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七個指揮的騎軍,匆匆而集。這都是從岳飛所部龍衛軍各處抽調而出。兩千五百余名甲士,每名甲士,都配三馬。哪怕以龍衛軍騎兵之強,這樣的配備也算是超級豪華了。 且這兩千五百余名甲士,也盡是精兵強將之選。龍衛軍副帥劉保忠親自率領,麾下盡是猛銳之士,從燕地起就跟隨蕭言做多次數百里奔襲死戰的老騎兵,至少占據了三成。 岳飛所部,雖然據守的防線地形更為險要,但是防線綿長程度,卻過于韓世忠所部據守正面數倍。這七個指揮的騎軍,幾乎將岳飛控制的機動兵力抽調一空。 這支援燕騎軍集結地在瓶形寨東北,以瓶形寨到靈丘一系列軍寨為掩護,準備以最快速度穿越山徑,出易州而往援燕地。若燕地不能救,則掩護殘部退回飛狐,讓女真東西兩路大軍不得通過太行山徑溝通。 本來這樣的軍馬調動,是極其艱難的事情。幸得當面女真軍馬的攻勢并不猛烈,對岳飛所部的牽制并不大。而上下也都拼了性命,盡力加快援燕軍馬集結速度。在兩三日內,就完成了這樣復雜的敵前集結調動! 能順利集結援燕軍馬,一方面自然是好事。而在另外一方面,則讓龍衛軍上下深有隱憂。 當面女真軍馬攻勢有氣無力,最多起到一點牽制監視的作用。自然就是當面女真軍主力大量向西調動,而岢嵐軍那里防線又被打開。大量女真軍馬從西面破口而入之后,河東戰事的戰略主動權已經轉到了女真人手中! 所以岳飛才留在距離太原更近的代州大營。沒有親自率領這一支援燕軍馬。而是密切關注著西面動向。準備隨時應變。 岢嵐軍方向被打開了缺口。而女真東路大軍又蜂擁南下。原來基本還在掌控中的戰事頓時就脫韁狂奔而去,局勢越來越顯得惡劣。誰也不知道女真大軍突然發力卷起的狂瀾,在什么地方才能被阻擋住,誰也不知道蕭言能不能帶領他們,打贏這一場才是開始,就已然規模空前的國戰! ~~~~~~~~~~~~~~~~~~~~~~~~~~~~~~~~~~~~~~~~~~~~~~~~~~~~~~~~~~~~~~~~~~~~~~~~~~~~~~~~~~~~~~~~~~~~~~~ 兩千余人的純騎軍隊伍,隊列拉得很長,也并沒有張出多少旗號。以都為建制。次第發進。而身后瓶形寨那一系列險峻軍寨,在視線中漸漸遠去。 而瓶形寨防線的西北方向,還能隱隱聽見女真軍馬的蒼涼號角之聲。 劉保忠坐于馬上,不住回望,心里只是長長嘆息。 這一場與女真人的戰事,已經從東到西,在上千里的戰線上開始。而主持這場戰事的燕王,才匆匆積攢起一點力量,女真人也沒有給燕王實力繼續發展壯大的時間。 當面大敵險惡不用說了,哪怕燕王傾盡全力。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而強行為燕王所壓服下來的朝局,在燕王面臨如此險惡局面的時候。更不知道內部還會起什么樣的波折! 其他的不必說了,西面岢嵐軍方向,為何如此之快就被破邊而入?折家軍到底在干什么?鄜延路的那么多西軍,又在做什么? 若是整個大宋天下,都三心二意,只等著燕王敗事,那么這場國戰的結局,已然不問可知。而這個大宋,恐怕也要淪入血海! 為什么這些人,連這個道理都想不明白? 劉保忠只能在心中一次又一次的慨然長嘆。作為與蕭言已經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重要將領,也唯有堅持下去,用盡全力拼殺,看能不能稍稍挽回一些局面。 而且這般情勢,同樣激起了這老廝殺漢胸中的一絲傲氣。 整個大宋,就俺們燕王所部孤軍奮戰也罷!就算戰死,至少也能問心無愧,清清白白的見得了祖宗! 在劉保忠身邊的親衛當中,自有一個矯捷身影。騎在馬背上猿臂蜂腰,顧盼自雄。興致高昂得了不得。半點也沒有被主將沉郁之態影響到,反而頗有興高采烈之色。精力勃勃得簡直要滿溢出來。 能從押運糧餉的差事解脫出來,哪怕現下只能在劉保忠身邊為一親衛。可能參與這樣數百里奔襲,與女真東路軍野戰碰撞,打個星火四濺,楊再興這兩天睡著都要樂醒過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