更與女真負有血海深仇——宋人最后雖然趁火打劫,攻陷燕京,可沒有如女真一般一路屠城過來! 這些年蕭言辛辛苦苦,各處布局,湊攏起來的騎軍菁華一部兩千數(shù)百騎匯聚一處,更有岳飛等強將統(tǒng)帥,一路行來,氣象迥然不同。 兩千數(shù)百騎軍,除了岳飛所帶來的河東七營,檀州兵與云內(nèi)兵又編成兩個尖哨營。兩千余騎,配備了近三千遼東戰(zhàn)馬,還有兩千多蒙古馬為備馬與馱馬。王貴又竭力為這支先鋒軍馬湊出了大約千人的輔兵,多是云內(nèi)本地精壯充當,配雜馬騾驢近兩千,馱運著隨軍糧秣物資。如此豪華陣容,就是在大宋河湟開邊之后,戰(zhàn)馬不若過去數(shù)十年那般匱乏,也是罕見罕聞! 要知道當年西軍好容易湊出來的白梃兵重騎,差不多五千人的規(guī)模,合格戰(zhàn)馬也不過才六成左右。 馬矯健如龍如鷹。人猛鶩如虎如狼。就是裝備。也幾乎武裝到了牙齒。 這些騎軍基本上是歸攏到輕騎范疇。可都是一身皮甲襯里,外面再套一層鎖甲。有些軍士還額外多帶一套帶護心的鱗甲,丟給輔兵駝帶。這種披甲程度,幾乎也就和重騎差不多了多少了。 就是戰(zhàn)馬坐騎,也有厚厚的白疊布為馬套,幾層白疊棉捶打成一層,外面再是防水的油布。既能御寒防潮又有一定防護能力。不過這造價可就是了不得了。 每名戰(zhàn)士,不論出身河東檀州還是云內(nèi)。兵刃都是各種齊備。幾乎人手一條精工打造的馬槊,有些狗大戶甚或還有備用的。馬劍長刀鐵骨朵等近戰(zhàn)兵刃,丫丫叉叉的每人至少帶了三四柄。強弓硬弩更是不必說了,羽箭駑矢都是汴梁武庫中精選出來的上等貨色。如此裝備程度,簡直可以閃瞎人的氪金狗眼,就是宗翰的親衛(wèi)謀克,也只能瞠乎其后。 隨軍所運其他物資從簡,只有糧秣充足,糧食都是精制的混合和肉干的炒麥,熬出的上好肉醬。一罐子一罐子的鹽蛋,一葫蘆一葫蘆的烈酒好醋。連馬料都全是好鹽豆與交州貢糖糖塊! 現(xiàn)在在應州左近靠抄掠一些雜糧豆子和殺傷馬傷騾吃白水煮肉的女真軍馬。看到岳飛所部馬吃的都得咽口水。 大宋國力在這個時代傲視群倫,這群倫還是地球級別的。只是這國力,在兩宋之交從來未曾發(fā)揮出來! 神武常勝軍雖然精銳,可是畢竟規(guī)模還是有限,蕭言只能盡其所能的將其武裝到牙齒,才能用來壓服其他勢力,面對如女真這般的生死大敵! ——也多虧得蕭言非常會摟錢,也相當舍得花錢。 數(shù)千騎軍行動起來拉出來的陣仗比同等數(shù)目的步軍大上好幾倍,行軍途中,卷起一路玉龍也似的雪塵,盔鎧反射雪光,耀眼奪目。云內(nèi)之地殘留的塢堡看見這等軍容,都只覺得股栗。有的人更識得宋軍旗號,而自己塢堡被搜羅的少部分精銳子弟正神氣活現(xiàn)的奔走在軍前哨探引路。這時他們才恍然明白,這支突然出現(xiàn),縱橫在云內(nèi)之地的所謂復遼軍,原來是宋軍假扮的旗號!怪不得當初可以將那么多白耗糧食的老弱,可以一程程的組織輸送到大宋的河東之地! 對于云內(nèi)之地的人們而言,大遼統(tǒng)治崩潰之后,互相攻殺搶掠,原有的體系完全崩塌。就算坐擁一定實力的人物,在這亂世之地也有朝不保夕的感覺。復遼軍突然竄起,以強大實力壓服了他們。對于這些地方實力派而言,也并不甘心歸附。 原因很簡單,這么大一個帝國都崩潰,一個什么蜀國公主帶著數(shù)千殘兵敗將,又能掙扎多久?對于云內(nèi)之地百姓而言,并不在乎投降于誰,關鍵是要投降給足夠強的一方。離亂的日子,經(jīng)過一次就足夠了! 現(xiàn)下暴露出復遼軍不過是宋人用的個馬甲,雖然不明白宋人為什么要打著遼人殘部旗號。可是對于云內(nèi)之地的前遼子民而言,反而對這支勢力有了更多歸心的感覺。 大宋怎么說也是一個龐大的帝國,和大遼并稱于世百余年,怎么也比區(qū)區(qū)一支復遼軍可靠許多。而且女真韃子兇蠻,一路過來屠城無數(shù),造成了北地龐大的難民潮。大宋又富庶得很,不管從哪個角度比,都強過女真那些深山老林出來的韃子許多。 這些恍然大悟過來的豪強們弄明白了復遼軍虛實之后,反而有些埋怨。你們要是早打出宋人旗號多好?俺們也可以多送一些子弟到軍中,將來在大宋也好博個功名富貴出來! 至于大宋的武力,一向南人軟弱的傳聞在遼境內(nèi)幾乎已經(jīng)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認識了。不過對于這些地方豪強而言,眼皮子淺也是共同特征。當日郭蓉所率那支雜湊起來的復遼軍已經(jīng)被云內(nèi)地方豪強看做一支不可抗手的力量了,現(xiàn)下這支人馬如龍的神武常勝軍正牌精銳,在他們眼中,簡直不啻于天兵天將! 如此強悍的軍力,那些從未謀面只是聽過傳聞的女真韃子,也不怕抵擋不了吧?那些女真韃子也只須是個人。難道還能三頭六臂不成?不如就為這些強悍的宋人效力。說不得還能離了這已經(jīng)快成白地苦寒艱辛的鳥地方。到宋人花花江山內(nèi)享福! 岳飛這一路北上,倒是出乎意料的起到了震懾云內(nèi)之地的作用。 騎軍大隊行軍,其實并不比步軍大隊快捷多少。馬騾比起人更容易累,更容易病。伺候這些牲口可是一門技術活兒,很難長久保持良好狀態(tài)。 尖哨營當中那些云內(nèi)子弟,就起著向導作用,一路還要安排在沿途王貴他們可以控制的塢堡當中休整補充。本來以為這些塢堡中的豪強未必死心歸附,這沿途補充休整是件多少有些麻煩的事情。不過出乎岳飛意料的是。他這支強軍北上的消息如長了翅膀一般在云內(nèi)之地地方豪強中流傳開來,一路補充休整,卻相當熱情的接應招待。不僅盡力拿出各自那點精糧好秣來補充軍馬,就是途中損失了牲口向塢堡要補充也并沒什么為難的。地方豪強更是拼命想求見岳飛,想多塞幾個精銳子弟到尖哨營去。 亂世當中,命賤如紙,哪怕有點地位的豪強子弟也是如此。而亂世當中,也是選邊站的好時機。說不得就能掙扎出家族將來的百年富貴!豁出去幾條子弟的性命,簡直不值一提。 因為這種因素,岳飛大軍北上的速度比預料當中快速了不少。不過六七天的時間,就抵達應州左近的崇山峻嶺之外。而岳飛也謹慎的將大隊在山外展開。派出更多哨探去探查各處山道通路的虛實。現(xiàn)在岳飛迫切等待的,就是應州那里的情形到底如何。 而他最先派出的哨探,也并沒有讓他等待太久。 ~~~~~~~~~~~~~~~~~~~~~~~~~~~~~~~~~~~~~~~~~~~~~~~~~~~~~~~~~~~~~~~~~~~~~~~~~~~~~~~~~~~~~~~~~~~~~~~~ 岳飛大營,設立在一處高丘之上,高丘上設中軍大帳一,另有拱衛(wèi)中軍騎軍一指揮的營帳布列。外圍加以柵欄雪壕,另外設了四角望樓。其他騎軍各指揮,散步左右,如梅花花瓣一般張開布設成一個個營寨,牢牢的拱衛(wèi)著中軍大帳所在的花蕊。互相之間距離,強弩可接。并且每個營寨當中,都留出了足堪騎兵出擊的通路。正是標準的騎兵軍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