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章:北海入洛(中)-《北朝漢月》
第(2/3)頁
“陛下……”為首的內侍還想繼續說什么,卻被元子攸用紫檀鎮紙砸在了左肩。他驚疑的抬起頭,不敢相信這位素來好性子的陛下會突然發飆。
“下去吧!”元子攸吐出一口濁氣,“你們對皇后的忠心,朕是知道了……這鎮紙賞你。”
侍不敢再說什么,恭敬的捧著鎮紙退出大殿。
不一會兒,當值的中書舍人高道穆名恭之,以字行奉召前來。他才覲見完畢,元子攸就劈頭對他說道:“朕欲西狩關中,高卿以為如何?”
“陛下!”高道穆訝然喚道。他自然明白,天子為何要出狩地方,但心里卻很不認同:“如今南賊雖占虎牢,其士眾卻是不多,能夠乘虛到此,皆因沿途守將不得其人。陛下若親帥宿衛,背城一戰,臣等竭其死力,必能擊破南賊!”
“楊元晷不是我大魏名將嗎?”元子攸搖了搖頭,“至于親帥宿衛,此事大可不必再提。朕自小長在宮中為先帝伴讀,戎事實非朕之所長,出戰則勝負難期。屆時事有不諧,恐怕洛陽將大受賊軍荼毒。”
“即便如此,陛下也不當西狩關中,”高道穆繼續進諫,“關中關中荒殘,叛亂未息,車駕怎么能夠西狩呢?一定要暫避鋒銳,保全洛陽的話,陛下不如渡河,征柱國、上黨元天穆引兵來會,犄角進討,則旬月之間,必可成功,如此方為萬全之策啊。”
聽了高道穆的這番諫言,元子攸心里終于下定了決心。為今之計,他只能渡河北上,借助爾朱榮的力量才能反攻元顥了。可是,對于爾朱榮的心思,元子攸依然懷著疑慮,更何況元天穆肯定也會前往匯合,到時若兩人一合計,將他君臣全部扣押,然后矯詔遷都晉陽或鄴城,朝廷便要失掉河南根基,成為砧板上任由對方宰割的魚肉,而這大好江山,也將非復為皇魏所有。
到底該怎么辦呢……元子攸陷入了沉思之中。
“陛下?”見元子攸久久不語,高道穆試探著喚道。他的聲音在空寂的大殿中回蕩著,聽上去頗有些凄涼之意。
“哦!”元子攸回過神來,看了著外面的天色,“現在是什么時候?”
“回陛下,方才打過小更鼓,已經過了戌時中刻。”李阿翟跪地回奏。
“過了戌時中刻?甚好,”元子攸忽然站了起來,向高道穆點了點頭,“高卿,朕將單騎渡河北上,卿可為我知會眾臣,令眾臣各自返家,休沐一月。”
“陛下豈可棄群臣北上!”高道穆大驚失色,連忙拜倒在地,“微臣不敢奉詔!”
“高卿,朕這么做是有原因的,”元子攸坦然說出了自己對爾朱榮、元天穆的擔心,末了向他解釋道,“若朕單騎而往,則朝廷中樞仍在洛陽城內,彼等沒有理由另立朝廷;而平亂之后,彼等必須奉朕南返,以遷就朝廷中樞,遷都之事自然作罷。”
“陛下苦心,微臣已經明白,”高道穆恍然大悟,心中卻有了新的擔憂,“只是,陛下單騎而走,恐怕會有棄宮室、百官于不顧的聲名,從而大失四方人望。”
“四方人望?四方叛亂橫行,朕有人望么?”元子攸自嘲的一笑,“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不過如是而已……且由他去吧!”
“是,”高道穆感慨的躬身拜倒,“陛下雖言單騎出狩,左右卻不可乏人。微臣既為侍臣,自當隨陛下渡河北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