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政策可太好了! 政策出來前,就有個村子偷偷搞起了生產責任制,那是帶著孤擲一注的勇氣。 最后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不過,三叔剛才的話里提到了有人去鬧,讓丁果的心提了起來。 她知道這個政策幾年后會正式全國推行,但誰也不知道這期間會不會有人因為村里不積極響應就去鬧而出事,所以她斟酌了下用詞跟三叔分析了這個政策未來的形勢,最后叮囑三叔,可以持支持態度跟大隊干部協商,但別起暴力沖突。 一個政策從開始到全面施行,從來就不是一條坦途。 好在丁志城本身也不是沖動且做事不計后果的性子,雖同樣眼饞有的大隊把土地分給了個人,卻不會激烈的去跟大隊對抗。 民不與官斗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丁志城:“我知道,我知道,只要知道是個好政策,我心里有數就行了。” 臨掛電話前,丁果又叮囑三叔等大林放了暑假,帶著大林來首都。 丁志城一口應下了,他也準備等三兒放了假就帶上糧食過來,除了幫幫孩子們的買賣,也去看看小孫子。 打孩子出生還沒見過呢。 這邊丁果見了三嬸時也跟她說了三叔打電話的事。 “咱那邊哪個大隊的?過年的時候還沒聽說呢,一點風聲都沒聽著,人家說分就分了?” 彭桂花回老家過的年,因為孩子還小,沒讓兩口子帶娃回去,她在老家待到過完元宵節又回來的。 這會兒聽丁果說老家那邊已經有大隊開始實施分產到戶了,也很激動,一疊聲的問了好幾個問題,最后有些羨慕地說:“不知道啥時候輪到咱村。” 真要分產到戶那可是好事兒,土地是自家的了,到時候再干點啥應該也不用跟大隊里請假了吧。 她還惦記著果果說的干貨買賣,玉玲那邊也知道他們的計劃,前兒還問起過,說家里要是想做就放開手去做,現在政策已經放開了,不用擔心做買賣被抓啥的。 至于看孩子的問題,宋玉玲不是那種非要婆婆一心扒拉他們的人,下頭還有倆小叔子,公婆也得為大柱和大林考慮。 看孩子有她媽,她也準備跟大姑姐一樣請個幫手,所以看孩子不是問題。 兒媳也支持,彭桂花就計劃今年入秋后開始著手做做炒貨,只要肯下功夫,咋著也比在大隊里掙工分賺的多。 沒想到這又聽到了個好消息。 雖然這事不是直接在他們村落實,但也看到了希望。 丁果笑道:“既然有了先例,咱村估計也快了。三嬸,要是真分了土地,您跟我三叔是準備承包出去還是自己種?” 彭桂花驚訝:“還能承包出去?大隊里能同意嗎?” 她倒是沒想到還能這樣操作,下意識里還是集體思想。 丁果提前給他們講分產到戶后的土地的可操作性,笑道:“土地分給個人,那就是個人說了算的,咋就不能往外承包?” “是這個理!”彭桂花忍不住笑,“果果你這腦子就是好使,這讓我們可想不到還能這么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