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章:變生波瀾(六)-《北朝漢月》
兩件事情都得到妥善的答復(fù),元寶炬心中十分欣慰,深感這一趟沒有白來。雖然沒能征辟周惠為屬官,但是人各有志,他也不好勉強,繼續(xù)和周惠隨意聊了一陣,就起身和周家人辭別,返回洛陽準(zhǔn)備上任之事。
洛陽城門寺那邊,則是另一番情形。
當(dāng)日大朝會后,元整、陸康一同在太極東堂外等待覲見,親耳聽到天子拒絕了楊機起用周惠的建言。陸康認(rèn)為周惠已經(jīng)很難得到起復(fù),因而起了背離之意,于是他當(dāng)即告訴元整,說周惠讓他們只舉薦元寶炬,不要為他自己說話。元整盡管難以理解,卻認(rèn)為周惠自有深意,于是隱瞞了周惠在其中的功勞。
等到元整離開城門寺,入宮為直齋將軍,陸康便召來周忠、周懷君、周懷章、周懷洮四人,告知元天穆下令解散城衛(wèi)軍的事。可是他卻隱瞞了周惠的主意,只說城衛(wèi)軍即將解散,問周忠等人何去何從。
周忠等人之前也聽到過一些風(fēng)聲,如今事到臨頭,盡管免不了驚訝和失望,但都對此深信不疑。其中周懷洮算是機靈了點,連忙向陸康問道:“陸司馬昨天去見我家二郎君,難道沒有商量出辦法來嗎?”
“我的確去見了允宣兄,”陸康點了點頭,臉上擺出一個苦笑,“可是,上黨王的命令,連天子都不好駁回,允宣兄又能夠有什么辦法呢?他畢竟只是罷官蟄居的人啊!”
“這個……子肅兄怎么說?”周忠想了想問道。
“子肅兄已經(jīng)離開了城門寺,朝廷很快就會任命新的城門校尉。到那時候。我也免不了要離開,所以你們最好早作打算,我現(xiàn)在還是城門司馬,可以勉力偉你們安排。”陸康進(jìn)一步逼迫眾人道。
“那就沒辦法了,”周忠無奈的嘆了口氣,“士寧兄,你頗有智計。我向來都十分佩服。依你之見,我等該如何自處?”
陸康假意思索了片刻,向周忠回答道:“允恭有從八品冗從仆射的兼官。可以擔(dān)任緹騎隊主,留在城門寺中;至于另外三位,我實在無能為力。恐怕只能返回鞏縣家中。”
“我家二郎君不在,兩位又要離開,我自己留在城門寺干什么?”周忠搖了搖頭,“況且,我等既受我家二郎君之托,自然是共同進(jìn)退,若要返家,便只好一起回鞏縣去……可是這么一來,卻是辜負(fù)了我家二郎君的籌劃,我等回去后該如何交代啊!”
“允宣乃明理之人。一定能諒解幾位的。”陸康假意安慰他道,心中卻暗自得意著。
只要周惠這四名親信離開,他便可以徹底清除周惠的影響,然后塞進(jìn)去一些私人,將這支軍隊納入自己的手中了。事后就算周惠明白過來。他一個罷官奪職的寒門子弟,又能有什么辦法翻盤?實際上,現(xiàn)在元整不在,他既然決意舍棄周惠,完全可以撕破臉面,將四人強行解職。只不過顧慮到他們在城衛(wèi)軍中的人望。不希望鬧得太過決絕,以免妨礙他下一步收攏和掌控這支城衛(wèi)軍的計劃……
“請教陸司馬,不知這支城衛(wèi)軍解散后,軍中的士卒將如何安置?”周懷洮忽然問道。
陸康心中一陣驚訝,這倒是個機靈人,一下子問到了關(guān)鍵。然而他很快就鎮(zhèn)定了下來,很大方的回答道:“依我的猜測,第一幢是河南府戶軍舊部,大概會被遣散回鄉(xiāng);第二幢原是滎陽郡兵,自然是回滎陽原籍;第三幢、第四幢都是河南府人氏,大概會補入到河南郡兵中去吧!”
“既然如此,咱們就各司其職好了,”周忠贊許的看了一眼周懷洮,“我為軍副兼第一幢幢主,便隨第一幢回鄉(xiāng),聽候我家二郎君的下一步安排,懷君可與我同去;懷章、懷洮隨第三幢、第四幢一同行動,遇事由懷洮拿主意。”
“如此安排,頗為妥當(dāng)。”陸康無奈的同意了。然而在他的心中,卻已經(jīng)打定主意,只等周忠一走,便立刻找個由頭,強行將留下的兩人逐出軍中。
正在這時,執(zhí)掌門禁的緹騎忽然來報,元整的內(nèi)弟長孫毅奉直齋將軍元整之托,前來求見陸司馬及周軍副。陸康心中大驚,莫不是元整發(fā)現(xiàn)了什么蹊蹺,故而讓他來知會周忠,阻止自己?然而長孫毅乃是熟人,又有前任主官的托付,陸康沒有理由拒絕,只好令緹騎將其請入偏堂,然后和周忠一同前去見他。
讓陸康慶幸的是,元整并未發(fā)現(xiàn)什么,只是遣長孫毅轉(zhuǎn)告他,邵縣侯想借用周惠的家人,速速帶少數(shù)士卒前往李宅保護(hù)他的妹妹,邵縣侯會把此事知會周允宣,并且在事后向借用之人奉上一筆酬勞。
原來只是這樣的事情!陸康心中松了口氣,趁機向周忠說道:“既然如此,兩位這就前去幫忙如何?允宣兄與邵縣侯頗為相善,想來必定會同意的。”
“如此甚好。”周忠一口答應(yīng)。
“那就有勞兩位了,”陸康點了點頭,“兩位前去幫忙時,不妨多帶上一些親信,照應(yīng)起來也方便。”
說完,他借口有公務(wù)要處理,將四人送出了城門寺衙,令他們依舊返回駐地。
回駐地的路上,周忠將邵縣侯借人之事告知三人,并且讓周懷君和他一同前往。對此周懷君沒有什么意見,周懷洮卻質(zhì)疑道:“允恭兄,你乃堂堂從八品冗從仆射,而且還是士人的身份,怎么能做守家護(hù)院的事情?我聽說,邵縣侯的妹婿,生前也不過是第七品的員外散騎,允恭兄為他護(hù)院尚且不可,何況是他的遺孀?”
“懷洮,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周忠微微一笑,“上次阿祿前來洛陽探望二郎君時,家主曾經(jīng)托他轉(zhuǎn)告我,二郎君的婚約已經(jīng)解除,讓我留意二郎君的好友家中,是否有合適的女子可以求娶。我仔細(xì)考慮了一番,發(fā)現(xiàn)只有邵縣侯的這位寡妹合適。此外,我曾經(jīng)數(shù)次隨二郎君和邵縣侯會面,發(fā)現(xiàn)邵縣侯也很看重二郎君,如今他不找別人,偏偏托我等前往李家保護(hù)他的妹妹,焉知不是也有意將其妹妹許給二郎君么?”
“這怎么可能?”周懷洮大搖其頭,“邵縣侯乃是宗室,咱家畢竟只是新晉士族,怎么可能會聯(lián)姻呢?”
“二郎君如此人才,有什么不可能的?”周忠對周惠信心不是一般的足,“在半年之前,二郎君不過是寒門布衣,你能料到他會穿上緋色官袍,執(zhí)掌整個京師的關(guān)防和治安么?能料到咱家會成為士族么?況且你也說了,邵縣侯那位去世的妹婿,生前也不過是第七品,比咱們二郎君的從五品低了三階,他妹妹能嫁過去,如今寡居家中,怎么就不能改嫁到咱家?”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