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章:誰之機遇(六)-《北朝漢月》
第(2/3)頁
說完這句話,他袍袖一拂,徑直離開了太極殿。
……。……
隨著錄尚書事、上黨王元天穆的離開,眾臣也紛紛相繼告退,于是大朝會提前結束。元子攸既已扳回一城,對此也沒有苛責。他留下御史中尉高道穆、廷尉卿楊機二人,請他們到太極東堂議事。假城門校尉、通直散騎侍郎元整,城門司馬、員外散騎陸康。也被近侍告知前往太極東堂,在外間等候天子的宣召。
高道穆、楊機兩人隨乘輿到得堂內,不約而同的向元子攸致賀:“陛下今日當著眾臣批駁上黨,得以稍振朝綱,臣等雖無寸功,卻也大感振奮。”
“這些套話就不用說啦!”元子攸心情不錯,態度十分隨意,“朕把兩位卿家請來,是為了商議遴選廷尉司直的事情。”
“啟稟陛下,此事早有成例在先。如今依太和故事,置司直十人,名隸廷尉,秩以五品,選歷官有稱,心平性正者為之即可。”高道穆回答道。
“高中尉之言,固為持正之道,微臣也很是贊同,”楊機拱了拱手,“但依據如今朝堂上的情勢,似乎可以稍稍變通。”
“如何變通?”元子攸笑著問道。
“這是微臣的一點淺見。微臣以為,如今朝政為爾朱黨羽所控制,常指使御史攻訐不愿附從的諸臣,氣焰頗為囂張。陛下選用廷尉司直,可優先擇取曾與爾朱氏為敵、并且兼資文武之人充當,則必能勇于任事,抑制爾朱黨羽的氣焰。”
“曾與爾朱氏為敵?”元子攸臉色微變。他當然明白,哪些人曾與爾朱氏為敵,而元顥就是得到他們的擁戴,才能夠在洛陽與河南盤踞兩個多月的。
對于這些人,元子攸能夠理解。他們當日選擇了元顥,沒有跟隨他,是因為他乃是爾朱榮所立,也受制于爾朱榮派出的元天穆等人,可以說是爾朱黨羽的招牌。然而,這些人畢竟反叛過他這個天子,其內情與楊昱、高子儒、還有面前這楊機大為不同,他在心理上一時難以重新接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