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三國第一強兵》


    第(1/3)頁

    “實際上,即便諸位不主動前來,本將遲早也會邀各位來此一敘……”

    王羽的視線從座下兩側恭立的眾人身上以此掃過,語聲中聽不出太嚴厲的味道。

    這些人他大多數都是初次謀面,但幾乎兩個人當中,就會出現一個他很久以前就熟悉的名字,荀彧、蔡瑁、蒯越等等等等。

    不管代表的是一方諸侯,還是僅僅代表了自己的家族,這些人到來所代表的意義都是差不多的,如果能讓他們所有人都滿意而歸,新納入統治范圍的領地即便上就安定下來了。

    這是世族即將到達巔峰的時代,距離魏晉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程度還有那么一距離,但世族勢力的空前膨脹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自己只是貪圖迅速安定的好處,無疑會步入魏晉兩朝的后塵;但若擺出嚴厲的態度,以強力壓服,眼下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毀之一旦。

    好在,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摸索、討論,自己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解決方案。

    稍作寒暄,王羽迅速進入正題。

    “在正式與各位探討地方局勢之前,本將有一個問題想問問各位……開國四百年以來,大漢王朝南征北討,何等威風,即便以丁零、大秦之遠,也知我大漢威名,為何近年來,衰弱至此呢?”

    階下眾人都是低著頭,把嘴巴閉得緊緊的。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回答的必要,對此,在士林當中早就有了定論:外戚囂張。宦官專權,天子昏聵。正人君子不得伸張于朝廷,故而政局混亂。導致天下人無可依從,終被妖賊所乘。

    不過,座上這位冠軍侯和世族之間,在認知上是有很大差異的。士林之中流行一種法,是冠軍侯認為國之將亡,與天子固然沒有多大關系,與外戚、宦官還有太平道那些妖人也是關系不大,強國興邦之道,首要之務就是鏟除世家豪門。

    不管這個傳言到底有多少準確性。風發言都不是什么好路數,悶聲聽著,至少先搞清楚對方到底想干什么才是王道。

    “本將在河內起兵至今,在領內所施行的政略,一直都是在變動之中,原因無他,因為本將也是一直在思考……”王羽對眾人的沉默應對絲毫不覺意外,不過他接下來的這番話,也有幾分睜眼瞎話的意思。

    沒錯。他對待世家豪門的態度一直在變,但并非他的思路不夠成熟,而是形勢使然。

    剛起兵的時候就對世族下狠手,并非他嫉惡如仇。眼里揉不進沙子的表現,只是老王匡已經把河內豪門得罪死了,若非有董卓這個公敵在。當時的諸侯聯盟就能調轉矛頭,把他爺倆先給滅了。

    這一都不夸張。河內是漢光武劉秀起家的地方,東漢這一百多年當中。論豪門底蘊,就屬河內最強。

    歷史上曹操、袁紹都很強,又有地利之便,但偏偏就沒人對河內下手?為啥?就是因為這地方豪門太多,做什么事都多有掣肘。干脆就放個沒啥威脅的張楊在這里,做為戰略緩沖地帶算了。

    對當時的王羽來,這就是場無妄之災,給他初期招攬人才帶來了不的麻煩。可是,就當時的處境而言,王羽也只能順水推舟,將反世家進行到底,不然怎么辦?難道去跪求寬恕么?

    等到他回轉泰山老家,準備進取青州,考慮到青州的特殊,他也有必要將這個策略進行到底,以籠絡人心,所以只能繼續下去。

    一直等到打敗袁紹,才能開始轉向,但這其中又涉及了對張燕的招撫。因此是一波三折一都不為過。

    時至如今,王羽終于可以不受約束的,把自己整套的理念搬出來了。

    “世家的存在,應該是有著某種必然性的,雖然對國勢轉弱具有一定影響,但若把所有罪過都推過去,也不提合適。”他緩緩著,給在場眾人都吃了顆定心丸。

    雖然眾人也做好了萬一和談不成,就趁著大勢尚有可為,豁出去的拼一場,但驃騎軍的威猛戰績實在讓人膽寒,不到沒有路可走,沒人愿意魚死網破。

    精明如荀彧、蒯越這樣的人則是露出了深思神色,心下斟酌著王羽的未盡之意,不是天子昏庸,也不提外戚、宦官,現在連世家也得以開脫罪責,那罪魁禍首到底是誰?總不能是這位驃騎將軍只是在消遣大家吧?

    幸好這一次王羽的話鋒沒繼續飄忽不定,直接承接著了下去。

    “本將以為,國勢江河日下,無法繼承先輩雄圖的最大原因,就是士、民之間差距過大,以至沒有中間階層,導致國體不穩,稍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演變成大禍!”

    “中間階層?”

    “國體不穩?”

    “這到底是……”

    因為王羽先揚后抑的手法,眾人一時間也有些壓抑不住情緒,或是失聲驚問,或是和關系好的與會者面面相覷起來。

    雖然王羽用了幾個新名詞,可要完全聽不懂肯定是不可能的,畢竟來的都是各世家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見識學識遍數當世也算是出類拔萃的。他們之所以失態若此,是因為王羽這番話很容易引起不好的聯想。

    王羽既沒有發火,也沒有解釋的意思,眼簾低垂著,不置一詞。直到眾人隱約覺得不對,再次安靜下來的時候,這才一抬眼,彈彈指,吩咐道:“將東西發下去。”

    “遵命。”身后侍立的幕僚中走出兩人,躬身應命,各捧著一摞紙張走下丹墀,一一將裝訂好的書冊發給眾人。

    “開元戰爭法令草案?開元普通民法草案?”

    “不錯,這就是本將基于適才所的原則,為未來的大漢帝國制定的法案。”王羽擺擺手。示意眾人可以隨意翻看:“各位都是見多識廣之人,特別是文若先生。即便以曹將軍的眼界,也常以名相蕭何比之。正好為本將參謀一二,請務必暢所欲言,不須有任何顧慮。”

    “……”包括荀彧在內,眾人都不知該如何作答,琢磨著反正王羽這么了,大家不妨先看看這兩項新法再。

    如果沒猜錯的話,這兩項新法應該就是未來的新王朝的國策,而眾人此來的目的,與此正是息息相關。

    雖是草案。但也是條目俱全,林林總總下來,總共有三章九節七十二條款。條目多,新名詞也多,眾人一時間也來不及盡數瀏覽,只管找自己最關心的內容翻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