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 妥協-《工業霸主》
第(2/3)頁
福特繼續說道:“還有,中國人對美國封存的幾個稀土礦非常感興趣,他們希望美國能夠重啟這些稀土礦,他們有意進口更多的稀土資源。”
“稀土?”一旁的總統政策顧問馬森瞪大了眼睛,“中國自己就是稀土大國,他們的稀土儲量比美國要多得多,為什么要從美國進口稀土呢?”
“這是我們努力的結果。”福特得意地說道,“據我們了解,中國的稀土礦大多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區,稀土開發中的環境保護成本極高,導致他們的稀土價格居高不下。而我們的稀土礦處于荒蕪地帶,同時我們的機械化程度也比他們更高,稀土價格比他們低得多。通過向中國出口稀土,我們能夠有效地彌補對華貿易逆差。”
這一套說辭,其實都是林振華教給他的。作為一個曾經的憤青,林振華對于中國出口稀土一事一直都是耿耿于懷的。這幾年中國的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稀土出口已經由過去為了創匯,變成純粹是盡國際義務了。
說稀土出口是盡國際義務,是因為中國從稀土出口中獲得的外匯收入與整個外貿的收入相比,幾乎是微不足道的,中國完全可以隨時中止稀土的出口。但是,稀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如果中國完全停止稀土出口,會使全球的某些產業都陷入原料短缺的困境。國際貿易是講究互通有無的,中國如果不顧其他國家的死活,強行停止稀土出口,無異于與其他國家公開翻臉,這在貿易中是不講信用的行為。
然而,世界上有稀土礦藏的國家并非只有中國一個,美國也是一個稀土大國,只是出于保護自身資源的考慮,美國早在10年前就停止了稀土礦的開采。如果能夠迫使美國恢復稀土開采,中國就可以減少在國際市場上的供應,甚至還可以從美國手里購買稀土,來保障中國的使用。林振華一向認為,只要是能夠從國外買到的資源,就不應當自己去開采,要先把人家的資源用完,再慢慢采自己的資源。
林振華甚至惡惡地想過,如果美國愿意敞開口子賣稀土,那他就說服國家把這些稀土都吃下來,用混凝土封裝起來,沉到渤海底下去,就像有些網絡上說的曰本人做過的事情一樣。
“這……”馬森欲言又止,他想不清楚自己是否應當反對向中國出口礦產資源的做法。與保護礦產資源相比,美國更需要的是平衡自己的貿易逆差,因為如果持續地保持高額逆差,總有一天美元會被全世界所拋棄的。
福特無視馬森的打岔,他滔滔不絕地說道:“我和漢華重工的林振華先生就此事進行過交流,他表示,如果美國愿意重啟被封存的稀土礦,他旗下的漢華礦業公司可以提供投資。”
“還有什么?”西賽繼續問道,他對福特的話越來越感興趣了。
福特道:“中國方面一直希望我們能夠降低高技術出口的門檻,向中國轉讓一部分與軍事無關的高技術產品。這些產品,是符合特溫先生所說的特征的,它們代表了美國的實力。”
“這絕對不行,因為這樣會削弱美國的相對技術優勢。”馬森道。
福特又是一聲冷笑,說道:“各位,你們認為我們的對華高技術出口禁令真的有效嗎?我告訴你們吧,那就是一紙滑稽可笑的空文而已。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吧,你們有誰聽說過‘大推力電動振動試驗平臺’這種東西?”
“我知道。”馬森說道,他是一個雜家,懂的東西還真不少,“這是用于驗證產品可靠姓的實驗器材,尤其是可以用于測試運載火箭的可靠姓,這屬于軍用和民用兼顧的高技術。”
“你說得很對,在我們的對華禁售產品清單中,便包括了9噸以上大推力電動振動平臺這個項目。”福特說道。
馬森問道:“那又怎么樣?為了阻止中國人開發出更高端的彈道導彈,這種禁售是必須的。”
福特道:“非常遺憾,馬森先生,你可知道,中國人早就已經突破了9噸平臺的技術。在幾年前,美國的廠商就在從中國進口16噸推力的振動平臺,這種平臺是我們不能制造的。中國人自己使用的振動平臺,是50噸推力的,這是全世界推力最大的振動平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在自欺欺人地向中國禁運9噸的平臺,你們不覺得這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嗎?”
“是這樣嗎?”西賽看著馬森,問道。
“呃……”馬森語塞了,他隱約記得好像聽誰說起過這件事情,聽福特說得有板有眼的樣子,想來不至于是假話吧。他訥訥地回答道:“我想,福特先生掌握的情況,也許是更為準確的吧。老實說,這是軍方考慮的事情,我一直沒有關注過。”
福特飽含感情地說道:“依靠高技術禁運已經無法遏制中國的技術進步了,如果早在10年前我們能夠這樣做的話,也許還有一些效果。非常遺憾,美國錯過了10年的時間,我們打贏了伊拉克戰爭,也打贏了阿富汗戰爭,但我們輸掉了全球工業大國的位置。中國人利用這10年時間,已經取得了與我們平等對話的資格,我們已經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去對他們指手畫腳了。”
作為一位美國人,看著美國的衰落,福特還是非常傷感的。但對于這種情況,他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他知道美國的政客們成天想的就是如何取悅選民,而百姓們希望的則是少干活、多花錢,哪怕是透支未來也在所不惜。在美國,掌握整個經濟命脈的是金融財團,而不是制造業集團。金融大亨們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技術,他們熱衷的是以錢生錢的游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