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9章-《佛子被娛樂圈拐走了》


    第(3/3)頁

    “佛有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是否皆為脫離苦海求往生極樂?”

    “是。”

    “‘佛’字為一苦一樂寫成,立于苦、求其樂。怎奈世事都苦樂相依,是以佛曰‘空’,空者無我無他,也便無苦無樂。可師父,為何您未曾放下佛門、放下清水寺?這些與您何嘗不是累贅?未放下便無談‘空’,無談佛心。”

    修心這是在**裸地質問了凡,可是了凡卻不惱,只是看著修心說:“佛子可知答案?”

    “……佛曰‘世事無常’,可有舍才有得,有拿起才有放下,有入世才有出世。師父令弟子下山入世為求歷練出世,可其實出世亦是為了入世。”

    聽著修心的話,了凡欣慰地笑了笑:“想來佛子已經找到了自己的道。”

    菩薩像前,修心毅然叩首:“弟子欲修大乘佛法、行菩薩道,請師父和諸位長老授弟子菩薩戒。”

    寺中清凈無雜音,修心的聲音徑直傳到了所有僧人的耳中。

    本來專心默念經文的僧人們有的忍不住睜開了他們的雙眼,只因這佛門中僧人少有受菩薩戒者。

    所謂僧人本也是常人剃了度才成了和尚。

    除了自小長在佛門的小沙彌以外,普通人為何出家?

    剛剛修心和了凡的話中已經給出了答案,不外乎一個“苦”字。

    人間如苦海,出身苦、工作苦、交友苦,沒東西吃有嘴饞和饑餓的苦,享受了美食有減肥和沒錢的苦;沒人愛有孤獨寂寞的苦,有了愛人有爭吵和磨合的苦。

    人在這苦海沉浮是為了什么?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于是有人落發出家。

    普通僧人持戒律不是為了別的,正是為了自己,是為了戒一時的歡愉享長久的寧靜。

    好似常人也是如此。有許多人知戀愛甜蜜,但是他們知道除了甜蜜以外,戀愛、婚姻同時還會伴隨著無數的痛苦。所以他們選擇了放棄一時的“**”選擇單身以求安寧。

    這行的便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修己身為己樂,講究出世。

    而大乘佛法不然,大乘佛法講的是舍己身為普度眾生,講究入世。

    如觀自在菩薩,行的便是大乘佛法。其束發修行,有三十二法相,以入世渡人為己任。

    大乘佛法以小乘佛法為基礎,可不遵守尋常戒律,如金剛亦可開殺戒。但同時這就與常人修佛之心相背離,是以少有尋常僧人會受菩薩戒。

    不過了凡卻似對修心的這個決定并不意外。

    修心天生佛心、思念通達,己身的煩憂從來不會成為他頭上的陰霾,入世出世于他己身已無差別。

    事實上,當修心拍攝完《影》時,他就明白該如何拿起、如何放下。即便他當時身在凡塵,卻也已達出世之境。

    只是之后他又因這佛門的大道,因粉絲的仰慕和荊暉產生了疑問。

    既然講究出世,為何他身為佛子還要堅守佛門的大道?

    佛求極樂,為何他身為佛子卻惹世人痛苦?他所修的道到底是什么?

    為何他非要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痛苦放下所有的感情?

    出世,為什么?求什么?

    修心不解,但最終他獲得了自己的答案。

    入世所為出世,出世亦為入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