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卷 汴梁誤 第四十章 覆手為火(完)-《宋時歸》


    第(1/3)頁

    西京洛陽,以八關拱衛,四下山脈河流,圈起了五百里盆地。

    姚古的熙河軍,自蒲津渡渡河不成,就只能從陸路進發,直抵西京。在西京找著地方官吏大發脾氣了一場,就轉而領軍向東直進,穿過少室山間轘轅關,繼續向著汴梁疾疾趕去。

    姚古已然沒有多少退路。

    他此次自關中而出,違背了老種在時西軍各家將門共同進退的默契,老種方故,姚古便不顧而去,沿途更勾連了不少地方西軍駐軍。正守著兄喪的小種氣憤如何,已然可以想見。東進不勝,再想回頭,小種以涇源秦鳳兩軍塞路,姚古只怕連熙河也回不得!(姚古是熙河軍,奧斯卡前面寫錯了,再說一遍…………)

    且此次毅然率熙河軍而來,就是為了博大富貴。姚古本心還是想爭姚家在關西第一將門的地位。但是種家根深蒂固,這方面爭競不得。所以必須要得到中樞大力支持,此前看到這個機會,姚古以為必勝,如何肯放過?

    此次而出,雖然有蔡京背書,可蔡京畢竟是東府之長。天下兵馬調動,必須要皇帝下詔,西府副署。沒有此般程序,如此大軍輕動,形同反逆。

    所以當姚古發現蒲津渡無船,雖然知道事情已然不妙,還是只能冒險而前。希望蔡京在中樞穩住局勢,而他率領熙河軍精銳到來,互相配合之間,也可以和蕭言掰掰腕子。就算是扯破了臉,但蕭言一時間壓不下蔡京連同西軍,天下郡縣強鎮自然就能看清楚風色,群起而上,咬也將蕭言那點實力咬得粉碎。

    說到底作為西軍將門第二的姚家家主。姚古還是看不起蕭言這等人物的。根基實在太過淺薄,在大宋沒有幾十年,三代子弟的經營。如何能撐起一個將門世家?如何能稱得上有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勢力?當日不過是老種帶著西軍主力急著返鄉,沒有留姚家爺爺在汴梁與你爭競罷了。要不然哪有你這南來子一飛沖天的機會?

    至于什么鳥神武常勝軍,不過都是西軍不要的軍馬和郭藥師的余燼雜湊而成。遇上真正的關西精銳拿出全力去對付,且看還能撐持多久。更不用說老神武常勝軍主力還在河東,蕭言在汴梁攪動風雨,不過是靠著汴梁土著編成的新軍而已,就算抽調一點軍馬回來,還拿出了拘刷船只封鎖河渡的手段,也不見得就真個能撐持住這個天下皆敵的局面!

    帶著五分不可動搖的信心。三分僥幸,還有兩分沒奈何。姚古只是率領大隊疾進。

    可縱然姚家父子還能咬牙死撐,麾下熙河軍實在是頂不住了。熙河所部直面河湟蕃部,做的馬市生意最大,加上蕃部的藥材皮毛,哪怕是中級軍將也是家資富饒。青唐諸部這些年來勉強稱得上是恭順,與西夏軍馬不時還詐尸一下迥然不同。熙河軍也多年未經大的戰火了。在伐燕戰事中,熙河軍表現其實比之還打了幾場狠仗的環慶軍都不如。

    雖然仗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熙河軍能拉出關西諸軍中最大的騎軍集團出來,支撐著姚古父子做這樣千里奔襲。但是這般由關西腹地過潼關。再從潼關到西京,西京穿嵩山至汴梁的遠距離行軍,這些熙河健兒也實在頂不住了。

    其實就算是換成蕭言的老神武常勝軍。甚或是女真精銳,這樣的長途奔襲,也是只有叫苦。

    從蒲津渡一直到轘轅關,一路上稀稀拉拉的丟下了不知道多少關西人馬。姚古只得讓這些找出各種理由,打死也不愿意再前進半步的麾下人馬就地安置,順便以為退路。到時候萬一抵達汴梁不順利,還能珍珠倒卷簾的扯呼回去,實在不成盤踞西京也行啊。

    等過得轘轅關,出了嵩山連綿山脈。能跟在姚古身邊的,不過就兩千余騎都瘦脫了形的熙河精銳了。胯下戰馬也都掉膘嚴重。走著走著就能倒斃。要不是將留置軍馬的坐騎帶了不少出來以為備用替換,現在姚古以降。當得人人步行而進。那可算是被蕭言折騰了一溜夠。

    當入眼之處,都是平野曠地,四下人煙相望,到處是村莊市鎮,一片大宋帝國近畿之地繁盛景象的時候。熙河軍上下這才是松了一口氣。

    出了嵩山,到汴梁就兩三日路程了。到時候殺進城去,為老公相撐腰。蕭言要打便打,反正這路是直娘賊的走不得了!

    于途之中,看到身邊這些軍將士卒總算是士氣高了一點,姚古忙不迭的就跟著鼓勁兒:“此去汴梁,但有所得,不管是蕭賊所積財貨,還是朝廷賞賜,姚某都一介不取,全部分賞諸君!此次如此辛苦,事定之后,西府樞副位置,姚某是當仁不讓。都門禁軍自要重建,除了俺們熙河健兒,誰還能操持此事?到時候三衙管軍之位,禁軍諸軍管領,還不是諸君囊中之物?禁軍恁大產業,百年所積,從蕭賊手中將回來,還不是大家的?”

    經過沿途這般摧磨,姚古的口氣終于下來點。本來他的野心,是自己坐鎮中樞,子弟來領熙河軍,說不得還要重建環慶軍,也是姚家子弟管領。這樣內有自己坐鎮,關西也據半壁江山,說不得將來還要將種家吞并。天下強軍在手,內則執掌西府,只怕他姚古權勢地位,還要超過蕭言!

    他姚某人自然是對大宋忠心耿耿,不過大宋既然開了封一字郡王的先例,姚某人也未嘗不可再來一發嘛…………

    但是此次奔襲不順,小種在背后估計也在咬牙切齒。姚古口氣已然變成是從此長鎮都門,關西保住熙河軍也就罷了。自家那個兒子愿意熙河都門之間上千里來回的跑,也就隨他。也不知道他這兒子姚平仲,怎么就有一個在路途之中越跑越是開心,別人都疲倦萬分,他跑個幾千里地渾然不當一回事的奇怪秉性?

    這般鼓動,倒是熙河軍將愛聽的。自家子弟選幾個在熙河留守家業。其余人等入主汴梁禁軍,在這天下第一的繁盛地方為貴官。既開枝散葉又好處占盡,這豈不是天下一等一的美事?

    簇擁在姚古身邊的熙河軍將。頓時紛紛大表忠心。言辭間直沒將蕭言當成一回事。自從出轘轅關看到近畿之地安堵如常的時候,這些軍將也都放下心來。覺得此行又將順利起來。

    正在一眾軍馬行進間都快捷了幾分的時候。姚平仲突然匆匆就從前面趕了回來。

    姚古這個愛子,就是個愛跑遠路的性子,當熙河軍上下都疲憊不堪,挨一步算一步。姚平仲還奔前跑后,適才又點了幾個倒霉的軍士到前路哨探去了。

    這個時候回轉過來,幾名軍將正要和小姚將軍打招呼之際,就見姚平仲臉色鐵青,對父親道:“前面不對!”

    姚古悚然一驚。招手示意諸軍駐足。舉目向前而看。

    春日近畿,天氣晴朗,日耀風清,唯有東面隱隱有塵沙卷起,也不知道是個什么狀況。

    姚古呆著臉只是駐足觀望,他這兩千余騎熙河軍將士隊伍也拉得老長,怕不散出去有十幾二十里路,前面停步,后面還在慢騰騰的趕過來。漸漸就越聚越多。

    姚古突然打馬疾奔,直上路邊一略高一些的山丘之上。一眾軍將也緊緊跟上。轉眼間幾十名熙河軍將簇擁著姚古上得山丘。向東展望,各個臉色煞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