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的形勢下,接受溫德斯利國人的調解是最符合海軍利益的選擇。 重要的是,并非每個人都愿意赴死,許多人自然是希望能活下來。 因此,山橋太郎的建議最終得到了全體通過。 隨即,山橋太郎指示通訊官向溫德斯利國遠東艦隊發送電報。 他們表明愿意接受調解,并開始調整航向,準備與溫德斯利國人會合。 在這一刻,他們深知,如果能在被擊沉前會合溫德斯利國人,這將成為他們的救命稻草。 緊張的討論中,一些人憤怒地質疑: “這是什么意思,溫德斯利國人?我們難道只能束手待斃嗎?” “我們無法接受這樣的條件!我們的海軍士兵寧死不辱?!? “我們絕不會接受溫德斯利國人的仲裁!” “簡直是荒謬,溫德斯利國人究竟把我們當作什么?難道他以為我們會乖乖聽從他的命令?” 在大多數軍官的眼中,即使沒有逃生的希望,他們也寧愿選擇與海同眠。 即使面對全軍覆滅的風險,他們仍決心讓敵軍付出沉重的代價。 戰場上的實況已證實了這一決心,特別是在海軍的猛烈反擊中,敵方已經承受了不小的損失,甚至一艘巡洋艦被直接擊沉。 盡管未能沉沒敵方的戰列艦,但這場戰斗已大幅提振了士氣。 在緊張而混亂的局勢中,山橋太郎突然鎮定地開口: “各位冷靜,我認為溫德斯利國人實際上在幫助我們?!? “無論如何看,我們的海戰已徹底失敗?!? “這對帝國是一個無法承受的打擊?!? “溫德斯利國人顯然不希望我們敗得如此徹底,因為那將讓整個遠東地區的權衡失去平衡?!? “在這種情況下,溫德斯利國人才會冒著得罪敵軍的風險,直接介入戰爭。” “我們已無退路,即便溫德斯利國人有其他圖謀,我們也只能接受這場賭局?!? “至少目前,除了溫德斯利國人,無人能救我們。” 山橋太郎繼續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