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78章 分歧、水泊(賺錢有啥錯?想過好日子有...)-《七零之辣媽當家》


    第(3/3)頁

    守著那么大的水泊,里面都是鴨子的食物,都不需要額外喂糧食,老天爺賞飯吃呀,老頑固咋就想不通呢??

    孫天亮覺得他爹娘也沒錯,老兩口六十多了,那人生閱歷不比他們多?這時代風云變幻,誰知道下一步會咋樣?老人家有經驗,聽他們的肯定沒錯啊。

    再說他爹當了這么多年的大隊支書,大隊長、生產隊長會換,支書卻一直沒換,他有經驗呀。

    他爹的人生格言就是:穩穩當當的,別冒頭,冒頭就挨揍。

    當年煉鋼鐵、吃大鍋飯、三年饑荒,多少大隊都變著法兒地想多賺點,最后呢,一個個都被擼下來,全是犯錯誤的。

    老孫支書就覺得只要餓不死,穩穩當當就行了。

    想建國前,老百姓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別說吃飽,就明天的日頭能不能見到都難說。

    建國后餓不死了那就不錯,現在不但餓不死,還吃得飽穿得暖,比起五六十年代,已經夠好了。

    咋滴還不知足?

    人不知足就惹事。

    所以對于薛明霞提出來的擴大鴨子養殖場和鴨蛋規模建議,老孫支書直接否決,商量都不想商量。

    孫老婆子一開始也幫著兒媳婦勸老頭子,覺得這都什么年代了,那四人倒臺了,運動也結束,現在哪里都不搞運動,反而要搞生產,兒媳婦的提議也很對。

    孫老支書依然不同意,只要公社沒有明確政策下來,誰也甭想忽悠他。

    年紀大了尤其容易緬懷過去,他又覺得當年大家戰天斗地,吃糠咽菜也干勁十足,不像現在這些年輕人,吃飽喝足還想天天吃肉,還想要錢花,這不是貪心是什么?

    老人家總覺得眼前的年輕人浮躁、好高騖遠,不如自己這代人當年能勤奮吃苦,

    孫天亮向來沒有多少主見,他爹是支書,家里一直聽爹的,是他媳婦進門以后不斷地給他說,他又開始分一只耳朵聽媳婦兒的。

    他的想法也簡單,甭管聽誰的,只要一家子和和睦睦,過好日子,聽誰的都行。

    以前差不多的矛盾都能協調,可這一次薛明霞鐵了心,不肯協調,非要公爹采取自己的意見。

    她越說越難受,又開始抹淚,對顧媽顧爸道:“叔叔,嬸子,你們說我想過好日子哪里不對?我家里五個兒子呀,要是不多賺點錢,以后咋給他們蓋房子娶媳婦?就靠著一年到頭那點工分,分不到兩百塊錢,一間房子都蓋不起來。”

    顧媽:“我覺得明霞說的沒錯。”

    顧爸為了和平,不輕易發表意見,畢竟政策大如山,他那條腿作證。

    孫天亮看著薛老婆子,“娘,那你說,我爹就錯了嗎?我們就考慮自己一家人,可他要考慮一個大隊呢。當干部,沒那么容易。”

    薛老婆子堅決支持女婿,“那肯定的,不說當大隊干部,就當家也不那么容易。一家子要是十幾口人,每個人都想自己那點事兒,可當家的得想一家人的生活呢。”

    雖然薛老婆子支持女婿,可因為沒有公婆在身邊,自己就不會顯得那么勢單力薄,薛明霞:“那分家呀。各人過各人的,不是更好?”

    孫天亮:“明霞,咱已經分了呀。爹娘跟咱過呀。”?

    薛明霞:“別和我說話!”

    孫天亮:“明霞,你咋不講道理呢?我和你說,你就耍賴。”

    薛明霞:“你快走吧,我娘家住不下這么多人。”

    孫天亮:“你看你,又耍賴。”

    這時候劉艷麗和大娣把餃子煮好,就喊人吃餃子了。

    小嶺一直在那里聽八卦來著,各自坐下以后,他道:“大姑父,這事兒我覺得我大姑沒錯。”

    孫天亮:“啊?”

    小嶺:“大姑父,人往高處走,誰不望著好?我都想手里有錢!要是我有門道賺錢,我也毫不猶豫去干!有錢不賺王……”

    大軍拍了他一下。

    小嶺把差點順口禿嚕的那句“有錢不賺王八蛋”給說出來,趕緊改口。他問道:“大姑父,你兜里有幾塊錢?”

    孫天亮掏了掏口袋:“三塊錢。”

    要進城得坐車,還得預備給孩子買點什么,來看老丈母娘也不能空手吧。

    小嶺:“大姑父,擱鄉下你這幾塊錢就算富裕的,好多老爺們兒掏不出兩毛錢來。可你這幾塊錢在城里不算啥,還沒我零花錢多呢。”

    他感覺林蘇葉拿眼看他,立刻咳嗽一聲,“我就這么個意思,大姑父,你知道大軍和莎莎的錢都比你多。你出門還得跟奶奶和大姑伸手吧?”

    孫天亮被他問得腦門子都見汗了。

    他覺得小嶺說得也有道理,點點頭,“當然賺錢好。”

    大軍為他解圍,“賺錢固然重要,但錢不是最重要的。對于孫家爺爺奶奶還有大姑父來說,安定團結,家庭和睦,是最重要的。”

    孫天亮感覺大軍就是救星,猛點頭,“是的!”

    小嶺還要說什么。大軍道:“其實大姑也沒錯,孫爺爺也沒錯,關鍵要有合理的借口說服孫爺爺,讓他覺得有政策可依就沒問題。”

    大姑想擴大生產,多賺錢,那就要想辦法說服老孫支書,而不是和婆婆、男人掐架,掐架沒用。

    薛明霞樂了,夸道:“我大侄子就是聰明,大姑就是這個意思。我勸不動,我回娘家找人幫我勸呀。”

    她就拿眼睛看林蘇葉,又看顧孟昭和小姑,希望他們給自己出頭。

    小嶺:“大姑,你甭看我媽,我媽就會畫畫做衣服,她要……”

    林蘇葉怕他說自己用鞋底抽人臉的事兒,就打斷他,“那就你和大軍去說,要是說不明白,說不服,不許回來。”

    大軍瞥了小嶺一眼,小小年紀就喜歡大包大攬,看給你能耐的。

    小嶺討好地朝大軍笑笑,給大軍夾了一個餃子,“大軍,吃餃餃。”

    莎莎立刻笑起來,她一直和大姑家小表弟說悄悄話來著,她發現這孩子有點笨,這么大還不怎么會說話!

    薛明霞怕倆侄子分量還不夠,就對薛老婆子道:“娘,你領著倆大侄子去和我公公婆婆嘮嘮唄。”

    大軍:“我奶去這事兒就黃了。”

    薛老婆子:“啊?我就這么不中用?”雖然她覺得閨女折騰,但是大孫子要幫忙,她立刻就倒戈,大孫子決定她的立場。

    大軍:“到時候孫奶奶和你一抹淚兒,你還中用不?”

    薛老婆子果然猶豫。

    小嶺:“我也會抹淚兒呀。”

    大軍已經開始和顧孟昭、顧爸顧媽商量怎么戰術了。

    顧孟昭:“最近中央不是一直在開會么?”

    今年5月份《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意味著經濟發展、國家建設,都要靠實踐出真知,而不是靠兩個凡是,更不是靠運動路線。

    那有個潛在的意思,以前不適應現在經濟發展的政策都會被改變。

    聽廣播還有一個訊息,雖然沒有明確提出,但是顧孟昭覺得這個信息應該是開放的、發展的、向上的、經濟的,因為處處都在提經濟發展、撥亂反正等等。

    大軍:“我們綜合各項信息,寫篇報告出來,孫爺爺看了以后肯定會有想法。”

    孫老支書這樣的人不喜歡聽年輕人說什么,尤其不喜歡人家臆斷,他有自己的生存哲學,按部就班、跟著政策走,只要有政策可查,那不管做多大的事兒,都不會被審查降罪。

    這就是老一輩人非常看重的名正言順、出師有名,只要正、順,哪怕古代造反當皇帝也不怕,不順、不正,那你一針一線也不能拿。

    原本就是一頓餃子,不管多少個餡兒,大軍小嶺他們都吃過,不像在鄉下時候那么饞,但是因為有大姑大姑父這事兒調味兒,他們吃得格外香。

    被當成調味品的一家三口還毫無知覺,吃完飯孫天亮還想討好媳婦兒,卻遭到薛明霞的白眼。

    孫天亮:“媳婦兒,我也沒有不支持你,我也想說服爹來著。”

    薛明霞:“你說的呢?怕是沒說兩句,就被他們說動來勸我了吧。”

    孫天亮:“那沒有,我這不是帶著咱小寶兒來找你了嘛。我也覺得娘這邊人多力量大,肯定能想出好辦法,過來取取經。”

    林蘇葉留他們一家三口住了兩天,夫妻倆就帶著小兒子歡歡喜喜把家還。

    過了幾日,大軍小嶺邀請藍海軍、葛峰等幾個同學一起,對他們說去秋游,對學校說下鄉體驗勞動請幾天假。

    他們又邀請林蘇葉、黃顯寧等美院師生,一起去水泊公社采風畫畫。

    讓他們把那邊的水泊資源給畫下來,順便幫孫家官莊宣傳鴨子、鴨蛋、蘆葦蕩等等。

    美院是有采風安排的,基本每個月都會出去一兩次。

    教導主任接到黃顯寧的申請,立刻批復,時間他們自己定,介紹信公章學校給蓋好。

    水泊其實就是湖,只不過當地人習慣稱呼大水泊子。

    水泊公社三山、六水、一分田,非常適合種水稻,產量高、大米香,后來九十年代一直做出口生意。

    金秋時節,天空渺遠深邃,云絲淡淡白鳥翻飛。數百里水泊與藍天相接,湛藍翠碧,鴨鵝成群,碧波蕩漾中殘荷搖曳,端得是風景美如畫,田園動人心。

    幾個小孩子紛紛發出驚艷的贊嘆聲,“竟然有這么好看的地方!”

    黃顯寧對美院學生們道:“我們可以在此地多盤桓些時日,大家根據自己的靈感多畫些作品。”

    他和張紹東去水泊公社革委會出示介紹信,然后請他們給安排住處。

    公社書記親自接見了他們,直接給他們安排在孫家官莊的知青點,那里有一大片知青點,專門負責養雞鴨鵝。

    小嶺則領著幾個孩子往大姑家沖,他一馬當先,“大姑,大姑父,我們來了!”

    薛明霞正在家里準備晚飯,聽見小嶺的聲音就歡喜得迎出去,“讓我好等,可算來了!”

    孫老婆子臉色一變,悄悄打發孫子小四,“快,去告訴你爺爺,你娘搬救兵來了,讓他先別回家,且等我信兒。”

    小四一溜煙兒往外跑。

    大軍瞅著小四跑出來,一把拉住他,塞給他幾塊大白兔奶糖,“去把爺爺請回來,就說我有省里的新政策給他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