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血色煙塵,籠罩在樓煩戰場上久久不散。太陽西垂,陽光更映得這煙塵中血色加倍濃烈。 戰場之上,已經堆積了太多人馬尸首,原本干燥的地面上,都汪起了一洼又一洼的為。雜胡,女真,漢民,奚人,宋軍,數千尸首倒伏在戰場之上。如此惡戰,自宋滅北漢以來,百余年來,河東就未曾見! 而神武常勝軍與女真軍馬的廝殺,仍然在慘烈進行當中。在天黑之前,雙方援軍又各自趕到,毫不猶豫的都加入了戰場當中。這個時候也不分什么陣列了,就是疾沖而至,狠狠碰撞,然后就在樓煩城下糾纏扭打成一團。漢話與女真語的吼叫聲在戰陣中響徹,為了這個樓煩要點,雙方精銳騎軍,都一的投入戰場,然后飛快的消耗掉! 樓煩城墻之上,多少軍士民夫都涌向了死死觀戰的李義忠,紛紛拜倒在地:“將主,讓俺們出城廝殺罷!這個時候,還只是看著,都是五尺高的男兒,無非就是一死而已!” 這些在官吏逃散,兩州駐泊軍馬望風而潰。為李義忠所收攏,孤守樓煩小城的男兒。 或者是李義忠麾下那點不為人重視的駐泊禁軍,或者是負責驛遞的鋪兵,或者就是樓煩左近的保甲土兵。或者是鄉間強壯獵戶,或者是城中小販,或者是匠人工役。 這些雜七雜八的人物,在往日養尊處優之輩率先棄民奔逃之際,這些人卻在李義忠挺身而出奔走組織守城之際,不管是想殺韃子。還是原本就是李義忠麾下人馬習慣性的服從號令。或者干脆就是貪圖李義忠開了府庫。每守城一天便有四百文純銅的賞錢。 總之他們都是留守在了這座樓煩孤城,在都如虎數百里往援而來的時候,有了憑借作戰的依托,并且在城上發矢投石,死守了孤城兩日,等到了蕭言輕身前往太原收拾局面,等到了蕭言竭力搜羅來一批批援軍投入這個方向,封堵女真洶涌南下的狂瀾! 而一批批的神武常勝軍往援而來。然后義無反顧的投入戰場,拼殺至最后一人。如此雄烈的場景,又如何不能讓身在其中之人血脈賁張,只求與這些好男兒并肩殺敵?只要摸摸胯下,還能摸到兩個卵子! 且城下那累累如山,被驅之填壕的百姓尸身,也說明了如果不和這些女真韃子拼命,等待漢家生靈的命運,到底是什么。 這個時候,縱然是身不習戰。縱然是裝備不完,縱然是戰場上那血腥廝殺已經到了最為慘烈的程度。這些守城軍士民壯。也一同向著李忠請戰。再這樣眼睜睜的就看著神武常勝軍在城外血戰,就算僥幸余生,也再沒有面皮見人! 李忠一直在死死的瞪著戰場,混戰的戰團之中,雙方援軍都已經投入了進去。都在拿出了最后一分氣力拼命。然后又殺了一個勢均力敵,只是互相換命而已。適才來援數百騎中,一名二十許歲的軍將正大呼酣戰,帶領親衛左沖右突。他所用馬槊也與軍中制式不同,不僅更長更粗,且槊鋒之下帶著小枝,儼然就是單面戟的制式。 如此軍械,重心不穩。但能使用,無不是本事精強的斗將才能使喚得如臂使指。 而這名歲數不大的軍將,就是一等一的斗將! 正是匆匆往援太原,蕭言一聲號令,立即就轉向樓煩的魏大功。 城頭觀戰的李忠自然不知,龍衛軍中有楊再興,神武常勝軍中魏大功雖然還不如他,卻也是軍中斗將出名的后起之秀了。一對一廝殺,馬上步下都算上,韓世忠最看重的都如虎都要在他面前讓出一頭地去。而韓世忠身邊的牛皋屈蓋,廝殺本事不差于他,但是領兵作戰,卻又差得魏大功老遠。要知道魏大功也是年少從軍,當年在暮氣沉沉的環慶軍中就已經成名,只不過將門世家盤根錯節,沒他出頭之地罷了。 自從環慶軍慘敗,魏大功不甘心沉淪轉投神武常勝軍以來,一身本事,完全展現出來。從原來一個小小騎軍十將,差遣已經成了正任的指揮使。再進一步,也是意料中事。比起楊再興那天不怕地不怕的狗慫脾氣,魏大功在軍中前途,遠在楊再興之上! 從環慶軍轉投神武常勝軍以來,自知不是蕭言起家班底,但是卻又野心甚大的魏大功。用盡平身本事在爭取一個更高的地位。原因無他,比起那些成軍日久,將門勢力盤根錯節的各個有名號的禁軍而言,幾乎是白手起家的神武常勝軍勢力,正是為他們這些出身寒素,除了一身本事之外別無所恃的年輕軍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出頭機會。 平日里,魏大功維持著一個心思簡單,聞戰則喜的年輕軍將模樣,其實則是心事慎密的投直領將主之好,同時將自己本分事物做到最好。在短短兩年之內,就爬到了正任指揮使的地位。 他也從來不覺得憑借騎軍死打硬拼是合格騎軍指揮官該做的事情,作為騎軍,培養不易,硬打硬沖每戰都要率先踏陣的話,很容易就傷亡慘重。作為精銳騎軍,最應該做的事情是用機動性掌握戰場主動權,或者哨探,或者奔襲,或者騷擾,或者追擊,或者掩護步軍主力在戰場上從容展開,同時以騎軍的強大掩護能力提高步軍陣列的機動性。 換句話說,真正拼人命打硬仗的應該就是步軍做的事情!騎軍就是起到讓步軍主力能夠有機會發揮全部戰力的作用! 神武常勝軍陰差陽錯的組建起了大宋最為強大的騎兵野戰集團,神衛天武兩軍的事情魏大功不知道,但是只是神武常勝軍和分出去的龍衛軍,可以披甲并且有足夠合格戰馬機動野戰的騎軍加起來就有二十七八個指揮之多。騎戰水準。也在大宋諸軍中首屈一指。 但是神武常勝軍以前使用騎軍的打法卻讓魏大功暗地里有些不屑。無非就是硬拼而已。要不是在燕地接收了部分契丹人家當。西軍白梃兵勝捷軍也因為種種原因歸于麾下。哪支軍馬經得起這樣的消耗?虧神武常勝軍的這些騎軍,有一個算一個,提起歷次勝績恨不得將鼻孔對著天,渾然不顧這些勝績當中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魏大功有時也奇怪,這樣逢戰當先,且次次傷亡甚重,這支軍馬如何還能維持這樣高昂的士氣? 不過這樣的念頭從來都是深藏在這位頗有城府的年輕軍將心底,從來不曾表露出來。 岢嵐軍被女真破邊而入。韓世忠在洪谷寨前無功而返,魏大功雖為中軍一部,但是是后續而來。馬上就被韓世忠遣往太原往援。 局勢之危,不問可知。對于魏大功而言,卻覺自是一顯本事的大好時機。都如虎先援樓煩,雖然對這位更得韓世忠看重的小韓五魏大功有一種夾雜著嫉妒和不服氣的爭競之心。但對小韓五的本事魏大功還是認同的。 魏大功相信,都如虎總會想盡辦法,將韃子在樓煩一線阻擋一些時日。而他可以先赴太原,只要李忠支持,他就可以搜羅起部分人馬。在樓煩和太原之間,將這些韃子再阻擋一段時間。等待北面大軍南撤下來! 越是危急時刻,越是男兒不負平生志向的大好時機! 急轉回太原之際,魏大功卻沒料到,在女真韃子撲到樓煩的風聲傳來,太原雄城一夜驚潰,而燕王親身兼程而至,斬吳敏以定人心。現在親自坐鎮太原! 燕王號令,此刻有一分力量便用上一分力量,投入樓煩方向,不管用什么手段,不管打得如何慘烈,都要將女真人呼嘯而至的狂瀾,阻擋在樓煩一線! 魏大功領命便走,如此燕王,才是他不虧他毅然轉投神武常勝軍,才不愧是他認準追隨的對象! 燕王在此坐鎮,顯自身本事與燕王面前,豈不更是酣暢淋漓? 魏大功率領麾下兒郎疾馳而來,途中還超越了李忠所部的騎馬步軍。按照魏大功本意,就算加入戰場,也盡量將自家人馬機動性發揮出來,盡量以周旋騷擾的方式纏住樓煩城下的女真軍。自家才沒有老神武常勝軍出身之人那么死心眼,以為騎戰就只有一種硬碰硬的打法。 及至戰場,等看到漫山遍野崩散的雜胡歩騎,看到堆滿戰場的尸首,看到填壕的百姓尸身,看到與女真鐵騎糾纏在一處,堆成山一般的甲士尸身。看著李忠所部義無反顧的撞向已然列陣的大隊女真歩騎,然后再被后方女真騎士追及,劣勢之中,猶在大呼酣戰。 只是這一掃戰場形勢,和遍布戰場的主要以人馬尸體組成的戰事痕跡。魏大功就已然大掠知曉了今日戰事進程如何。 女真驅民填壕,同時陣列散開,引誘城中都如虎出擊。而都如虎果然出擊,同時突擊女真軍馬分開的兩翼,救下了不知道多少就要如螻蟻一般死去的大宋百姓。而出擊之都如虎部,也幾乎全軍覆沒! 都如虎的戰績,不僅僅是拖著同殉的那些女真韃子和雜胡,也不僅僅是救下了百姓。而且還在用性命糾纏著女真韃子主力之際,給了李忠所部機會,李忠也毅然毫不遲疑的發起突擊,一舉摧垮了女真韃子的東翼陣列,將雜胡主力徹底擊潰。女真人轉向樓煩列陣,李忠又繼續突擊,沖向樓煩! 最多不過六百騎的人馬,和至少四千的女真雜胡聯軍死戰,連連發起突擊。斬殺擊潰敵軍大半,此刻近乎折損干凈,猶自血戰到底,死不旋踵。這一仗下來,哪怕都如虎和李忠所部盡數覆沒,也給這一路狂卷而南的女真韃子慘痛打擊,再無此前瘋狂南下的銳氣。而樓煩城頭仍然飄揚著大宋旗幟,卻看看銳氣喪盡的女真韃子還要幾天才啃得動這樓煩城,更不必說赴死健兒,堅信只要樓煩尚在,就會有自家袍澤源源不絕的來援,直到將女真韃子徹底擊退! 看到如此慘烈雄壯的戰事。魏大功恍然明白。為什么這些年來苦戰不斷。傷亡甚重的神武常勝軍仍然能維持高昂的士氣。原因無他。從一開始這支軍隊就在燕王率領下有了自家的魂魄。 但逢韃虜,但逢敵手,死戰而已。不管是何等樣的苦仗硬仗,只讓俺們當先就是。這世間,再強敵人也別想壓過俺們。這大宋,能打這般戰事的,也只有俺們神武常勝軍而已。若是沒有這個體認,就早點從神武常勝軍中滾蛋! 阻此狂瀾。除了深溝高壘堅固防線之外,還有的就是自家血肉。用此犧牲,告訴南下女真韃子,想要大宋,從俺們尸身上跨過去再說! 如此戰場,如此袍澤,魏大功還有什么說得?為弟兄們報仇,繼續向韃子發起沖擊就是!一場決定氣運的大戰,除了軍隊人數,除了裝備水準。除了戰術水平。還有雙方意志決心的比拼,雙方氣勢的高下! 女真自破邊而入河東之后。兩州望風披靡,太原雄城一夜驚潰。女真人卷起的狂瀾,正是最為兇暴的時候。而燕王和神武常勝軍,就要以兇狠的對攻,不僅將這狂瀾阻住,同樣也要將女真韃子囂張的氣焰徹底打下去! 但為老神武常勝軍,哪怕都如虎孤守城中,也選準時機主動出擊。李忠趕到戰場,哪怕都如虎所部已經覆沒,仍然繼續發起突擊。 而魏大功再度趕到戰場,一下子就明白了這一切的他,還有什么說的?繼續率領所部,突入這樓煩城下血肉磨坊而已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