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樣的夜色當中,一隊輕騎自軍寨中悄沒聲息的而出。 領隊之人,正是那名喚作史大郎的指揮使。 史大郎目光,不住回顧身側的那名歲數可能比他還少上一兩歲的年輕軍將。 這名年輕軍將,自然就是魏大功。這個時候,魏大功面孔之上,盡是肅殺之氣! 魏大功經過之后,史大郎坐鎮此間軍寨。幾日中煎熬到了極處。燕王突然遣使而來,對鄜延軍殘部伸出援手,給了史大郎一線希望。但是時時刻刻,又在提心吊膽。 害怕魏大功幾人在尋找楊可世時沒于亂軍之中,害怕魏大功就算能穿行至黑茶山左近,而楊可世已然兵敗身死,鄜延軍早已全軍覆沒。這樣反反復復的煎熬,讓史大郎這幾日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眼看著眼睛就洼了下來。 就在這樣七顛八倒的等候之中,在史大郎都恨不得率領寨中守軍向西沖殺而出,自家去尋那魏大功之際,終于一彪輕騎橫沖直撞而來,正是魏大功所領! 原來這燕王所遣的年輕軍將,不僅冒險間道越過宜芳的女真防線,還尋到了自家扼守的通路,更繼續沖突至黑茶山方向,說動楊可世率領萬余鄜延軍殘部,向東涌來! 萬余軍馬冒死向東沖突,而從東面壓入蔚水河谷的女真軍馬又因為燕王牽制,不過只有千余騎在合河縣左近左沖右突。如何能抵擋住這股奪路而走的洪流?最多也就能起到一些從旁騷擾的作用,減緩大隊人馬東進的速度。而魏大功更奉楊可世之命,領一隊輕騎當先。先來確保這條出蔚水河谷向東的要緊通路。 不過三日多的功夫,煎熬中的史大郎就等到了魏大功他們的回返! 史大郎再也沒有想到,一個以前在西軍不能出頭,年紀又如此之輕的軍將,居然能做成如此奇跡般的事情! 到底是燕王慧眼得識英才,還是天下盡多好男兒,只是在燕王麾下。才能得展所長。才能在這死氣沉沉,一切都已經衰朽的世道當中。奮發鷹揚,脫穎而出? 驚喜于魏大功的回返,可讓史大郎久久黯然的,是沒有再見到那個老都頭的身影。 可如此戰局。并沒有給史大郎放聲一哭的閑暇。魏大功已然馬上就令史大郎引路而出,帶著這隊輕騎,沖向這條山間道路的東面出口。 出口之東,就是宜芳縣境! 二百余騎,分成三隊,拉成長長的單列隊形,向東而進。 久雨之后,今夜卻是一個難得的晴朗天候。夜空如洗,月明星稀。道路兩旁,蟲鳴之聲嘰嘰而作。 隊伍已然順著道路東出二十余里,眼看月牙西沉。黎明前的黑暗時分就要到來。周遭顯得加倍的寂靜起來,只有馬蹄聲得得作響。 魏大功所部那些騎軍,已然是疲憊至極,胯下戰馬也都掉膘嚴重,沒什么氣力。這些騎軍也沒有催馬疾疾趕路,只是便步而行。饒是這樣。這些戰馬頭都有些低垂,每一步似乎都走得吃力萬分。而馬上騎士更是在馬背上佝僂著腰。頭隨著坐騎前行一點一點,要是能湊近些,還能聽見有些騎士發出微微的鼾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