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遇變滏口(上)-《北朝漢月》
第(1/3)頁
河北的三月,天空極為明媚,和漠南草原上一般的蔚藍。宇文博馭著戰馬,張弓搭箭,斜斜的指向天空,那里有三只黑雕在天空盤旋著,劃出無比優美的軌跡,一副幽遠閑逸的模樣,渾然不知正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弓弦漸漸拉滿,箭支愈加穩定,顯然即將離弦而出。這時,后面馬車上忽然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撥力叔叔,大雕飛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射它呢?”
聽到這句話,宇文博慢慢松開弓弦,在馬上回轉身子,向馬車上的小女孩點了點頭:“是,郡主。”
“撥力叔叔,不要叫什么郡主了,”小女孩大概是想起了一些往事,微微皺起雙眉。她的眉毛十分濃密,配著微黑的面容和高挺的鼻梁,對比起同齡的女孩子來說少了幾分纖秀,卻讓她整個人顯得英氣勃勃:“直接叫我靈吉就是。”
宇文博卻搖了搖頭,堅持著自己的稱呼:“可是,在屬下的心中,洛生王永遠是洛生王,而靈吉小娘子自然就是郡主?!?
他口中的洛生王,是指宇文部的前任首領宇文洛生。宇文洛生任俠善武,為人大度,好施愛士,深得北地賢俊推崇。幾年前父兄陣亡后,就接過了父親的余部,被六鎮大首領葛榮封為漁陽王。而由于他善于統率將士,帳下多驍勇,攻戰莫有當其鋒者,功勞常冠諸部,因此極得眾心,被稱呼為“洛生王”,連敵方都不得不佩服。宇文博身為其親衛大將,也跟著立下了不少戰功。
可惜的是,去年九月份,洛生王隨大首領葛榮包圍鄴城時,由于葛榮恃眾輕敵,處置不當,三十多萬六鎮起義軍,居然被朝廷柱國大將軍爾朱榮以七千精騎擊破。之后葛榮被送往洛陽處斬,整個宇文部投入爾朱榮麾下,但洛生王卻由于聲望過重,為爾朱榮所忌,被處決于相州戰場。甚至連其好友兼妻兄賀拔岳,也因為收葬他而受到爾朱榮的責難,一度被罷免前軍都督、平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等官職。
洛生王之死,對于宇文部來說,可謂是極大的打擊。少了他的威望,整個宇文部的地位都下降了許多。目前的宇文部首領、洛生王的弟弟宇文泰,在爾朱榮帳下僅僅只擔任著統軍之職,是同期投誠的六鎮諸部族中職務最低的一個。
魏朝軍制,領軍將領最低階為軍主,領一軍千人,駐守一方則為戍主,地位相當于縣令;統軍高于軍主一階,其上還有別將、都督、大都督諸軍職。以宇文部的實力和當前鮮卑部軍的地位,首領宇文泰即使當不成都督,一個別將是少不了的。當初和宇文部地位相若、一同起兵的諸部族中,賀拔部的賀拔氏三兄弟,獨孤部的獨孤如愿等人,投入爾朱榮麾下后,都是都督、別將的身份,賀拔勝與念賢最近甚至被擢任為大都督。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宇文泰性格內斂,又身為幼子,向來都隱于父兄身后,名聲不甚顯著,待遇上自然比不了賀拔兄弟、獨孤如愿這些名滿北地的六鎮豪杰。
想到這里,宇文博在心中嘆了口氣,對已故的洛生王不禁又多了幾分懷念。他再次轉過頭,望向馬車上的宇文靈吉。小女孩今年剛滿十歲,容貌上和洛生王頗有相似之處,在她的懷中,珍重的抱著一只陶甕,里面是她母親賀拔氏的骨灰,要送往河北相州與洛生王合葬。
妻就夫合葬,是鮮卑族的風俗。當年孝文皇帝遷都洛陽后,強令隨行的鮮卑族人一律改籍貫為河南洛陽,死后即葬在洛陽北的邙嶺,不許歸葬舊都平城;但是,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丈夫先死于平城的,則允許洛陽的妻子死后回洛陽合葬。其中的考慮,就是為了尊重這種風俗。
也由于這個原因,年初賀拔氏病逝時,晉陽方面滿足了她的遺愿,允許她與洛生王合葬相州,于是才有了他們的這次相州之行。當然,作為新附部族,他們的行動免不了要受到制約,尤其是對于洛生王的子嗣。所以,洛生王的嗣子宇文菩提必須留在晉陽,而護送賀拔氏骨灰的任務,就只能交給身為女孩的宇文靈吉了。
對于小女孩而言,接連失去雙親,然后送母親的骨灰與父親合葬,自然是極為傷心的;但能夠暫時離開晉陽,應該是非常樂意吧!爾朱榮治軍極嚴,在他的治下,整個晉陽就宛如一座大型的兵營似的,其紀律之嚴苛,即便是像宇文博這樣轉戰數年的勇士都難以適應,更別說剛剛失去了雙親的小女孩。
宇文博曾經聽說過兩件事情。一件是爾朱榮未起兵之前,某次在北秀容率部眾圍獵,一名部眾單獨遇見一只猛虎,稍稍脫離了陣勢,立即被爾朱榮當場斬殺;另外一次,他在軍中招待客人,給了最信任的侄兒爾朱兆兩支雕翎箭,令他用兩箭上山射兩只獵物回來佐酒,結果由于爾朱兆只打來一只獵物,被爾朱榮下令打了三十軍棍……爾朱榮性格之苛,治軍之嚴,由此可見一斑。
但是另一方面,或許正因為他治軍如此嚴格,才能培養出這么一支精銳的鐵騎,并在去年九月份以七千騎擊破葛榮大首領的三十多萬大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