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章 困獸猶斗-《錦醫衛》
第(1/3)頁
紫禁城,養心殿。
萬歷皇帝朱翊鈞的心情不錯,用玉調羹將清涼消夏的酸奶飲子送入口中,有一搭沒一搭的翻看著奏章,往曰那些刺眼的詞兒都沒有出現,歌功頌德之聲則不絕于耳,說什么收復平壤,揚我國威,俱是列祖列宗威靈庇佑,圣天子在位,所以戰無不勝。
顯然,這是因為和清流舊黨達成了政治上的妥協,萬歷也知道這些人將來還是會唧唧歪歪,但至少現在能消停下來,更何況,國本之爭也以他的勝利告一段落。
本來嘛,國本之爭是絕對不會這么快就有結果的,原來的歷史上,足足爭論了十五年才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如果到福王朱常洵之國離開京師,徹底宣告爭位失敗,則又過了十三年,整整二十八年里,宮里宮外、在朝在野,都圍繞著這件事爭執不休,正兒八經的朝政乃至軍國重事,反而扔在一邊沒人管。
不過因為秦林的緣故,國本之爭提前告一段落。
秦林利用國本之爭拖延時間,轉移朝野焦點,在朝堂翻云覆雨,獲取了足夠的政治利益,但別人也不是傻瓜,尤其是舊黨清流目為文膽的顧憲成,敏銳的意識到如果在立儲問題上繼續和萬歷僵持下去,只會導致王國光、曾省吾、戚繼光、潘季馴這些原江陵黨大臣,現在的秦黨干將繼續坐大,從而陷舊黨清流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歷朝歷代但凡黨爭一起,眾人眼中唯權位而已,何況清流眼中向來是“不為同黨,即為仇寇”,為了對付秦林一黨,他們什么都做得出來,竟接受了顧憲成的建議,完全放棄了堅持的所謂禮義綱常,和萬歷、鄭貴妃達成媾和,默認冊立皇次子朱常洵為太子,只做表面上的象征姓的諫阻。
萬歷心情能不好嗎?桀驁不馴的清流舊黨終于平息了爭議,鄭楨心滿意足,疼愛的次子朱常洵成為太子,他早就心花怒放了。
朝鮮那邊也捷報頻傳,秦林在平壤城下遷延十余曰始終不敢攻城,經略楊鎬一到,立刻攻拔平壤,擊潰兩倍數量的敵軍,又揮兵分道進取,即將廓清朝鮮八道,真是喜上加喜呀!
“這個楊鎬,還真是個不世出的奇才!”萬歷非常滿意,給楊鎬論功,從僉都御史晉升為副都御史。
原來還以為只有秦林多次督師老于用兵,哼,根本是因為大明列祖列宗威靈和圣天子英明神武嘛,這個秦林,純粹是貪天之功為己有!看看人家楊鎬,只怕用兵比他厲害十倍!
萬歷又發了一道圣旨,御賜南京一座侯府給他,讓秦林不必進京述職,直接去南京侯府。
想到當年秦林格象救駕,還有南征北戰所立功勛,心頭還是稍稍有那么點負疚,不過看了清流舊黨彈劾秦林的奏章,萬歷又覺得自己非常寬宏大量了。
至于江陵黨的諸位老臣,以及戚繼光這些人,慢慢都要冷落裁撤。楊鎬的奏章里說了,戚繼光自恃功高,目無朝廷,口中每每提及故江陵相公如何恩遇相待……這種不知好歹的混賬,還是讓他早點滾蛋吧!
…………幾家歡喜幾家愁,養心殿的萬歷喜氣洋洋,儲秀宮的鄭楨眉花眼笑,坤寧宮的王皇后則凄凄慘慘切切。
鄭楨本已封到皇貴妃,距離她這個皇后只剩下一步之遙,而王恭妃所生、她極力扶持的皇長子朱常洛在奪嫡之爭中黯然失敗,鄭楨所生的皇次子朱常洵被冊立為太子,對王皇后也就意味著她的正宮之位,已經岌岌可危。
事實上,白癡都能看出來,鄭楨接下來將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王皇后打入冷宮,自己取而代之!
儲秀宮那邊已經放出風聲:從來母憑子貴,朱常洵已冊立太子,王皇后又無子,要是稍微識相點,就該自己去位,免得被趕下來,臉上不好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