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三國之最風流》


    第(2/3)頁

    故而,在簡單地了解了下魯與濟北的形勢,給樂進、趙云下達了隨機應變的指令之后,荀貞把合鄉的長吏和那個曲軍侯打發走,把重點轉到了任城縣的戰場。

    荀貞問道:“孟德給我來書,卿等怎么看?”

    在快到合鄉的時候,大約是曹操知道了荀貞的動向,他遣人給荀貞送來了一道私書,落款既非兗州刺史,也不是行奮武將軍,而是他的本名。在這道私人性質的信件中,曹操殷勤問候,致意荀貞,在略述了久別思念之情后,約荀貞在山陽郡與沛、魯兩國的交界處一見。

    對曹操的這個請求也好,期望也罷,荀貞帳下的謀士文臣們各有己見,但有一點是大致相同的,那即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沒有必要與曹操相見。

    有的認為這是曹操的緩兵之計,曹操是想通過此舉來給他自己多爭取點時間,好能組織、調集更多的兵力,比如再向兗州的各郡要兵,或就地征募等等,以能有更大的把握去攻下任城。

    有的認為這是曹操的伏兵之計,曹操也許在約荀貞相見的地方埋伏下了精兵,以圖趁機把荀貞拿下,“擒賊先擒王”,從而結束這場戰爭。

    包括戲志才、荀攸在內,也不建議荀貞“應約”,他倆倒不認為曹操會設伏,只是認為沒有這個必要,打仗嘛,沙場上見勝負就是,見什么面。

    唯有程嘉意見不同。

    程嘉認為:曹操既然提出見面,那就與他見上一見,如果不應,未免顯得己方懦弱,消息傳開,可能會使兗州兵的士氣有所提高。

    程嘉的這個觀點有些對。

    荀貞若是不應約的話,曹操那邊確實有可能會大肆宣揚,把荀貞的“沒必要”見,說成是荀貞“怕”見。

    程嘉好大喜功,因為身矮面丑,深藏內心的自卑導致了他外在爭強好勝的表現,所以會有這個見解。荀攸等人聽了程嘉的這個意見后,皆覺得頗有道理。

    荀貞傾向於見,但他的出發點與程嘉又有不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