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宋時歸》更多支持!進入初夏以來,北方大地上,一場接著一場的大雨接地連天而下。本來已經有些暑熱的天氣,在這樣不斷的雨勢之下,又漸漸變得如初春一般猶有料峭寒意。有的時候清晨之時,還能見到霜凍的痕跡。 河北邊地有幾十年經驗的老農,幾乎可以十拿九穩的斷定,這個靖康元年將是分外寒冷的一年,上凍之日,也要比往常年景早上許多。 放在平日里,這些農人就要憂慮今年的收成了。應納的田賦,應還的青苗錢,五等戶的丁稅,加上各色各樣的加派。哪怕以大宋之富庶,這些負擔壓在農人頭上也甚是沉重,年成稍差一點就要青黃不接的可能。 但是放在這個時候,卻沒人去擔憂今年的收成如何了。只因為兵火之患,沉甸甸的壓在邊地每個人心間! 河東已然有女真韃子深入,河北當面更是烏云壓城之勢,大量燕地難民涌入,到處都是紛亂驚惶的景象,邊地州郡已經開始戒嚴,河北邊地百姓或者逃難,或者就被征為民夫,服役轉運糧秣輜重。 自從道君皇帝即位以來,越來越沉重的加賦,越來越敗壞的統治體系,越來越差的年景。再加上近年來接連不斷的兵火。哪怕是大宋普通百姓。也忍不住有這個王朝是不是德運將終的感覺。 想及不過一百余年前的五代時那種天下板蕩,諸侯互相攻殺,契丹人趁勢入內。血洗整個北中國的慘景。這些又開始流離于兵火的百姓忍不住就在盼望著有什么樣的英雄涌現,能抵擋住這些毀滅了遼國的女真韃子! 一片兵荒馬亂的景象當中,河北邊地終于有了點好消息流傳開來。 燕王遣軍自飛狐陘出,屯駐易州以擊女真大軍。燕王軍中有稱楊一撞的無敵猛將,陣斬女真十余名小王,引得女真大軍棄河北不攻,圍攻易縣。連日以來撞得頭破血流。而現在進駐河北邊地的天武軍,也開始組織援軍。準備沿著易水一路殺過去,在易縣城下和女真韃子死戰,保河北諸路平安! 這樣的消息傳來,結合上邊地百姓看在眼中的道上車馬紛紛。河上檣櫓相連,都在向著白溝驛方向轉運軍馬糧秣輜重,而天武軍組成的船隊也開始從白溝驛向著易水方向北進。河北邊地民心就是一振,不知道多少人家就開始供起楊一撞,天武軍主將余江,甚而那位傳奇性的燕王的長生牌位,日夜焚香頌禱,就等著他們勝利的消息傳來! ~~~~~~~~~~~~~~~~~~~~~~~~~~~~~~~~~~~~~~~~~~~~~~~~~~~~~~~~~~~~~~~~~~~~~~~~~~~~~~~~~~~~~~~~~~~~~~~~~~~~~~~~~~ 暴雨如注,狂風嘶吼。易水河上白浪翻卷。在大宋女真兩方集兵數萬,準備在此一決的時候。這條易水似乎也感染到了這肅殺之氣,翻騰得有如一條怒龍! 雨水之中。河上河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影正冒雨在忙忙碌碌。 這些忙碌的螞蟻也似的人群,正是女真人所驅使的大軍還有從整個燕地擄掠而來的民夫。 河岸之上,豎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木堡。木堡頂部,架起了從燕京檀州甚或契丹人手中擄掠而來的重型弩機,這些弩機發射的都是鐵槍也似的駑矢,這一下射中了。厚厚的船板都能射得粉碎! 而在河水之中,多少打著赤膊的民夫在白浪翻卷的河水中載沉載浮。拼命架設著攔河防線。一根根木樁被深深打入河底淤泥之中,這些木樁之間再用皮索連接固定。木樁之外,又是連成一片的木排。這次木排之間,都用長板釘死連接上,形成一座攔河水城也似。比起此前的攔河木排,堅固何止十倍? 這樣的攔河水城之上,也是布設了重型弩機,大隊的蒼頭彈壓又被驅趕上這些木排水城之上據守。這樣的攔河水城,一下子就有三道在同時開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