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三國之最風流》
第(3/3)頁
順著咽喉,苦味入腹,曹操丟下藥椀,忙又端起侍從們奉上的蜜湯,一飲而盡,算是姑且沖淡了這股藥味。
這藥湯,治的是頭病。
曹操的身體一直很好,包括現在,也是生龍活虎,因了少時好動,近年從戎,又常騎射練武之故,十分強健,然而正當盛年,從去年開始,卻不知何故,患上了頭風之疾,日常情況下倒也無恙,不影響生活、工作,唯在情緒波動比較大時,比如當憤怒、緊張等之類時,這頭疾就會突發,嚴重的時候簡直痛入骨髓,莫說行走站立了,坐都坐不穩當,只覺天旋地轉。
換了幾個大夫,卻都不能根治。
曹操心懷遠志,焉肯做個整日與藥罐子為伍的?因是,尋常時日,雖有藥方,他不肯用,只有到不得不用,例如眼下這種情況的時候,他才會勉強服用幾劑。
長子曹昂,從子曹安民,兩人皆從在軍中,此時俱在曹操的身邊。
曹昂非常關心地觀察了會兒曹操的神態,問道:“父親,今日頭疾可有又犯么?”
別看曹操在見荀貞,以及與程立等軍議時,外在的表現皆是從容自若,實則他的內心中,已經是連著多日緊張不安了,頭風之疾因此適時而來,今天已經犯過兩次了,但在兒子和從子面前,曹操不愿把自己“軟弱”的一面流露出來,笑答道:“今日倒是未犯。”不想在這個事情上多說,他問曹昂、曹安民,“程公之策,汝二人以為何如?”
曹昂答道:“昂以為,可稱上策。”問曹操道,“父親,決定要采用程公之策了么?”
曹操暫不回答,問曹安民:“汝以為呢?”
“程公之策,確是良計。”
曹昂、曹安民二人,在曹操諸多的子侄中,算是出類拔萃的,皆有軍旅之才,是以,曹操雖有幾個年歲比曹昂兩人更長的同產弟弟,然卻不用,平時只把曹昂兩人經常帶在左右,而以兩人相較的話,曹昂頗肖曹操,為人沉穩,行事有度,智勇兼備,又勝曹安民一籌。
總而言之,對曹昂、曹安民,曹操都是很喜歡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政治集團能否長期興盛,不但要看當權者,更要看新鮮的血液,荀貞注重這一方面,曹操亦然,曹昂、曹安民,就是曹操目前著力培養的少壯力量。
聽了二人的回答,曹操說道:“程公之策,確是當前唯一可用之計了。”回答曹昂適才的問題,“唯今也只有采用此計來試一試了。”
“劉備、許顯、陳褒若是還不中計?”
曹昂沒有等來曹操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劉備等若是還不中計的話,曹操也只能說是無計可施,只有退兵或硬攻兩策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