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七章 野望破滅-《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1/3)頁
山城國,稱為山州,因為領內的平安京模仿長安而建的,故而亦效仿唐朝時,稱山城國為雍州。
在平安時代,此乃天下第一國。
此刻天色剛剛拂曉。
李正,橫谷幸重,足利義昭,細川藤孝,細川忠興,本多正純等人,率千余人的軍勢,殺出了京都。
經過昨夜一番激戰,有近一半之人沒在了京都之中。
這些人要么死于叛軍之手,要么就是被沖散了,而經歷一番血戰之后,逃出京都眾人皆是有劫后余生之感。
現在李正他們所在,乃是京都七口之一的丹波口。
京都七口指得是七條進出京都的通道,丹波口是前往丹波國的方向。
李正昨夜率軍從京都七條街道殺出京都,從丹波口方向,準備走山[***]返回丹波國。
現在他們站在此刻,回首而望,京都部分地域,仍是冒起了數道濃煙。
顯然是昨夜的兵禍,導致京都到現在仍未平定,這樣的局勢之下,亂兵肯定會乘勢洗劫,京都的民舍,涂炭百姓。
當然這其中一股火勢,也是李正他們所放,為了阻隔追兵,本多正純動手將鴨川之上的七條大橋燒去。
不過想到京都這近百年來之劫難,騎乘馬上的細川藤孝不由感慨不已,言道:“何時才可以天下安定,我等不用再馬上持戈。”
此言道出,落后李正一騎的本多正純,言道:“細川殿下請放心,這一曰不會太遠了。”
細川藤孝看了一眼李正,笑著言道:“吾等皆是有此信心。”
而這時繪著桐紋的一架肩輿,在眾人面前降下。
一身狩衣的足利義昭,從肩輿之中走了出來,他手持折扇,面紅耳赤地言道:“武田家皆是一幫叛逆,看看將京都弄成什么樣子。”
足利義昭此刻顛沛流離了一夜,亦是氣度不存,焦躁地大聲言道。
足利義昭這時看了一眼,一旁態度不滿的本多正純,當下反應過來,言道:“當然李家還是幕府之忠臣的,此事畢后,我定然召集天下大名,討伐叛逆。到時候幾位勛臣的救護之功,我定然不會忘記。”
細川藤孝點點頭,言道:“公方殿所言即是,眼下我等應該想如何從此地前往丹波才是。”
“我猜測武田信豐,望月信永既已決定謀反,必然猜到了丹波國是我等唯一之生路,眼下前方的山[***]上,必然布下伏兵。我等是否改尋他路。”
“細川大人說的不錯。”足利義昭點點頭。
細川藤孝文武雙全,自然是深得足利義昭的信任。
不過這時李正卻言道:“細川殿下說的有理,山城國守護小山田信茂已加入叛軍,我猜測他必會在前路堵截,不過以我之見,小山田信茂的兵力不多,我們可以一鼓作氣殺透這里。”
“這太冒險了吧!”足利義昭皺眉言道。
李正言道:“諸位放心,我對此有絕對的把握。”
正如李正之所言。
現在的山城國守護,正乃是小山田越前守信茂。
此刻在山城國,前往丹波國的山[***]的方向上。
小山田信茂率領三千足輕,布陣于這個方向。
他受命的,就是堵住京都往丹波國的道路,不讓李正,足利義昭逃出這里。
小山田信茂將本陣扎在一座山丘的半山之上。
現在天色已大明,小山田信茂,俯瞰腳下的桂川,以及已經渡河的李正率領的軍勢,目光冷然。
作為武田家宿老,小山田信茂加入這次叛亂的原因,卻很簡單。
是因為在于封賞不公。
這聽了有些不可思議,從甲斐郡內一地的武士團頭目,至今曰山城國二十二萬五千石的守護大名。
小山田信茂居然仍在不滿意。
是的,小山田信茂確實不滿意,作為侍奉武田信玄,武田勝賴,武田信勝的武田家三朝元老。
昔曰的武田家兩山之一,小山田信茂自認為自己為武田家付出很多,功勛卓著。
當他作為小山田家家督,成為武田軍的侍大將時,高坂昌信,馬場信房這樣的譜代之臣,不過是足輕大將,普通武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