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60章密約、眼前與未來(月底了,求票) “他的魅力有如此之大,竟然真有少nv愿意代他前來……”江邊的沉云村,村北的望云亭里,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者看著不緊不慢走過來的huā季少nv,輕嘆口氣,嘴里說道,“不過他的魄力似乎就差了一些了。” “這不是魄力的問題。”少nv一邊繼續走近,一邊淡然答道,“因為我現在是劍與紅茶的會長,同時,也是少nv議會的會長。現在的長公主,只不過是劍與紅茶的第一號打手,少nv議會的監督對象,外加公主家族的第二號人物而已。”(注:家族第一人不是指雛菊,而是指麻美。原因么,你懂的……) “少nv議會……原來如此,原來你們少nv們已經聯合起來了。”老者聞言,微微一怔,不過稍想了想之后很快明白過來,于是笑道,“那么給他安上長公主之名的,也就是出于你們的強制要求了?” “很遺憾,并非如此。”卻聽得少nv笑著答道,“從你的話里看得出,你大體上也明白在他,以及在我們身上可能發生了的事情——如你所見,我現在才70級,剛剛現身沒有多久。事實上就算我們聯合起來,現在也完全不是他的對手。” “那你們……” “少nv議會的組建,以及所擁有的對他的無條件的限制權,是他自己提出來的。一個人擁有越是強大的力量,就越是要謹慎地使用。不加限制的過于強大的力量容易使人走上邪路——嘛,他大體上就是這個意思。而且與你不同,他認為大家能在一起生活的一個基本條件是,大家互相之間是平等的。所以他既然擁有對我們天然的控制能力,那么對應的,我們也就必須擁有對他的絕對限制權。與co縱著無窮的人偶但卻越來越孤獨的你不同,他不愿意動用他的力量壓制我們各有特s各不相同的內心,嘛,或許可以說,與你的一人獨霸相反,他走的是百huā齊放百家爭鳴的路線。而我很有幸被大家認可為這條路線的第一監督人。”少nv淡然笑道,“所以說,現在前來會見你的人是我,現在來nng清楚你的意圖的人,也是我。” “這樣嗎……”老者聞言,不同得一片沉思,繼而一聲長嘆,仰起頭來,六十度斜向上看著遠處的天空,“一個人擁有越是強大的力量,就越是要謹慎地使用……**縱著無窮的人偶,但卻越來越孤獨……” “真是沒想到呢……”他喃喃自語一陣之后,低下頭來,又看向走近的少nv,“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看問題的深度還要遠超我這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甚至連我內心的空虛與孤獨,都能明白地看出來……這世上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總是只顧著追求與享受強大的力量,卻不懂得在追求這個力量的同時不斷反省自身,在得到強大的力量后不斷加以規劃,以至于走進邪路,步入魔道。這世上也有多少人像我一樣,以為控制住一切就是最完美的,殊不知,當所有的東西都能完全如愿的時候,人也就失去了繼續追求的目標,也失去了能讓一顆心永遠保持追求、因而保持不老不死的愿望……或者說,是‘希望’……” “如果你早有這樣的覺悟,也就不會成為我們所有人的反對對象了。”少nv笑道,“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完美是藝術家的追求,而完美的東西則是藝術家的絕望’。因為當一個事物真的‘完美’了,那藝術家也就失去了繼續追求的意義,生活將如同一片死水。我不能肯定我們家那位蕭公子的追求是什么,但是有我們少nv議會在,或許他追求的東西永遠都不可能像你以前所希望的那樣完美地控制在手。然而,正是這種不能完美地控制在手的局面,他不斷的追求,才讓他以后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滿希望,充滿活力。而我們,也以與他這樣的人一起生活而感到高興,甚至因為他的覺悟而感到……自豪。” “讓你們感到高興與自豪嗎……”老者嘆了口氣,緩緩說道,“難怪命運選擇了他,難怪他打敗了我。雖然一切都是極大的偶然,但是,果然偶然的事件也蘊含著必然嗎……” “好了,言歸正傳。”少nv依然保持著鎮定的笑容,笑著說道,“我們這邊的狀況,你已經了解了,作為外jiāo的禮節,禮尚往來,教授先生,現在該你說說你的狀況和你的意圖了。” “嘛,你叫我教授,而不叫我卡密,看樣子,小君把我的意思傳達得很到位呢——或者說,是你理解得很到位。”老者聞言,收起一邊嘆氣一邊思索的神情,笑了笑道,“如您所見,現在的我,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玩人偶的卡密。那個卡密,在魔nv結界里已經隨著無盡的絕望被某人轟得灰飛煙滅了。” “嘛,真是這樣的話,那還要對你表示恭喜了。” “我此次約見他,一是想確定我對他的判斷,因為那天的一切變故都發生在一瞬間。我想確定他是不是有作為勝者的資格,想確定我的失敗是不是必然。”教授緩緩說道,“不過現在,在這一點上,他的表現已經比我想象的還要完美……” “是‘接近’完美。”少nv微笑著糾正道。 “第二則是,”教授自然沒在乎她的chā話,繼續說道,“關于在這個游戲里眼前的事和未來的事情。” “眼前的事和未來的事情?”雛菊奇道。 “不錯。”教授道,“眼前,楚軍攻吳,吳軍大敗之后元氣大傷,短時間之內無法恢復,已經逆轉無望,守也是死守無期,而越國虎視眈眈,甚至長江以北的其它國家也有趁機拿下吳地的意思。盡管長公主妙計安天下,但長此下去,也要小心陪了夫人又折兵,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被人坐收漁翁之利。不過關于這一點,聽說長公主還留了六千吳國降兵,想必也是有一定的長遠安排了。” “滅吳是肯定的,保存吳區的戰力也是必要的。”雛菊答道。 “但是盡管如此,若行強攻,要破吳城恐怕損失也不會小吧。”教授道,“建業城倚石臨江而建,城墻險固,又名‘石頭城’,盡管楚軍士氣高漲,但若雙方在此死守猛攻,最后只會兩敗俱傷。” “那你的意思是……”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教授四十度仰望了一下遠處天空上的白云,又低回頭來,頗有意境地緩緩說道,“前半句已經發生過了,為什么不讓后半句也應驗一下?” “你是說……”雛菊沉yn道,“勸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