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孫教授的憂慮-《喧囂之后》
第(1/3)頁
6月2日,孫教授78歲生日,本來孫教授參加完校慶,就要回鄉下去,是劉愛雨軟纏硬磨地留下來了,她要給孫教授過一個生日。
孫教授一向低調,不喜歡張揚,生日這天吃碗面,意思意思就行了。
孫教授扭不過劉愛雨,便提了條件:一是就他們仨,不再通知別的人;二是不去大酒店,也不吃山珍海味,就在茶館里,泡一壺碧螺春,弄幾樣茶點就行。
上午十點多,茶館里還沒來客人,孫教授的生日宴開始了,沒有蛋糕,沒有生日禮物。
劉愛雨動手,做了手搟面,用廋肉、雞蛋、黃花菜做了臊子,孫教授嘗了一口,點頭稱贊說:“多年沒吃過臊子面了,還是咱老家的面味道好。”
孫教授一說到老家,話就多了。
板橋村原來有一所小學,后來撤并了,孩子都到城里去上學,家長也跟著去陪讀,村里人就更少了。
孫教授認為,一個村莊,如果沒有了一所學校,就成為文化的沙漠。
孫教授非常懷念村村有學校的那個時代,那時,人們吃不飽穿不暖,但窮得開心、窮得精神;現在呢,還沒有真正地富起來,就有一大批人衰老了頹廢了,不工作了、不戀愛了、不結婚了、不生孩子了,無欲無求,這樣下去怎么得了?
孫教授做了近60年的教育工作,他這一生最痛心的是,他的一個極其優秀的學生、被給予了厚望的精英,卻患上了抑郁癥,最后割腕自殺。
孫教授的憂慮是,現在,相當一部分優秀的人,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抑郁癥和焦慮癥,飽受著精神疾病的折磨,而痛不欲生,他們中的少數人,或許會走上極端之路。
劉愛雨聽得心驚膽戰,她突然想起了陳望春,她托趙波找人打聽他的行蹤,聽說分到了某個研究所,但他最近請假了,沒上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