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完結章-《穿越夫郎有點甜》
第(1/3)頁
會試跟鄉試考期一樣,都是入場第一考,再三天二考,再三天三考。
開考這天,京都街道少有人喧鬧,車輪壓在石板路上的“咯吱”聲,都如在耳側般清晰,更顯孤寂。
云程跟存銀坐馬車回去,到家時圓圓已經起來了。
這個時辰,場內考生應當也拿到了第一道題,可以開考。
云程的緊張焦慮較之從前減輕了很多,到了日子,還是需要轉移一下注意力。
他解壓的辦法就是寫寫畫畫,恰好前陣子忙存銀的裁縫鋪子,他籌備的新話本一直在構思階段,現在能開始寫。
因想太久,內容細致,落筆寫時非常流暢,反而是手速成了最大阻礙。
考試這幾天,天氣還不好。山;與。三;夕。
府城的二月都會下一兩場小雪,然后拖拖拉拉進入春季。
京都更冷,雪就下得更大。
下雪時,云程就無法靜下心寫稿子。
他出去透氣,罩著大門的厚棉簾子一掀,寒氣就把他吹得一哆嗦,簡直不敢想葉存山在考場要怎么熬。
只能慶幸會試包吃包喝,熱水管夠。
今年買了手爐讓葉存山帶上,兩手能暖暖。
在外面沒站一會兒,平枝姑姑就來催他進屋。
存銀聽著動靜也出來,拿了繡樣坐云程邊上,“沒事,我給大哥做的棉衣厚實,外頭的襖子脫下來就能當被子,他身體底子好,抗凍。”
云程只能點頭,掰掰手指算日子,覺著過得也挺快。
初九進場,十二考第二場,到十五就能考完,也就后天的事了。
雪大,親戚間不走動,家里關著門過日子。
圓圓的四歲生日趕上親爹考試,今年只吃了小蛋糕。
她來京都后,習慣葉存山在外求學,這次考試她心態很平穩,一天天抱著狗跟兔子,玩得很開心。
云程要盯盯她的功課,圓圓每天就給他寫四個字,一起夾進本子里留紀念。
她是一個很重視顏值的小寶貝,本子翻開,她跟葉存山的字差距太大,看一回她皺眉一回,手暖的時候,她會自己拿著炭筆多寫幾個字練習。
這習慣挺好,云程給她記下來,等葉存山考完告訴他。
到十五這天下午,陸瑛跟程文杰到他們家里來,問要不要一塊兒去接考。
這自然是要去的。
小孩兒不帶,讓圓圓在家里等。
云程跟存銀換了靴子,戴上帽子,披風一圍,就上了馬車。
存銀看陸瑛是騎馬的,跟他搭話,“表哥,你要騎馬過去的話,能不能騎威風去?它在家里憋太久了,來京都后就沒出去過。”
陸瑛問馬廄在哪里,存銀想下馬車帶他去,溫故搶了活兒,“在這邊。”
有人指路,存銀就不用去了。
程文杰敲敲車窗,存銀掀開簾子。
程文杰拿馬鞭指身下的馬,“你怎么不叫我騎?”
存銀莫名其妙,“威風是表哥送的。”
云程跟程文杰說:“你上馬車吧,外邊冷。”
程文杰不跟他們說,驅馬往前走了一段,無聲表示拒絕。
他們四個往貢院去時,程家已經有人早早到了地方。
以前的考試,葉存山都會提前交卷,一般是第二回 、第三回開門時出來,到今天是奇了,外面人散了一波又一波,他們坐馬車里等都等得冷了,還沒見人出來。
程文浩是第一批出來的,天冷,他在里頭受了凍,下人拿了披風手爐給他,他也哆哆嗦嗦的。
這情況要先回去,家里就來兩個人接,程文杰跟著一塊兒走了。
云程又叫陸瑛,“表哥,要么你到馬車上坐會兒?外邊冷。”
陸瑛不去,“也快了。”
存銀還在嘀咕:“今天好像也沒見著杜知春跟謝晏清出來。”
考生多,接考的人多,路邊小攤擠著開,擁堵起來不好辨認。
他們占的位置好,前頭接考人喊的名字他們都能聽見,除卻程文浩,沒聽見其他熟人的名字。
說什么就來什么,再次開門時,杜知春跟謝晏清就出來了。
杜知春高調,請了人來接,一窩蜂的都是他的名字。
陸瑛叫人過去,杜知春聽聞他們在這里,帶著謝晏清一塊兒來了。
謝晏清這次沒人接考,在京都這地界,家人都不在身邊,他一切從簡,低調著來。
人到了這里,云程跟存銀下馬車,互相介紹了下,寒暄幾句問考試情況。
杜知春說還成,“我覺著跟從前的考試沒區別。”
謝晏清也說差不多,“但這次參考的才子多,質量好。”
就不能以平時考試的水平來推算。
都是在考場里待了幾天的人,他倆出來后,狀態沒比程文浩好多少,云程不拉著人多說,跟他們講:“等存山出來,你們都休息兩天,回頭來家里吃酒。”
存銀問謝晏清怎么回去,“你書童都沒來?”
謝晏清說杜知春叫人送他,“我們考前約好了。”
他路癡的毛病嚴重,有人送,就不用擔心。
目送他們離開,云程不愿意上馬車。
考試難度一般,葉存山就不會是因為做不出來題目而被困在里面。
大舅舅說,鄉試會試,被面試的概率幾乎為零。
因為閱卷分的層級太多,交上去要彌封謄抄対讀,再才往房考官那里送,跟之前主考官坐那里收卷子不一樣。
這樣說來,只能是出岔子了。
最好的結果是,葉存山臨時臟了卷面,在緊急謄抄。
更差的,云程還想不出來。
天色漸晚,考場不讓續燭。
到點沒交卷的,都被扶出。
扶出來的這批書生里,葉存山又是最后一個。
這時外面的人都散了,小攤販都開始收攤。
他們三人迎過去,問他情況。
葉存山直說晦氣,“同一考巷里,有人夾帶小抄,跟另一考巷里的人,寫了同樣的卷子,下來監試官帶人排查。”
有人夾帶,跟初時進場又不同,這次是結結實實脫光了被人里里外外的檢查。扒頭發又扒耳朵,咯吱窩都不放過。
毛發重一點,還要撥開看看是不是在汗毛縫隙里寫了字。
考棚的墻皮都摳掉了。
因其他考生還在考,進行時都是單獨封一巷。
外面沒傳出動靜,明天才貼告示,宣示那幾人的下場。
存銀不懂:“卷子上寫了名字啊,怎么還要牽累你們?”
葉存山:“因為他自己抄完,還能扔給別人。”
存銀:“……”
葉存山看向陸瑛,“勞煩表哥跑一趟了。”
這也沒什么。
陸瑛跟他們回家,要把馬換回來,也有話要帶。
家里準備了湯水飯菜,葉存山稍稍墊了肚子后,把情況詳細說了下。
他距離舞弊之人比較遠,排查時沒那么嚴格,比如他的棉衣還是好的。
離得近的,棉衣都被剪了。還好是最后一場,不然這鬼天氣,能活活凍死。
至于考試難度,他跟杜知春倆人一個說法,“經義難,其他題目中規中矩,我按照舅舅提點的,穩妥為主,不求特立獨行,要考官眼前一亮,能立馬記住我,只求這次能取中,順利進殿試。”
考前,程太師還跟他重新提了一次,要他切勿貪功冒進。
葉存山已經考中解元,天下學子対大-三元的向往不必多說。會試出會員,進了考場,難免會想一搏。
他倒還好,會試爭第一的心不強。
該問的都問完,陸瑛就跟他們告辭,跟葉存山說,“大舅舅讓我告訴你,成績出來前,你自己安排,記得去看彭先生,其他隨意。”
這一場考完,葉存山就沒法再去做其他努力了。
不能取中,他從出榜開始,就能去備考下一輪。
這個下一輪,是大學士們出題,考落榜舉子,成績優異的,能去國子監上學。
若能取中,葉存山最后的成績,也不是他們能左右的。
只有一點能保證,殿試是給進士們排名用,不會再罷黜除名。
取不取中,都有定數,可以去玩了。
存銀跟出去送陸瑛,云程叫葉存山別吃太飽,“燒了熱水,你等會兒泡個澡再添點。”
天冷,圓圓到下午時,會窩炕上睡會兒,現在沒醒。
等葉存山收拾完,圓圓也該起來了,他還能哄哄閨女。
葉存山盯著云程看半天,云程說他一切都好,“這次沒之前焦慮,冬天天黑得早,我手里有事做,這幾天一晃眼就過來了,沒出什么事。”
解壓寫的話本,是他構思數月的,寫出來是要為話本鋪子開分店做準備,他沒隨便糊弄。
再帶帶孩子,跟存銀聊聊裁縫鋪子春季的計劃,他日子安排得滿。
“最擔心的就是今天了。”
說起這個,云程還說不信他講的沒事,“真沒事,怎么最后一個出來?”
葉存山無奈,問云程,“你還記得我的席舍位置圖嗎?”
考試前兩天,貢院會張貼席舍圖,考生們自行去看,找自己的位置。
云程前后看過兩次,還畫下來了,葉存山是在考巷的最里邊。
“哦,你是離得遠。”
葉存山解釋過,云程自己想明白,才露了個笑臉。
葉存山給他盛一碗湯,“還不信我。”
云程傻樂兩聲,問他:“那舞弊的人會怎么處置啊?”
之前接考的時候,都能在貢院外頭看見些書生戴枷示眾,這次都沒說。
葉存山喝口湯,長嘆一口氣,“我聽說會發回原籍,貶為平民。”
寒窗十年,功虧一簣。
這條路窄,即使不是夾帶,而是背下來,恰好考官們認出文章來歷,也會當舞弊處置。
考上舉人,當得起一聲“老爺”,也能做官,但不能保證一定能做,只是在吏部那里有名字。
等有了缺,會從他們里邊挑。舉人那么多,誰知道要輪到什么時候,才能等到一個芝麻小官的差事?
而會試三年一屆,太消磨意志。
越往上,舞弊就越不值,冒險的誘惑也越大。
一旦取中進士,排名靠后,也有著落。
一邊是一無所有,一邊是功成名就,這才是真正的豪賭。
他不繼續吃了,拿了換洗衣服去泡澡,叫云程去看看存銀怎么還沒回來。
云程不去,他現在怕了陸瑛,見面就要問他有沒有跟三姨說。
槐城有沒有那么個人都難說,他怎么講?
“存銀有計劃請繡娘,可能是在找表哥幫忙吧。”
葉存山搖搖頭,沒說什么。
他前腳走,存銀后腳就回來了,跟云程說:“我讓表哥把威風帶走了,我忙完這陣,有空帶威風出去溜達的時候再去找他要。”
云程說這樣也好。
天氣太冷,附近能騎馬走動的街道有,但只能騎著慢走,跟在家里一樣。
陸瑛家有大的演武場,威風不出門都能在那里跑幾圈,比在馬廄里待著舒服。
就是這馬有靈性,舍不得存銀,在門口哄了好一陣。
晚上存銀做飯,說再給葉存山加兩樣小菜下酒。
云程說湯底煮好,叫廚房準備配菜,晚上吃吊鍋。
“墊肚子了,能吃點有味的東西。”
存銀就去煮湯底。
云程坐會兒,覺著差不多了,進洗澡間去找葉存山,給他洗頭發。
兩人沒鬧,抓緊收拾好。
出來時,圓圓都起來了,坐沙發上打哈欠,顯然沒睡夠。
一抬眼看見兩個爹爹朝她走來,她還揉了揉眼睛,模樣別提多可愛。
葉存山叫她一聲,圓圓就從沙發上跳下來,跑著過來抱葉存山大腿,“爹!”
她現在又到了新階段,說話愛重音,覺得這樣講話有力,大人會聽。
因聲音還是奶聲奶氣的,人又長得軟糯愛笑,帶了重音也不顯得兇。
葉存山跟她說話,問她最近在家里乖不乖,都做了什么。
圓圓習慣這種交流方式,從會說短句子開始,就這么鍛煉,現在講話越來越有條理,都會掰著手指跟葉存山一樣樣的數了。
有跟大白小白玩,教會了神氣認門,在冬桃那里學會穿針引線,每天都有練字,已經學會講的故事有練習,問葉存山想不想聽。
葉存山想聽,圓圓就開始演講,像模像樣的把兩手背在身后,因胳膊太短,衣服太厚,兩只小手只能貼著腰。
她還一本正經的,學著先生們講課的語調,搖頭晃腦沒學到精髓,一句話講完,小辮子左右晃,看著很喜人。
葉存山回想圓圓早前養在家里時的樣子,再看看現在講話笑聲都大膽直率的樣子,覺著他這教育路線挺穩的。
從文靜乖崽,到活潑大方,她都有自己的原則,只聽好話,看起來傻呵呵的,實際討厭的人和物又很分明,不會轉頭就跟人好上。
還能快樂教育兩三年,現在的小故事,都是觀念塑造,能讓她在跟大人互動時,有所收獲就好。再大一些,性子定了,就能按照大家閨秀的教法來,詩詞歌賦琴棋畫,挑著來學。
啟蒙也在這兩三年里,不需要教很深的東西,能識字,寫字方正,就足夠。
他說孩子教育,云程就摸肚子,“是有點奇怪啊,我們怎么一直沒有二寶?”
葉存山也伸手摸了下,“可能是想法問題?你懷圓圓前,我倆都挺想要孩子的,后來都說不是懷崽的好時機。”
雖有胡鬧,心里還是覺著別來太早。
云程是不信這個的,要真這樣,還要什么避孕措施,直接心里默念“我不要懷孕我不要生娃”好了。
而且他們在京都定居后,時機也到了。
他決定改天去醫館摸摸脈。
圓圓一個故事講完,云程跟葉存山都給她大力夸夸,夸得她眉開眼笑的,先前那點瞌睡全散了。
晚上吃飯時,帶點撒嬌的使喚,要燙這菜那菜,云程給她夾了,她再要葉存山夾,葉存山之后,又眼巴巴看著存銀。
四歲的小寶寶,能微微吃些辣的。
她今天嘗到了不一樣的味道,還被寵著慣著,心情極好。
晚上在云程他們屋里玩鬧了一陣,才又敗在瞌睡之下,被送回了房間。
葉存山在考棚縮了幾天,晚上躺到炕上,只覺得渾身骨頭都酸酸的,下面熱炕烤著,懷里夫郎抱著,都時不時動兩下,伸展胳膊腿兒。
這都沒法睡,云程叫他趴著,重新把襖子穿了,拿了兩根拐過來,撐著在他背面來回踩了十幾次,才叫葉存山舒爽了,說話都帶著懶懶的鼻音。
“謝謝程程。”
云程脫了外衣繼續睡覺,“瞎客氣什么?”
葉存山挨著他臉蹭蹭,說想睡懶覺。
他這幾年,完全放松的日子屈指可數。
在他看來,會試考完,還沒結束,不論如何,書還是要讀的,也不能放松。
因為有大舅舅的話,他知道現在能歇息,繃緊的弦才松下。
云程摸黑親親他臉,“睡吧,我也睡懶覺,咱倆一塊兒。”
葉存山回親一下,抱著夫郎閉眼睡了。
冬季還沒過去,被窩里暖,眼睛一閉就有失重感,很快進入了夢鄉。
他多年以來習慣早起,有了生物鐘,到早上時,眼睛睜開了。
看云程還在他懷里窩著,門窗外沒多少亮光照進來,仔細聽聽家里動靜,也沒什么響聲傳過來。
葉存山睜眼在炕上發了會兒呆,才再次閉眼睡回籠覺。
這一覺睡得沉,再次醒來時,存銀他們都吃過午飯了。
葉存山是餓醒的,他沒白天在家睡大覺的習慣,穿戴整齊洗漱完,吃過飯后哈欠連天,又被云程趕進屋。
實在是困,坐著發了會兒呆,他決定放縱一回,再次醒來,都是深夜。
他一動,云程就醒了,“爐子上有湯有餅子,你漱口就能吃了。”
結束考試第一天,葉存山是睡過去的,醒來兩回就為吃飯。
到第二天,才有了精神。
存銀已經打聽了八卦回來,“舞弊的居然有十三人!其中舉人五個,另外八個是他們買通的人,全都被打了一頓,大冷的天,就在貢院貼榜的位置戴枷示眾。我看不見榜,聽人說了,這五個以后都不是舉人老爺了,跟我一樣,就是個普通小老百姓。另外八個,下大獄了。”
說有一就有二,誰知道這次是一還是二,再審審,指不定有驚喜呢。
存銀給葉存山夾雞腿,“我聽見有個人喊冤,說是有小吏把小抄扔給他的,他沒作弊。被好多人罵了,說他真沒舞弊,別人扔小抄的時候他就該告發,而不是藏起小抄,往自己卷子上謄寫。”
葉存山問還有什么,存銀說鋪子里生意更好了,“穿著棉衣去考場的書生們說衣服暖和,沒受凍。”
都是舉人老爺,這一考結束,里頭指不定還有進士、狀元出來,他們說話,百姓們有跟風。
很像云程講的“廣告效應”,有那什么“代言”的效果。
話題突然跳到這里,葉存山還愣了下,回過神就叫存銀記得去感謝一下杜知春。
存銀知道的,“我已經備好了禮,就等著你,看是我自己去,還是你跟我一塊兒。”
葉存山說一起,“也不挑日子了,下午就去,免得他休息好了,又開詩會,都找不到人。”
云程就不跟著,午飯后送他們出門后,就帶圓圓練字。
考試結束后的京都,氣氛上比府城要好很多。
可能是來考試的人都是舉人,有人対當官執著,有人覺著有個舉人功名也不錯。
悲傷的人有,情緒上多有收斂,沒幾個大聲嚎啕的。
現在外面最熱鬧的就是舞弊事件,還有每三年都有的“押寶”。
賭誰會一舉奪魁,誰又會是殿試上的一匹黑馬。
能到京都參加會試的舉人,這一路都沒少干揣摩主考官喜好的事。
就是葉存山,沒去迎合主考官太多,也在個人文風上下了苦功去雕琢。
殿試主考官是天子,天子勤政務實的名聲舉國皆知,到殿試上,就不是錦繡文章的天下了。
寫得太過花哨,指不定還要得一個“繡花枕頭”的批注。
考實事,變數就多。
家學淵源好的,家里貧苦的,受過的鍛煉都不一樣,殿試的考題也有影響。
不到最后,誰也說不好狀元會是誰。
云程聽完稍作沉默,自信一點,葉存山的科舉路能一次通關。
再自信些,葉存山能拿到最好的名次,能被欽點狀元,名留青史。
那這押寶,不就只有今年才有機會參加嗎?
他去拿了十兩銀子出來,叫溫故去押寶。
“給存山押,五兩銀子會員,五兩銀子狀元。”
平枝姑姑在旁邊笑,“會不會太少了?”
云程說不少了,“小賭怡情,他詩會沒出去出風頭,賠率應該很高。咱們重在參與,能贏一桌酒菜錢就夠了。”
圓圓在旁邊聽著,她現在不懂賭,云程跟她解釋,是她大山爹爹在跟人比賽。
輸贏的概念圓圓有了,她対親爹還是很大方的,辛辛苦苦攢的小卡,一下拿了兩張出來,要押葉存山贏。
云程笑著接下了,給溫故多添了二兩銀子,“算小圓圓的。”
會試成績十天左右出來,會在月底時出結果,這點跟鄉試類似。
這期間人會輕松一些,詩會的潮流會再次興盛。
葉存山空下來,也沒去玩,邀好友回家吃酒后,隔天一家四口去彭先生家里拜訪。
謝晏清還在彭先生家里暫住,會住到今年科舉結束。
他是半分沒松懈,他們來時,謝晏清還在讀書。
今天來拜訪,話家常多,彭先生跟大舅舅一樣,沒問科舉試題的事,放松著來。
在他家里待了一天,留下吃了午飯,見了一波又一波上門來看情況的親戚。
繼謝晏清在家久住,葉存山還時不時上門,還是一家人都來后,這些見不得人好的,心里也開始打鼓,賠笑說話時,那些輕蔑鄙夷弱了許多。
再送一輪客,就輪到云程他們一家走。
彭先生把葉存山叫住,讓他往后少來,“離得遠,你們也忙,我這里也沒什么能教你的了。”
葉存山當然沒答應。
他知道彭先生自有傲氣,沒跟他硬著來,就說現在忙,本來也很少過來。他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彭先生這幾年的教導之恩,他沒齒不忘。
彭先生擺擺手,“回吧。”
后頭幾天,他們把親近的親戚家都正式拜訪。
程家不必多說,一個大門進去,好幾家要見。
這次二舅舅院里也去了,他還是老好人的樣子,和和氣氣的。
若今年都順利,葉存山跟程文浩就是同年了,他倆還要去拜主考為座師,往后就是一派系的人。
勉勵之余,也表達了親近的意思,叫葉存山多跟程文浩來往走動。
程文瑞因早早領差事,還樣樣辦得出挑,沒走科舉這條路,是國子監高級班畢業直接入朝為官的。
當今圣上重視干實事的人才這點,在程文瑞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后期他都沒去國子監,也破格畢業,還是優秀畢業生。
他跟葉存山就不是一路的。
葉存山恭恭敬敬聽了,放沒放心上,別人是看不出來。
之前到京都來參加文瑞表哥婚禮時,葉存山寫了時空信件寄存。
這次來程家,他一并拿走,跟云程說科舉結束后,他們一家一起拆開看,看看幾年前寫的愿望,都有沒有實現。
云程都要忘記這個,時空信件沒有具體推行,后來少有人提,他印象都淺了。
回想那時的自己,他跟葉存山說:“我當時的愿望,應該是你科舉順利,圓圓膚色變白,存銀的裁縫鋪子開起來。”
至于他自己,反而沒有很深的期待。
他性格早在上輩子的病痛里磨礪成形,有韌勁,更多的卻是隨遇而安,適應力很好。
強烈的進取心,是在話本鋪子陰差陽錯的的開起來,圓圓的膚色在兩歲時,又有了停滯,很長一段時間沒任何改變時,才被激發。
他想要把鋪子做大一點,以后給圓圓一份大家業。
葉存山牽著他在游廊里走,跟云程說:“咱們不急,我知道你,你喜歡別人管著你,等我考完,我管著你,你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云程心里甜滋滋的,但搖頭拒絕了,“我這小肩膀,已經能抗擔子了,過日子么,你有你的任務,我有我的任務,真被圈在家里養著,我也不習慣了。”
他已經走出了最艱難的一步,從社恐到侃侃而談,從沒工作過的紙上談兵,到引領一個行業的發展。
走出來,才感覺到了開闊,靈魂都從小小的瓶口里躍出,這是心靈上的自由。
他從未想過,他能把一件事,做得這么大,這么好。
從前都是“寄生”,需要有人養他照顧他,他為了討喜,會學很多東西,有很多嘗試,又因身體,局限在那方圓之地,靠著網線見過很多風景,結識過很多人,可網線一拉,他還是孤單單的。
這里就不一樣了。
他跟葉存山說:“說酸情一點的話,最開始我沒什么期待,后來看見自己的進步,我會很開心,也很感謝你,最初在我不識字沒讀過書,說要寫話本,甚至拿著銀子出去找人聽寫謄抄時,你沒說過、做過任何打擊我的事。”
往更早一點的事說,他在把造紙術教給葉存山之前,是先在劉云家里,做了廢紙變新。
這之前,葉存山也給他砍了樹回來處理,愿意陪他嘗試。
是真的成長了許多,云程自己都覺得從前的他過分傻白甜了。
甚至在認識葉存山數月的時候,就敢坦誠來歷。
葉存山捏捏他手,“你也沒說我窮不拉幾啟蒙晚,就叫我別浪費銀子,不如多買幾畝地。”
云程聽著就笑,“我不可能讓你買地的,我不會種,還吃不了那個苦,到時你一個人干活,我看著心虛,下地幫你還得幫倒忙,到時全村都知道你娶了個沒用的夫郎。”
這叫什么話。
葉存山跟他說:“要真種地,我不會讓你下地的。”
云程信他。
那會兒家里清苦,他火都生不起來,葉存山都沒怎么他。
家里菜園,還是葉存山出門后,他才在劉云的教導下,短暫的種過幾天。
葉存山回來后,他都很少干粗活了。
兩人一路慢走,離開程家后,沒上馬車,就在街上閑逛,講講話,買點小吃,像現代小情侶那樣,一路走來,各樣小吃都有買。
云程胃口不大,多數都是嘗一兩口,其他都是葉存山的。
經過醫館前,云程腳步頓了下,葉存山說進去看看。
云程不想去,“也許是我們不夠努力呢?懷圓圓前,咱們可不是現在這樣。”
葉存山盯著他瞧,云程回視,姿態看著沒半點心虛,但臉頰越來越紅,很快就燒紅一片,葉存山看得直笑。
云程掐他胳膊,“不去,先努力再說。”
努力不挑時候,睡覺就能把事兒辦了。
問題是持久性有影響,因為會試成績貼榜了。
他家就這么幾個人,在京都請不到相熟的鏢師去,葉存山淡定得很,說在家里等,看有沒有人來報喜。
京都考生,除卻本地人外,其他人住的都很密集。
一掛掛的鞭炮響起來后,各處的銅鑼聲、報喜人的大嗓門、湊熱鬧的百姓們,各處聲音混雜,隔著老遠都能感受到一片喜氣。
存銀跟云程都是提前準備好了紅包跟鞭炮。
京都這里,報喜賞銀不止給一次,會一直有人來報喜,賞銀可以越給越少,但不能不給。
沒到日子時,他們都說這破規矩,也太耗銀子了。
到日子后,心里只剩下焦灼,就差大聲喊:銀子我都準備好了,趕緊給我一個機會花!
這機會沒等多久,溫故在門前勾著脖子瞧,見一堆人朝著他們家跑來,立馬退到院子里,給主家說。
平枝姑姑打聽過,這一條巷子,就葉存山一個考生,只能是沖著他家來的。
那些人跑得還挺快,云程他們剛起身,人就進了院子。
都是來拿頭賞的,話不多說,開口就先道喜,連名帶名次一塊兒說。
葉存山在會試里,拿了第一名。
越往前的名次,來報喜的人就越多。
后頭跟著還有人進門,平枝姑姑立刻張羅人給賞,沒用紅包包著,一串串的銅板撞出清脆的響,漂亮又有分量。
程家跟陸家看完榜,得知消息,也來人道賀。
順道帶了些護衛過來,以免人多沖撞了家人。
程文瑞今天跟著一塊兒來,隨從備了一箱串好的銅板,給平枝姑姑發賞銀用。
他在葉存山肩上拍了兩下,“考得很好。”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好,葉存山都不太敢確定這個名次。
程文瑞問他記不記得科舉文章,“默下來我看看。”
葉存山的記憶力很好,從前買不起紙時,舍不得在書上做標注,全部都是硬背。
后來云程教他了幾種記憶法,他這幾年沒有一天不讀書不背書,記性鍛煉得更好了。
會試三場,第一天就有七篇八股文,到他出考場后,才能去默下來。
大部分人出來時,腦殼都是一團漿糊,能記得一兩篇就不錯,葉存山全給默寫出來了。
當然,不是現在寫的,是考完休息好后,他就寫了。
就這樣,程文瑞還看了他好幾眼。
葉存山的文風從一開始就定了型,在閱讀量低時,他揚長避短,舍棄錦繡華麗的辭藻,利用己身優勢,質樸平實的風格,掩蓋了學識不足,反叫人覺得踏實、穩重。
后來幾年里,他從錘煉答題技巧,到將技巧化繁為簡,幾次進出那個圈子,再又破殼而出,已經到拿到題目,心中就有了解的境界。
閱讀量與詞匯量的激增,沒用在虛處,不單單為押韻服務,而是讓他有了更多更精準的表達方式。
到這里,他的文風就徹底穩固,有了厚重的寧靜感。
文字能傳遞情緒,而他書理純正,不用過激的言辭去嘩眾取寵,也不用花里胡哨的文筆去炫技,更不在字里行間藏不住心頭燥氣與功利心。
初看時不覺得驚艷,但一眼看去就閱讀完,越回味,越覺得這文章有點東西。
科舉重首場首藝,這都不是秘密,多關注點,民間百姓都能說上幾句。
可實際閱卷過程中,是會考慮綜合卷面的。
跟鄉試一樣,第一場取中的人,二三場答題看得過去,卷子都會呈上到主考案前。
到主考這里,才是定生死的一環。
除非首藝驚艷到可以忽略其他,否則這只是一塊敲門磚。
葉存山發揮很穩定,程文瑞全看完后,說:“實至名歸。”
會試考題,是在貢院里,考前一天,所有考官一起翻書出題,由主考官定奪,然后才去印卷子。
主考官又公布得晚,不像提學使,下到各地時,還會懸牌公示。會試主考,考前七天左右,才會委任接進考場。
都沒対外宣揚,只能根據身份還有資歷,一個個的去猜,然后揣摩主考喜好。
葉存山今年都沒問過一句,真是半分心眼沒有。
外頭鞭炮放了一輪又一輪,本地報喜人有經驗,知道一般家里備貨不足,他們居然還自備鞭炮上門。
在這些背景音里,想好好說話都難。
程文瑞把葉存山的科舉文章一并帶走,說回家給他爺爺跟他爹看看,“取中后,殿試照常準備就行,不用太緊繃。這陣子有應酬推不掉,你平常心対待,其他的事,改天再面談。”
現在還有一件要緊大事,考中后,他們要寫信回家,這都有定數,要泥金的帖子。
外頭還有人搶著要跑腿,到他們老家去報喜。
陸瑛在外說,“你們報喜哪里有我跑得快,不是我說,現在換幾家去,能掙更多。”
云程得賞賜的這間宅子看起來不大,但陸瑛跟程文瑞的馬鞍上都有標識,這代表幾品官,本地人清楚。
被他提醒,外頭人才漸漸散去。
他們走,家里的忙碌卻沒結束。
報喜的信件葉存山寫了兩封,一封寄到府城,給好友們。一封寄回老家,給族里報喜。
存銀又是開心又是尷尬,“你上回考中舉人的畫,我臨摹完,還沒填色,大舅舅說我要再練練。”
葉存山臉上也有笑意,“沒事,攢著。”
信件寄出后,家里沒得閑。
明明后頭還有一場殿試,各類宴會應酬,就開始接憧而來。
有部分是推辭不得的,會試也要刻《同年錄》,同年見面,既要說謝師酒,又要說拜師宴。
房師座師,又要再拜一回,還要去拜孔夫子。
殿試就在三月十五,幾天的應酬打岔,到葉存山空出來為此準備時,給他的時間卻不多。
程太師沒說他來遲,官場沉浮幾十年,他可太清楚這些套路了,擋不住。
程文浩這次會試也取中了,兩人一起來聽課。
講的東西跟大多先生說的沒區別,試策的目的、試策的類別、対策的注意事項,一番話聽完,好似沒聽一樣。
程太師說:“該有的規則就那么多,你們到対策時,還能銘記于心不犯錯,殿試就成了。”
要明白対答,要文章通暢,要能清晰直觀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政事能力,又不能夾帶私貨,偏執己見。
問題就在“己見”二字上,対策就是說自己的意見,怎么又不能偏執己見?
対此程太師給他們的答復是“客觀”。
不要困在“我要怎么回答這個問題”上,而是多角度去思考。
政事能力,無非就是平衡。
平衡各方關系,平衡多方利益。
只從“我”的視角看,就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跳出來,才是下棋人。
因成長環境問題,葉存山擅長以小見大,程文浩擅長以大見小,往往切入點很好,漸入佳境后,又不知怎么收場。
之前叫他們交流互補,現在沒其他好說,是檢驗成果的時候。
到殿試這天,取中的舉人們換好袍服冠靴,按照名次排列,等圣上升殿賜策題,便開始考。
考試不分號,按照名簽入座。
考期為一天,會賜宮餅,不給蠟燭。
往年考完便可到東角門交卷離開,今天的交卷又跟以往不同。
過去時,會看見排了一長溜的隊,所有交卷的人都在這里等著。
再往前,才知道是天子在抽簽。
抽的策題,卷面是統一試策,抽簽則是不同題目,抽到哪個算哪個。
這一舉動在前期沒有任何表表露,許多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
私下與同窗好友能長篇大論的指點江山,到天子這里,三五百字的対策都結結巴巴。
后來又來人引他們去房中坐等,卷子照收,但要點名才能走。
葉存山沒爭交卷先后,是中期交卷,一番等待后,聽見他的名字,跟著引路太監,去面見天子,拿簽筒抽了一道策題。
統一答卷的策題問經史、時務,還有眼下的重大問題,這是紙上談兵的重災區。
抽簽的策題又到了民生細微處,要看他們實際的辦事能力。
葉存山抽到的策題是教育相關,講的不是科舉教育,而是“技術”教育。
三問不一起出,而是邊論邊問,與天子対話。
葉存山在云程給他畫過皇帝畫像后,往后対策作文章,心里會假想皇上就坐上首聽著,此時沒露怯。
而技術上的教育,対他而言,是有便利的,因為云程開過培訓班。
很多想法都落在實處,他那時沒幫上多少大忙,但總體流程,他非常清楚。
更別提云程大方,什么都愿意教出去。
單族里,都拿了幾樣好處。
這些教學都是他看得見推進與效果的東西,講起來很是流暢。
他最后坦白說了,所以圣上讓他再抽一道策題。
葉存山老實抽了,拿到的又是百姓吃住相關的問題。
葉存山是山村出來的,吃住都曾是問題,他還不是空讀書的類型,會自己想法子搞錢,也會干活辦事,處處利落。
開口前,他想到程太師最后的提點,又稍作沉默,將対策做了調整。
短處與長處都同樣明顯,他就一起論,論如何找到官與民的平衡點。
官有多方考量,民就看著自家米缸。要解決問題,不是假大空的說道理,而是要把事情辦到實處。
能以靜河村村民前后精神面貌的対比,來凸顯百姓的核心需求。
他們吃飽穿暖,就不會盯著別家的菜籃子,多余精力又可化作生產力。
再擴大到蔚縣這個地界,以蜂窩煤還有藕粉為例。
這兩樣是利用本地就有的產物,有人愿意教、愿意分享,沒人壟斷經營,縣老爺會維護秩序,各處都欣欣向榮。
沒有因為做的人多了,就全部滯銷賣不出去,是真正的努力就有收獲。
吃飽穿暖,才會思考到住,不然都能將就。
這策題葉存山覺著自己也有優勢在,因已經開口說過一次,再提顯得他自傲自負,而寒門學子,本身就這點優勢最為突出,対策完后,他便安靜等發落。
等來的是一個與當前殿試策問無關的問題,“你這膚色,是天生的,還是曬的?”
葉存山有句話真沒說錯,山里漢子個個都是他這樣。
打小下地干活滿村野,有幾個白皮?
曬成這樣,又顯得他干活多。
往前追溯,他幾年沒下地干活,太陽都少曬,所以答話依然是老實巴交的。
說從前曬多了,后來讀幾年書也沒白回來。
這問題答完,他就能走。
出去時,天色已經入夜。
宮門外不讓閑雜人等逗留,前面考完的人出去,簡要說了今天有加試,晚出來都是正常的,也抵不住考生家人的擔心。
夜里有宵禁,普通百姓不好出去。
不能太突出顯眼,程家派了馬車在附近等,沒上前去詢問搭話。
葉存山這次比程文浩早出來,到了正街,他聽見熟悉的聲音,回頭看是大舅舅來接,忙迎了過去。
另一馬車上,二舅舅也在。
前頭的考生都支支吾吾,不說加試了什么,自家人能說說講講,聽說加試還是策問,還細致到了某個點,二舅舅聽著眼前就一黑。
程文浩跟程文瑞在家里受到的教育別無二致,但性格原因,一個天生慈悲,會去關心弱者,有憐憫之心,幼時隨母施粥,都能問為什么不教他們煮粥的問題,要從根源解決,要他們吃飽后有力氣去做別的,不要消磨意志,而不是每天只有一碗粥的盼頭,日漸頹喪。
而程文浩不知民間疾苦,看見的是難民太多,要多派人手。賑災是一方面,鎮壓又是另一方面,是“加碼”式解決問題。
他從馬車里下來,額上冷汗直冒,“大哥,文浩他……”
程礪鋒掃他一眼,“慌什么?這題又不計分。”
不計分,可天子心里有桿秤!
程礪鋒叫人送葉存山回去,他帶二弟上車聊,“當年南下時,文瑞邀文浩同去,你怎么說的?”
說文浩還小,家里書都讀不完,哪里就到了走萬里路的時候,才不去吃那個苦頭。
那年,文瑞文杰還有陸瑛都相繼南下,出發時,為自家私事,回來時,都有各自的成長。
程礪鋒是不主張把人架到高位讀書的,讀個皮子,不知里子。
再說,“他哪里就完了?”
程文浩有基礎,家里仔細著教,他自己也好學,這題就算答得不盡人意,至多排名差點。
科舉出來,有得是培養歷練的機會。
另一頭,葉存山到家。
云程跟存銀都在門前張望,看見馬車朝這里駛來,還往外踏出兩步。
大舅舅叫人來傳口信,說今日有加試,叫他們早點歇息,程家會有馬車接人。
他們哪里睡得著?等葉存山下了馬車,見他精神很好,雙眸明亮,沒有遭打擊磋磨的樣子,才都松了口氣。
晚飯就圓圓吃了,云程跟存銀都吃不下,迎他進屋后,又是端熱水洗臉擦手,又是換下袍子穿常服,坐到桌邊時,飯菜都已經重新熱過。
葉存山說今天一切順利,“答題都很順溜。”
還給云程敬酒,“有道題,得你提點了。”
這就要詳細說說,大家都愛聽。
平枝姑姑他們都沒早睡,這會兒都站堂屋里,眼巴巴望著他。
一聽他說答題順溜,都眼睛發亮。
詳細說,就跟先生講學似的。
試策題目,他的答題思路。
后來大家交卷的排隊,又到殿內歇息等待,還有陡然面圣的驚訝。
今晚還配有好酒,是押寶贏來的,葉存山講述時,時不時喝兩口。
飯吃完,事兒也講完了。
葉存山到這里,身上的擔子才卸下。
因喝多,這一覺睡得比會試后還沉,早上都沒睜眼,睡到快中午時,聞著飯香才起來。
殿試三月十五考,十八貼榜。
十六睡了懶覺,下午去國子監領進士服。
十七時,杜知春跟謝晏清來家里拜訪,一同來的還有數個同年,聊最后抽簽的試策與策文,直聊到傍晚時分,眾人才散了。
晚上都睡不著。
云程跟存銀是興奮的,葉存山則是緊張的。
前面的考試,他対名次沒那么強的好勝心,唯獨殿試,他想入一甲。
這是早前就定下的目標,魚兮牘家他以后想入內閣。
科舉路上,他所有的名利心全在這里了。
有心思,他不說,怕換來的只有失望。
“既然都不睡,那我把信件拿來拆了吧。”
信件是時空信件,前幾天才從程家取回。
木匣子上的鎖已經有了銹跡,拿鑰匙打開,里頭的信件也都泛黃。
早兩年來寫的信件,含有対未來的美好期許。
那時葉存山的《艷.遇記》正在寫,云程暢想會暢銷南北,如今早已超額完成目標,是艷.情話本里獨一份的暢銷。
后頭寫他會考上舉人,考上狀元,眼下只看見了一樣,另一樣要等明天看結果。
那時還說云程手下能人輩出,他能當甩手掌柜,不需要他盯著教,也能產出很多優秀話本。如今來看,雖京都話本鋪子在籌備階段,云程會迎來新的忙碌期,但府城事業,已經完成預期。
存銀的裁縫鋪子已經送出,當年沒考慮到的諸多細節,在抵達京都后都一一克服。
趕上了會試考期,京都外地學子云集,靠著三重保暖又平價的棉衣打出了名聲。把計劃的“開鋪子”擴寫,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家里最小的圓圓,在兩年前,還是被拘在家里養著的小黑妞。
云程會為她耳朵膚色頻繁落淚憂心,摔打圓圓性格時,圓圓沒事就傻樂,難受的都是家里大人。
那時云程対她膚色已經不敢有所奢求,只希望她能照著葉存山的教育方向走,能長成一個活潑開朗,能說愛笑的小寶貝。
現在已經是了。
往后一個愿景,就看得人十分臉紅。
云程想藏著,還是被存銀看見了。
幾年沒打,他又開始嘿嘿嘿怪笑。
看哥嫂都盯著他看,他比誰都跑得快。
“我去睡覺了!”
最后那個預想是,也許到京都時,他們也有二寶了。
信件看完,就不硬熬夜,實在睡不著,也去炕上躺著閉目養神。
葉存山問他要不要努力試試,被云程在腰上連掐好幾下,“你趕緊睡覺,別到了殿上打瞌睡。”
葉存山說:“那就明天再努力。”
天亮后,葉存山洗漱完畢,換上進士服,等云程給他束發,吃過早飯又重新刷牙才上馬車,往宮里去。
云程目送他離開,叫上存銀,跟著后頭出門,去了醫館。
這天,萬人空巷,都擠往長安門等著觀榜,一路走來空空蕩蕩。
他倆到醫館,無需排隊,坐下后,大夫把脈一摸,就眉開眼笑:“恭喜恭喜,你有喜了!”
另一邊,文武百官都在。
皇上升殿后,序班舉榜案贊禮,舉人四拜。
執事官舉金榜放定,贊禮和舉人都跪下聽宣讀制文。
傳臚官唱:“第一甲第一名葉存山。”
——全文完。
程文瑞因早早領差事,還樣樣辦得出挑,沒走科舉這條路,是國子監高級班畢業直接入朝為官的。
當今圣上重視干實事的人才這點,在程文瑞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后期他都沒去國子監,也破格畢業,還是優秀畢業生。
他跟葉存山就不是一路的。
葉存山恭恭敬敬聽了,放沒放心上,別人是看不出來。
之前到京都來參加文瑞表哥婚禮時,葉存山寫了時空信件寄存。
這次來程家,他一并拿走,跟云程說科舉結束后,他們一家一起拆開看,看看幾年前寫的愿望,都有沒有實現。
云程都要忘記這個,時空信件沒有具體推行,后來少有人提,他印象都淺了。
回想那時的自己,他跟葉存山說:“我當時的愿望,應該是你科舉順利,圓圓膚色變白,存銀的裁縫鋪子開起來。”
至于他自己,反而沒有很深的期待。
他性格早在上輩子的病痛里磨礪成形,有韌勁,更多的卻是隨遇而安,適應力很好。
強烈的進取心,是在話本鋪子陰差陽錯的的開起來,圓圓的膚色在兩歲時,又有了停滯,很長一段時間沒任何改變時,才被激發。
他想要把鋪子做大一點,以后給圓圓一份大家業。
葉存山牽著他在游廊里走,跟云程說:“咱們不急,我知道你,你喜歡別人管著你,等我考完,我管著你,你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云程心里甜滋滋的,但搖頭拒絕了,“我這小肩膀,已經能抗擔子了,過日子么,你有你的任務,我有我的任務,真被圈在家里養著,我也不習慣了。”
他已經走出了最艱難的一步,從社恐到侃侃而談,從沒工作過的紙上談兵,到引領一個行業的發展。
走出來,才感覺到了開闊,靈魂都從小小的瓶口里躍出,這是心靈上的自由。
他從未想過,他能把一件事,做得這么大,這么好。
從前都是“寄生”,需要有人養他照顧他,他為了討喜,會學很多東西,有很多嘗試,又因身體,局限在那方圓之地,靠著網線見過很多風景,結識過很多人,可網線一拉,他還是孤單單的。
這里就不一樣了。
他跟葉存山說:“說酸情一點的話,最開始我沒什么期待,后來看見自己的進步,我會很開心,也很感謝你,最初在我不識字沒讀過書,說要寫話本,甚至拿著銀子出去找人聽寫謄抄時,你沒說過、做過任何打擊我的事。”
往更早一點的事說,他在把造紙術教給葉存山之前,是先在劉云家里,做了廢紙變新。
這之前,葉存山也給他砍了樹回來處理,愿意陪他嘗試。
是真的成長了許多,云程自己都覺得從前的他過分傻白甜了。
甚至在認識葉存山數月的時候,就敢坦誠來歷。
葉存山捏捏他手,“你也沒說我窮不拉幾啟蒙晚,就叫我別浪費銀子,不如多買幾畝地。”
云程聽著就笑,“我不可能讓你買地的,我不會種,還吃不了那個苦,到時你一個人干活,我看著心虛,下地幫你還得幫倒忙,到時全村都知道你娶了個沒用的夫郎。”
這叫什么話。
葉存山跟他說:“要真種地,我不會讓你下地的。”
云程信他。
那會兒家里清苦,他火都生不起來,葉存山都沒怎么他。
家里菜園,還是葉存山出門后,他才在劉云的教導下,短暫的種過幾天。
葉存山回來后,他都很少干粗活了。
兩人一路慢走,離開程家后,沒上馬車,就在街上閑逛,講講話,買點小吃,像現代小情侶那樣,一路走來,各樣小吃都有買。
云程胃口不大,多數都是嘗一兩口,其他都是葉存山的。
經過醫館前,云程腳步頓了下,葉存山說進去看看。
云程不想去,“也許是我們不夠努力呢?懷圓圓前,咱們可不是現在這樣。”
葉存山盯著他瞧,云程回視,姿態看著沒半點心虛,但臉頰越來越紅,很快就燒紅一片,葉存山看得直笑。
云程掐他胳膊,“不去,先努力再說。”
努力不挑時候,睡覺就能把事兒辦了。
問題是持久性有影響,因為會試成績貼榜了。
他家就這么幾個人,在京都請不到相熟的鏢師去,葉存山淡定得很,說在家里等,看有沒有人來報喜。
京都考生,除卻本地人外,其他人住的都很密集。
一掛掛的鞭炮響起來后,各處的銅鑼聲、報喜人的大嗓門、湊熱鬧的百姓們,各處聲音混雜,隔著老遠都能感受到一片喜氣。
存銀跟云程都是提前準備好了紅包跟鞭炮。
京都這里,報喜賞銀不止給一次,會一直有人來報喜,賞銀可以越給越少,但不能不給。
沒到日子時,他們都說這破規矩,也太耗銀子了。
到日子后,心里只剩下焦灼,就差大聲喊:銀子我都準備好了,趕緊給我一個機會花!
這機會沒等多久,溫故在門前勾著脖子瞧,見一堆人朝著他們家跑來,立馬退到院子里,給主家說。
平枝姑姑打聽過,這一條巷子,就葉存山一個考生,只能是沖著他家來的。
那些人跑得還挺快,云程他們剛起身,人就進了院子。
都是來拿頭賞的,話不多說,開口就先道喜,連名帶名次一塊兒說。
葉存山在會試里,拿了第一名。
越往前的名次,來報喜的人就越多。
后頭跟著還有人進門,平枝姑姑立刻張羅人給賞,沒用紅包包著,一串串的銅板撞出清脆的響,漂亮又有分量。
程家跟陸家看完榜,得知消息,也來人道賀。
順道帶了些護衛過來,以免人多沖撞了家人。
程文瑞今天跟著一塊兒來,隨從備了一箱串好的銅板,給平枝姑姑發賞銀用。
他在葉存山肩上拍了兩下,“考得很好。”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好,葉存山都不太敢確定這個名次。
程文瑞問他記不記得科舉文章,“默下來我看看。”
葉存山的記憶力很好,從前買不起紙時,舍不得在書上做標注,全部都是硬背。
后來云程教他了幾種記憶法,他這幾年沒有一天不讀書不背書,記性鍛煉得更好了。
會試三場,第一天就有七篇八股文,到他出考場后,才能去默下來。
大部分人出來時,腦殼都是一團漿糊,能記得一兩篇就不錯,葉存山全給默寫出來了。
當然,不是現在寫的,是考完休息好后,他就寫了。
就這樣,程文瑞還看了他好幾眼。
葉存山的文風從一開始就定了型,在閱讀量低時,他揚長避短,舍棄錦繡華麗的辭藻,利用己身優勢,質樸平實的風格,掩蓋了學識不足,反叫人覺得踏實、穩重。
后來幾年里,他從錘煉答題技巧,到將技巧化繁為簡,幾次進出那個圈子,再又破殼而出,已經到拿到題目,心中就有了解的境界。
閱讀量與詞匯量的激增,沒用在虛處,不單單為押韻服務,而是讓他有了更多更精準的表達方式。
到這里,他的文風就徹底穩固,有了厚重的寧靜感。
文字能傳遞情緒,而他書理純正,不用過激的言辭去嘩眾取寵,也不用花里胡哨的文筆去炫技,更不在字里行間藏不住心頭燥氣與功利心。
初看時不覺得驚艷,但一眼看去就閱讀完,越回味,越覺得這文章有點東西。
科舉重首場首藝,這都不是秘密,多關注點,民間百姓都能說上幾句。
可實際閱卷過程中,是會考慮綜合卷面的。
跟鄉試一樣,第一場取中的人,二三場答題看得過去,卷子都會呈上到主考案前。
到主考這里,才是定生死的一環。
除非首藝驚艷到可以忽略其他,否則這只是一塊敲門磚。
葉存山發揮很穩定,程文瑞全看完后,說:“實至名歸。”
會試考題,是在貢院里,考前一天,所有考官一起翻書出題,由主考官定奪,然后才去印卷子。
主考官又公布得晚,不像提學使,下到各地時,還會懸牌公示。會試主考,考前七天左右,才會委任接進考場。
都沒対外宣揚,只能根據身份還有資歷,一個個的去猜,然后揣摩主考喜好。
葉存山今年都沒問過一句,真是半分心眼沒有。
外頭鞭炮放了一輪又一輪,本地報喜人有經驗,知道一般家里備貨不足,他們居然還自備鞭炮上門。
在這些背景音里,想好好說話都難。
程文瑞把葉存山的科舉文章一并帶走,說回家給他爺爺跟他爹看看,“取中后,殿試照常準備就行,不用太緊繃。這陣子有應酬推不掉,你平常心対待,其他的事,改天再面談。”
現在還有一件要緊大事,考中后,他們要寫信回家,這都有定數,要泥金的帖子。
外頭還有人搶著要跑腿,到他們老家去報喜。
陸瑛在外說,“你們報喜哪里有我跑得快,不是我說,現在換幾家去,能掙更多。”
云程得賞賜的這間宅子看起來不大,但陸瑛跟程文瑞的馬鞍上都有標識,這代表幾品官,本地人清楚。
被他提醒,外頭人才漸漸散去。
他們走,家里的忙碌卻沒結束。
報喜的信件葉存山寫了兩封,一封寄到府城,給好友們。一封寄回老家,給族里報喜。
存銀又是開心又是尷尬,“你上回考中舉人的畫,我臨摹完,還沒填色,大舅舅說我要再練練。”
葉存山臉上也有笑意,“沒事,攢著。”
信件寄出后,家里沒得閑。
明明后頭還有一場殿試,各類宴會應酬,就開始接憧而來。
有部分是推辭不得的,會試也要刻《同年錄》,同年見面,既要說謝師酒,又要說拜師宴。
房師座師,又要再拜一回,還要去拜孔夫子。
殿試就在三月十五,幾天的應酬打岔,到葉存山空出來為此準備時,給他的時間卻不多。
程太師沒說他來遲,官場沉浮幾十年,他可太清楚這些套路了,擋不住。
程文浩這次會試也取中了,兩人一起來聽課。
講的東西跟大多先生說的沒區別,試策的目的、試策的類別、対策的注意事項,一番話聽完,好似沒聽一樣。
程太師說:“該有的規則就那么多,你們到対策時,還能銘記于心不犯錯,殿試就成了。”
要明白対答,要文章通暢,要能清晰直觀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政事能力,又不能夾帶私貨,偏執己見。
問題就在“己見”二字上,対策就是說自己的意見,怎么又不能偏執己見?
対此程太師給他們的答復是“客觀”。
不要困在“我要怎么回答這個問題”上,而是多角度去思考。
政事能力,無非就是平衡。
平衡各方關系,平衡多方利益。
只從“我”的視角看,就是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跳出來,才是下棋人。
因成長環境問題,葉存山擅長以小見大,程文浩擅長以大見小,往往切入點很好,漸入佳境后,又不知怎么收場。
之前叫他們交流互補,現在沒其他好說,是檢驗成果的時候。
到殿試這天,取中的舉人們換好袍服冠靴,按照名次排列,等圣上升殿賜策題,便開始考。
考試不分號,按照名簽入座。
考期為一天,會賜宮餅,不給蠟燭。
往年考完便可到東角門交卷離開,今天的交卷又跟以往不同。
過去時,會看見排了一長溜的隊,所有交卷的人都在這里等著。
再往前,才知道是天子在抽簽。
抽的策題,卷面是統一試策,抽簽則是不同題目,抽到哪個算哪個。
這一舉動在前期沒有任何表表露,許多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
私下與同窗好友能長篇大論的指點江山,到天子這里,三五百字的対策都結結巴巴。
后來又來人引他們去房中坐等,卷子照收,但要點名才能走。
葉存山沒爭交卷先后,是中期交卷,一番等待后,聽見他的名字,跟著引路太監,去面見天子,拿簽筒抽了一道策題。
統一答卷的策題問經史、時務,還有眼下的重大問題,這是紙上談兵的重災區。
抽簽的策題又到了民生細微處,要看他們實際的辦事能力。
葉存山抽到的策題是教育相關,講的不是科舉教育,而是“技術”教育。
三問不一起出,而是邊論邊問,與天子対話。
葉存山在云程給他畫過皇帝畫像后,往后対策作文章,心里會假想皇上就坐上首聽著,此時沒露怯。
而技術上的教育,対他而言,是有便利的,因為云程開過培訓班。
很多想法都落在實處,他那時沒幫上多少大忙,但總體流程,他非常清楚。
更別提云程大方,什么都愿意教出去。
單族里,都拿了幾樣好處。
這些教學都是他看得見推進與效果的東西,講起來很是流暢。
他最后坦白說了,所以圣上讓他再抽一道策題。
葉存山老實抽了,拿到的又是百姓吃住相關的問題。
葉存山是山村出來的,吃住都曾是問題,他還不是空讀書的類型,會自己想法子搞錢,也會干活辦事,處處利落。
開口前,他想到程太師最后的提點,又稍作沉默,將対策做了調整。
短處與長處都同樣明顯,他就一起論,論如何找到官與民的平衡點。
官有多方考量,民就看著自家米缸。要解決問題,不是假大空的說道理,而是要把事情辦到實處。
能以靜河村村民前后精神面貌的対比,來凸顯百姓的核心需求。
他們吃飽穿暖,就不會盯著別家的菜籃子,多余精力又可化作生產力。
再擴大到蔚縣這個地界,以蜂窩煤還有藕粉為例。
這兩樣是利用本地就有的產物,有人愿意教、愿意分享,沒人壟斷經營,縣老爺會維護秩序,各處都欣欣向榮。
沒有因為做的人多了,就全部滯銷賣不出去,是真正的努力就有收獲。
吃飽穿暖,才會思考到住,不然都能將就。
這策題葉存山覺著自己也有優勢在,因已經開口說過一次,再提顯得他自傲自負,而寒門學子,本身就這點優勢最為突出,対策完后,他便安靜等發落。
等來的是一個與當前殿試策問無關的問題,“你這膚色,是天生的,還是曬的?”
葉存山有句話真沒說錯,山里漢子個個都是他這樣。
打小下地干活滿村野,有幾個白皮?
曬成這樣,又顯得他干活多。
往前追溯,他幾年沒下地干活,太陽都少曬,所以答話依然是老實巴交的。
說從前曬多了,后來讀幾年書也沒白回來。
這問題答完,他就能走。
出去時,天色已經入夜。
宮門外不讓閑雜人等逗留,前面考完的人出去,簡要說了今天有加試,晚出來都是正常的,也抵不住考生家人的擔心。
夜里有宵禁,普通百姓不好出去。
不能太突出顯眼,程家派了馬車在附近等,沒上前去詢問搭話。
葉存山這次比程文浩早出來,到了正街,他聽見熟悉的聲音,回頭看是大舅舅來接,忙迎了過去。
另一馬車上,二舅舅也在。
前頭的考生都支支吾吾,不說加試了什么,自家人能說說講講,聽說加試還是策問,還細致到了某個點,二舅舅聽著眼前就一黑。
程文浩跟程文瑞在家里受到的教育別無二致,但性格原因,一個天生慈悲,會去關心弱者,有憐憫之心,幼時隨母施粥,都能問為什么不教他們煮粥的問題,要從根源解決,要他們吃飽后有力氣去做別的,不要消磨意志,而不是每天只有一碗粥的盼頭,日漸頹喪。
而程文浩不知民間疾苦,看見的是難民太多,要多派人手。賑災是一方面,鎮壓又是另一方面,是“加碼”式解決問題。
他從馬車里下來,額上冷汗直冒,“大哥,文浩他……”
程礪鋒掃他一眼,“慌什么?這題又不計分。”
不計分,可天子心里有桿秤!
程礪鋒叫人送葉存山回去,他帶二弟上車聊,“當年南下時,文瑞邀文浩同去,你怎么說的?”
說文浩還小,家里書都讀不完,哪里就到了走萬里路的時候,才不去吃那個苦頭。
那年,文瑞文杰還有陸瑛都相繼南下,出發時,為自家私事,回來時,都有各自的成長。
程礪鋒是不主張把人架到高位讀書的,讀個皮子,不知里子。
再說,“他哪里就完了?”
程文浩有基礎,家里仔細著教,他自己也好學,這題就算答得不盡人意,至多排名差點。
科舉出來,有得是培養歷練的機會。
另一頭,葉存山到家。
云程跟存銀都在門前張望,看見馬車朝這里駛來,還往外踏出兩步。
大舅舅叫人來傳口信,說今日有加試,叫他們早點歇息,程家會有馬車接人。
他們哪里睡得著?等葉存山下了馬車,見他精神很好,雙眸明亮,沒有遭打擊磋磨的樣子,才都松了口氣。
晚飯就圓圓吃了,云程跟存銀都吃不下,迎他進屋后,又是端熱水洗臉擦手,又是換下袍子穿常服,坐到桌邊時,飯菜都已經重新熱過。
葉存山說今天一切順利,“答題都很順溜。”
還給云程敬酒,“有道題,得你提點了。”
這就要詳細說說,大家都愛聽。
平枝姑姑他們都沒早睡,這會兒都站堂屋里,眼巴巴望著他。
一聽他說答題順溜,都眼睛發亮。
詳細說,就跟先生講學似的。
試策題目,他的答題思路。
后來大家交卷的排隊,又到殿內歇息等待,還有陡然面圣的驚訝。
今晚還配有好酒,是押寶贏來的,葉存山講述時,時不時喝兩口。
飯吃完,事兒也講完了。
葉存山到這里,身上的擔子才卸下。
因喝多,這一覺睡得比會試后還沉,早上都沒睜眼,睡到快中午時,聞著飯香才起來。
殿試三月十五考,十八貼榜。
十六睡了懶覺,下午去國子監領進士服。
十七時,杜知春跟謝晏清來家里拜訪,一同來的還有數個同年,聊最后抽簽的試策與策文,直聊到傍晚時分,眾人才散了。
晚上都睡不著。
云程跟存銀是興奮的,葉存山則是緊張的。
前面的考試,他対名次沒那么強的好勝心,唯獨殿試,他想入一甲。
這是早前就定下的目標,魚兮牘家他以后想入內閣。
科舉路上,他所有的名利心全在這里了。
有心思,他不說,怕換來的只有失望。
“既然都不睡,那我把信件拿來拆了吧。”
信件是時空信件,前幾天才從程家取回。
木匣子上的鎖已經有了銹跡,拿鑰匙打開,里頭的信件也都泛黃。
早兩年來寫的信件,含有対未來的美好期許。
那時葉存山的《艷.遇記》正在寫,云程暢想會暢銷南北,如今早已超額完成目標,是艷.情話本里獨一份的暢銷。
后頭寫他會考上舉人,考上狀元,眼下只看見了一樣,另一樣要等明天看結果。
那時還說云程手下能人輩出,他能當甩手掌柜,不需要他盯著教,也能產出很多優秀話本。如今來看,雖京都話本鋪子在籌備階段,云程會迎來新的忙碌期,但府城事業,已經完成預期。
存銀的裁縫鋪子已經送出,當年沒考慮到的諸多細節,在抵達京都后都一一克服。
趕上了會試考期,京都外地學子云集,靠著三重保暖又平價的棉衣打出了名聲。把計劃的“開鋪子”擴寫,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家里最小的圓圓,在兩年前,還是被拘在家里養著的小黑妞。
云程會為她耳朵膚色頻繁落淚憂心,摔打圓圓性格時,圓圓沒事就傻樂,難受的都是家里大人。
那時云程対她膚色已經不敢有所奢求,只希望她能照著葉存山的教育方向走,能長成一個活潑開朗,能說愛笑的小寶貝。
現在已經是了。
往后一個愿景,就看得人十分臉紅。
云程想藏著,還是被存銀看見了。
幾年沒打,他又開始嘿嘿嘿怪笑。
看哥嫂都盯著他看,他比誰都跑得快。
“我去睡覺了!”
最后那個預想是,也許到京都時,他們也有二寶了。
信件看完,就不硬熬夜,實在睡不著,也去炕上躺著閉目養神。
葉存山問他要不要努力試試,被云程在腰上連掐好幾下,“你趕緊睡覺,別到了殿上打瞌睡。”
葉存山說:“那就明天再努力。”
天亮后,葉存山洗漱完畢,換上進士服,等云程給他束發,吃過早飯又重新刷牙才上馬車,往宮里去。
云程目送他離開,叫上存銀,跟著后頭出門,去了醫館。
這天,萬人空巷,都擠往長安門等著觀榜,一路走來空空蕩蕩。
他倆到醫館,無需排隊,坐下后,大夫把脈一摸,就眉開眼笑:“恭喜恭喜,你有喜了!”
另一邊,文武百官都在。
皇上升殿后,序班舉榜案贊禮,舉人四拜。
執事官舉金榜放定,贊禮和舉人都跪下聽宣讀制文。
傳臚官唱:“第一甲第一名葉存山。”
——全文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