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章:棄職返家(中)-《北朝漢月》


    第(2/3)頁

    相對于歷史而言,現在這個時代更讓周惠關注。一路上他穿村過里,走街串巷,很是見識了一番。

    大致說來,北魏朝的民政不錯,自從幾十年前,文明太后和孝文帝實行“均田制”和“三長制”以來,底層民眾基本能夠安居樂業,國家賦稅也因而大增,所以,北魏才能組織和維持數十萬的兵馬,擊垮北部蠕蠕柔然,威行整個西域地區,并且將南朝打得節節敗退。

    這一點,從沿途的民居狀況、里集規模就可看出。雖然近十多年河北屢遭災荒,所在牧守也多為貪婪之輩,但底層的元氣仍在。如果能革新政治,則民生不難恢復。正因為這樣,歷史上北齊定都河北后,國力很快就得到了恢復,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即使面對北周和南朝兩國的進攻,也能夠保持著相當大的優勢。

    作為歷史考古系的學生,周惠曾經在課堂上較深入的了解過南北朝的歷史,但經過這段行程實地見識,他才真正的對這個時代有了清晰的概念。所謂的“讀萬卷書,行千里路”,應該就是這樣吧!

    ……,……

    四月初的時候,周惠和老仆周平終于趕到了盟津附近的河橋。河橋與北中城、河陽三城一樣,由北中郎將防守,是河北通往洛陽的門戶,一旦河北地方發生動亂,則為朝廷和亂軍所必爭,而北中郎將之職,也是護軍府轄下四中郎將里面最重要的一個,大多數時候都由親信的宗室貴戚擔任。

    按照周惠原本的想法,如今雖然有幽州動亂,但是整個河北還算安定,柱國大將軍爾朱榮也已經派軍征討,河橋想必還不須戒嚴,可以供平民通行。然而,當主仆兩人來到河陽北城下時,赫然發現城門邊張貼著由岐州刺史、行北中郎將楊侃署名用印的戒嚴告示,告示紙張略顯陳舊,周圍的人也極少,顯然是有了好一段時間。

    老仆周平不識字,周惠正要把告示內容說給他聽,他卻已經猜出了內容:“莫不是又在打仗,不準咱下民走河橋了?”

    “正是,”周惠點了點頭,奇怪的看著老仆問道,“平伯,你如何猜到的?”

    “二郎君,老奴是不識字,可這下面的大紅朱砂官印卻是認得,”老仆嘆氣,“世道不太平哪!去年間,這橋就封了三次,河那邊也有這樣的官文呢,不曾想如今又貼上啦!”

    周惠想了想:“那我們走盟津渡口過河。”

    仆一如既往的應命。

    過了黃河,就是河南府偃師縣,離鞏縣僅僅只有二十余里的路程。盡管周惠早已做好準備,自認能夠應付得來,此刻心頭卻也略有些惴惴不安。

    一個多時辰后,主仆二人終于來到了周氏宅前。宅子位于洛水之畔,當初是一片石坡,周惠的祖父在此地營建家宅時,頗費了一番工夫,因此附近的人都稱這里為周家碾。經過兩三代人的經營,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宅子的規模擴大了不少,對比原來幾乎是翻了兩番。正門前的十多株垂柳,據說是周惠的祖父周鑒親手植下,如今已有兩人合抱粗細,長得郁郁蔥蔥,茂密的枝葉隨風搖曳,在門前及河面上灑下大片的綠蔭。在綠蔭下面,有兩個小女孩正在玩耍,一個大約**歲,另一個只有五六歲的模樣,都梳著雙丫髻,身著一式的淡綠的交領中腰襦裙。兩個人玩得十分高興,旁邊還放著一輛紡車,紡車后坐著一位四五十歲的老婦人,一面紡線,一面笑呵呵的看著兩個小女孩。

    真是好一副農家樂啊!還有這小河垂柳,景致也是說不出的動人。周惠心里想著,幾乎在一瞬間就愛上了這個地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