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器(三)-《大唐新秩序》
第(3/3)頁
算來算去,南陽的莫州軍似乎是燕逆唯一可以派出來的軍隊了,當然或許還會加上一些新歸附的軍隊,比如河東軍、鳳翔軍、宣武軍等等,但這些軍隊燕逆絕不可能單獨調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打散了作為各軍的補充。趙匡凝一直在打聽李誠中的秉性,他知道此人最忌諱手下出現軍頭,是不是讓這些投降的軍隊重新成了氣候的。
甚至很有可能,這些軍隊都還在洛陽周圍,在燕逆的眼皮子底下――換了自己,同樣不會對其放心的。
這么看來,北進洛陽的戰(zhàn)事應當分作兩次,南陽是第一戰(zhàn),打敗了莫州軍,拿下南陽后,將在洛陽城下還有一戰(zhàn),那一戰(zhàn),或許才是最后的決戰(zhàn)!
經過一個月的籌備,趙匡凝將自己控制下的各州所能征募的軍士全數調到了鄧州一線,總共五萬余人,其中最依仗的,還是跟隨自己常年作戰(zhàn)的一萬余老軍,也是自己親自指揮的牙軍,剩下的四萬人,則有兩萬戰(zhàn)兵、兩萬輔兵。
依靠這五萬人,想要正面擊敗燕逆不太可能,但要攻下洛陽,趙匡凝卻很有信心。說起來,燕逆崛起太速,別看控制的地盤大,但經營的時間太短,雖說兵力遠甚自己,但兼顧太多,既要震懾新拿下的各道州縣,主力又在與吳王征戰(zhàn),只要戰(zhàn)事能夠進行的快一些,燕逆絕計抽不出兵力來和自己爭鋒。這,就是自己最后的機會!
十一月初八,前往江都的信使返回了鄧州,他帶來一個不好的消息,吳軍丟失了泗州,那一戰(zhàn),著實傷了根本。吳王楊行密非常急迫的請求趙匡凝立刻向北用兵,最好能盡快直搗東都,以策應正在淮南進行的大戰(zhàn)。
趙匡凝詳細詢問了信使有關泗州大戰(zhàn)的詳情,信使對作戰(zhàn)的過程并不清楚,但卻轉告了吳王的一句話:若是楚軍再有遲疑,恐吳國將支撐不到明年了!
趙匡凝揮手讓信使離開,然后陷入了沉思。
十一月初十,趙匡凝親率四萬大軍,由鄧州而出,直撲東北八十里外的南陽!(未完待續(xù)。。)
〖∷更新快∷無彈窗∷純文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