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河東路汾州之北,郭柵鎮上。此刻鎮內鎮外,滿是軍士車馬,正是日暮準備軍中安營造飯之時。在郭柵鎮外曠野之中,到處都是大軍營帳,到處都是壘制的行軍灶臺,炊煙一道道升騰而起,宛如指向天空的如林長矛一般。 飛雁自空而過,鳴聲高遠。如此景象,自有一種大軍在途的蒼涼壯闊景象。 郭柵鎮雖然以鎮為名,但是此間位于汾水廣袤的河谷地中。北接太原府,南通上黨盆地,西接石州而通陜西延綏重鎮。汾水汶水太谷水交匯于郭柵鎮東南方向,是太原府以南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雖然是鎮,且無城墻,但居民繁盛,不下于其他地方州郡治所。 在郭柵鎮上,更有一片規模甚大的驛館,并有馬遞設立,從太原府向南的急遞,到郭柵鎮算是第四站。 這個時候充塞與郭柵鎮內外的大隊人馬,就是加快速度北[無][錯]quled上的神衛軍,與大宋皇帝御駕所在了。 神衛軍安頓,自然都在鎮外,成梅花狀一層層的拱衛著御營。哪怕臨時安營,都一絲不茍,壕溝寨墻全都設立,外間還灑滿了三角形鐵釘以為障礙。行軍途中安營扎寨,這樣的土木工作軍將們都盯得死緊,正是為了磨練神衛軍這支新軍的性子,讓他們早日適應臨戰氣氛。 神衛軍這支野戰軍團,其實真論起素質來說,并不算差。基干是蕭言在汴梁經營新軍,經過變亂之后留下來的最忠心,也最有能力的數千人。成軍之初。他們就在汴梁。裝備不用說都是最精良的。而且汴梁變亂。也算是見過血了。一向操練得也算是狠,在有經驗有能力的軍將統帥之下,應該還算是又一定的戰斗力。 另外一大部分,卻是熙河軍的選鋒。熙河軍自河湟開邊以來,就素稱大宋勁旅。選鋒多是騎軍,甚而其間還有一兩千蕃騎。戰斗力之強,自不必說了。僅次于近年來屢經惡戰而磨練出的神武常勝軍和龍衛軍精騎之下。 這些熙河選鋒,為姚古父子驅使。長驅上千里趕往汴梁想火中取栗。人馬被拖得疲憊萬分,且最后為蕭言率領的優勢燕云鐵騎所合圍,更沒了名分大義,又得罪了小種回歸無路。這才為蕭言所輕松解決且基本收編了過來。真要上陣的話,這支收編的軍馬,說不定才是神衛軍中最可依仗的主力。 另外一部,則是幽燕鐵騎中精銳一部,素質也不用說了。反正比大宋腹地那些駐泊禁軍強到了天上去。 而為神衛軍所拱衛的御營,則是以張顯帶來的上千班直為主組成。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比起原來只能在金明池爭標上表演花拳繡腿的前御前諸班直。那是緩急時候可以拉出去野戰的精銳了。 這樣一支素質不差的大軍,缺點就在于成分太雜。真要面臨生死大戰,只怕各有心思,配合不能得宜。所以蕭言本來打算在西京左近好好整訓他們一番,把這支神衛軍操練出一個模樣來??墒瞧訓|事急,蕭言只能輕騎兼程北上。而召來張顯加強神衛軍統帥力量。也讓神衛軍即刻次第就道。 一應操練,只有一邊行軍一邊補上了。所以才有每日扎營都要一絲不茍進行的土工作業。沒扎穩營盤,從上到下,誰也不許休息,更別說有熱湯飯下肚了。夜間睡得正熟的時候,說不定營中就得篩幾遍鑼聲,將睡眼惺忪的軍士們趕起來?;蛘咴趹{寨各自就位做抵御狀,或者步軍結陣而出,騎軍也要上馬張開兩翼遮護步軍陣列。 這樣折騰,幾乎每日都有。 這支由幾方面軍馬匯聚編練而成的神衛軍,就一同承受軍將的折騰,一同每日跟土撥鼠一樣挖溝立寨柵,一同每日睡眼惺忪罵罵咧咧的被鑼聲鼓號驚動出營列陣做野戰狀。在一般倒霉的遭遇中,倒是有了些同病相憐的袍澤情誼,有點真正像是一支呼吸相通,聲氣相聞的軍馬了。 訓練這么辛苦,軍中撫循一定要跟上,不然在這個時代,哪怕你孫吳在世,也是兵變有份。 還好蕭言手中,打著一場決定國運大戰的資財還是綽綽有余。那些在沒有蕭言的時空,為女真攻滅之后,為女真人所擄掠,裝了數千輛太平車運回北方的汴梁財富,經過兩次變亂之后,一多半都已經在蕭言掌中。且現在東府諸公一時間對蕭言唯唯諾諾,至少在軍費上,蕭言暫時可以予取予求。 神衛軍中,軍餉足額發放自不必說了。自過黃河以后,秉承蕭言之命,又弄出一個什么戰地津貼,在河東一日,不論接戰與否,每日就有五十文純銅。這戰地津貼名義雖然古怪,可到手卻是實打實的財貨! 而沿途河東郡縣,對于行軍糧秣供應,也是全力以赴。每日雖然辛苦,但是吃得卻是甚好。要知道以前在軍中各項使費中伸手的人實在太多,西軍鼎盛時期每年耗費軍費數千萬貫,可軍士們還往往有領放了不知道幾年的黑米,最后激起兵變之事絕不在少數?,F下蕭言在汴梁砍下來的那么多人頭還讓人記憶猶新,河東之地比起汴梁更是蕭言大軍云集的地盤。這上頭一時間實在沒人敢于伸手,實惠就都落在了軍中將士的頭上。 對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大宋軍士而言,能發給足夠軍餉財貨的上官就是好上官,財貨上面給足了,才有足夠的力戰之心。這也是沒法超越時代的現實。幸好蕭言在這個上頭,從來都是一個口碑極好的上官。 除了這方面的恩惠之外,另外就是對于武臣軍士而言,決不能少的榮譽感了。 擁御駕隨燕王而親征與胡虜戰,大宋開國以來,能有幾例?如此戰死。也是光宗耀祖。血食百代的榮譽。要是戰勝回師。這一份功勞,足夠躺在上面吃到自家老死為止! 且神衛軍現在已經為上四軍之一,不折不扣就是燕王的嫡系主力之一??囱嗤跞缃裢荩瑢砟艿绞裁吹夭诫y說得很。真要踏實為其效力,難說就不是從龍功臣。那時功績,就不是吃到老死為止了,而是連同子孫一起,要吃上三五輩子! 如果對于都門禁軍那些絕大多數爛到底的人物而言。再大的好處也許也不如他們的性命要緊。哪怕最后給韃虜提刀殺到面前,也絕不愿意為這個大宋賣命死戰。 但是神衛軍中,不管幽燕入衛鐵騎,還是拱衛禁軍最后還留存在蕭言麾下之輩,或者是熙河精騎。畢竟還是愿意憑廝殺換將來功名富貴的。幽燕入衛鐵騎對燕地起家的蕭言有天然忠誠,更不懼血火。拱衛禁軍現在留存之輩也是經歷過兩次變亂淬火,至于熙河軍,他們為大宋征戰拓邊,也有數十年了! 既然能戰肯戰,又有這般回報。如何不肯出力? 一路行進到郭柵鎮左近,神衛軍已然頗有了點模樣。從軍將到士卒們雖然個個灰頭土臉,卻是精神頗為健旺。越近太原,越是打疊出精神來。最新軍情已然傳來,燕王一至太原,就斬安撫使吳敏以定人心,然后在樓煩擊敗女真西路軍先鋒,斬首垂三千級! 燕王神武,果然名不虛傳。神武常勝軍之強悍,也是震懾四方。越是這樣,神衛軍也越要拿出個模樣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