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中樞之要(六)-《大唐新秩序》


    第(2/3)頁

    三省長官擬定,朝堂框架便大致恢復了起來。但李誠中緊接著對三省職權的授予。則有著與以往極為顯著的不同。

    三省之中,中書令、尚書令、門下侍中都是正二品,尚書左右仆射為從二品,中書侍郎和門下侍郎為正三品——與各部尚書相同。

    其中,尚書令馮道、中書令張濬、門下侍中王師范、尚書左仆射張在吉、尚書右仆射劉審交入政事堂。明確以尚書令馮道為尊,大事不豫可一言而決。

    原尚書省六部,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進行改革,吏部、刑部保留,一應職權不變。將禮部中的科舉、教育職能劃入九監中的國子監,僅掌外事、禮儀、祭祀等;將戶部中的財賦職剝離,僅掌民事戶籍;兵部僅管地方與軍隊的協調;工部則剝離了大多數職能,僅保留對工坊和營造的管理。

    五監之中,國子監納入尚書省,更名為學部,管理學校、科舉等教育事業;將少府監更名為農部,掌管農林漁牧;將作監予以裁撤,一并職司并入工部;軍器監則直接劃入樞密院,成為后勤部的軍器司;都水監升格為通部,除了保留水利等事務外,還將驛傳、官道等等事務納入其中。

    九寺之中,鴻臚寺并入禮部,司農寺升格為計部,將原少府寺及戶部中有關財賦的事務全權整合。

    另將翰林院升格為文部,負責文教事務,管理修史、文辭及將來的宣傳等。同時新設商部,專門負責大興工商的事務。

    至此,新的尚書省算是完成了雛形,成為三省之中的大省,內含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學部、農部、通部、計部、商部、文部,共計十二部,幾乎將原來的六部、五監、九寺全數囊括其中。

    中書省仍然負責批閱各部及地方送達的表奏,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為天子草擬詔書,門下省依然具有封駁權,不經門下同意,不得移送尚書各部處置。但需要注意的是,政事堂中,已經明確尚書令為尊,同時政事堂五人中,尚書省又占了三個名額,至此,尚書省的權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宰相的治權得到正式承認。

    李誠中加強政事堂諸相的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三省長官可提名各省除副職以外的所有官員。比如尚書令馮道可提名任命十二部尚書及侍郎,中書令張濬可提名任命中書舍人、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闕、右拾遺、起居舍人等,門下侍中王師范可提名任命左散騎常侍、、左補闕、左拾遺、起居郎、典儀、城門郎、符寶郎等。上述提名經政事堂通過后,報天策府批準,一般情況下,李誠中無有不準。

    這項舉措,等于讓政事堂掌握住了極為關鍵的人事任命權,對于政令的快速發布和通暢執行有著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各級官吏的推諉和扯皮現象。

    對于這樣的制度,馮道當然是十分歡迎的,但李誠中提出來的時候,他仍然有些不可置信。李誠中對此的解釋是,讓官員擔負職責的同時,必須給予相應的權力,這叫權責相當!當然,李誠中暗地里并沒有向馮道進一步解釋什么是“宰相組閣”,那玩意有些太超前,沒必要多說,先一定程度上辦起來再說。

    政務框架搭建起來后,欣喜的馮道立刻召集政事堂諸相商議,很快擬出了部分任命名單,這份名單報送至天策府后,李誠中全部予以批準,盡數實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