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四章 世界戰況-《海運主宰》
第(2/3)頁
大家都是玩政治的,當然都明白。但是對于那些小國家而言,合并了還有點希望,否則就只能被各個擊破。畢竟從表面上來看,合并后戰斗力卻是龐大的不少。
而法國淪陷,受影響最大的當然是歐洲地區,那些德國周邊的國家,比如波蘭、瑞典等國家,一下子就慌了,旁邊還有一個北極熊,身邊更有一個劊子手,這生活實在是受煎熬。然而隨著法國的消失,德國直接與英國和西班牙扛上了。然而英國和西班牙之間也是齷齪不斷,雙方僅僅是一個直布羅陀海峽就已經造成了無法彌補的裂痕。
而英國因為此刻與德國在陸地與海洋上開始了全方位的接觸,收到了極大地牽制,以至于在西方與米國的戰斗不得不開始轉為防守戰略。這樣就導致了加拿大壓力突然增大。
米國可不是什么善茬,有機會當然是加大力度進攻了,還指望著短時間內擴大戰果,給國內資本提供足夠的信心。之前各個國家聯合起來進攻,讓米國只能被動的防守。就算是這樣也能夠進行簡單的進攻。而現在英國海軍處于防守狀態,一下子就讓米國減少了至少一成的壓力。在這樣的大規模交戰中,別說一成,百分之五的優勢都可能變成一種無法估量的優勢。
無論德國、華夏、米國之間有什么齷齪,但是現在三方畢竟是盟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德國全力進攻英國的時候,得到了消息的米國同時展開了進攻。而這個時候英國剛好要轉入防守階段。措手不及之下,結果就是英國海軍在米國這邊的戰場上,直接吃了大虧。
重拳出擊的米國直接干掉了英國的一個小型的航母編隊,讓英國人捶胸頓足。英國畢竟不是什么國土龐大的國家,人口、資源實在有限。一下子損失了一個小型的航母編隊,甚至足以讓英國重新制定戰略部署。
而戰爭以來的發起者俄國,現在卻在角落中舔傷口。遠東已經基本上不用指望了。遠東不值得兵力有三成是在白令海峽位置,五成在華夏沿線,一成在庫頁島,剩余的一成零散布置。而現在華夏已經將共青城拿下,加上之前的損失,僅僅是華夏就讓俄國損失了超過6撐得遠東兵力,包括后續增援的。而庫頁島上更是一片焦土,什么都沒有剩下。還好在白令海峽,米國有了別的心思放了俄國一馬。
然而這還不止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外蒙古竟然在強勢的華夏面前倒戈了!而且既然要投降,當然是需要投名狀的!于是外蒙古不是特別多的軍隊竟然全線出擊。在華夏無法有效襲擊的地方,雅布洛夫山脈以西,貝加爾湖以東的俄國遠東第二心臟處,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超過20萬的大軍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開了進來。
對外蒙古來說,一個人口不住300萬的國家,還是陰盛陽衰的國家,能夠出動20萬大軍,真的是竭盡全力了。而也就是如此,俄國竟然沒有有效地防御,按照以前的防護標準,最多也就是能防止10萬規模的蒙古侵略,而這一次就吃了大虧。
僅僅一天時間,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三個城市就被隔離。貝加爾湖兩邊的伊爾庫茨克和烏蘭烏德之間的鐵路被炸毀,而烏蘭烏德與雅布洛諾夫山脈腳下的赤塔,分別被10萬外蒙古大軍包圍。
只是外蒙古方面空軍實在是一個遺憾,在現在的交戰中,沒有空軍就真的是只剩下被動挨打的份。還好,在行動之前外蒙古就已經通知了華夏。從東北起飛的戰斗機竟然橫跨上千公里及時的趕到了戰斗現場,為外蒙古的投名狀蓋上了一個鮮艷的大章――鮮血與火焰。這樣的傷亡,徹底的斷絕了外蒙古以后墻頭草的作風,他們就只能永久的投向華夏,最后重新回歸華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