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彩云之南的浪漫之旅-《喧囂之后》
第(3/3)頁
這里已開辟成一個景區,有水映茶馬區、纜車觀光區、古道朔源區、馬幫尋跡、古樹問茶、野美濕地等景點。游人絡繹不絕,聽口音,來自天南地北。
劉愛雨和趙波參觀了制茶工藝,作坊里,藝人詳細講解了制茶的過程,分為采茶、品茶、揉茶、踩茶、烘干等環節。
街上有好多家茶店,店主教客人分辨生熟普洱。
生普洱顏色墨綠色偏青,熟普洱因為經過人工發酵,顏色多為褐色或紅褐色;沖泡以后,生普洱為金黃色,熟普洱為紅色。
生普洱有一山一寒一味的特點,層次感強,有意猶未盡之感;熟普洱溫和平淡,無苦澀味。
劉愛雨買了兩塊極品熟普洱,她打算過段時間,去看看她的教授爺。
2000多年前,從這里出發的一條古道,延申到了東南亞南亞,將普洱茶源源不斷地輸送出去,那柯里便是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的驛站,傣族的意思是小橋流水、土地肥沃,放眼望去,這里到處是綠油油的茶園,低矮的茶樹和傣族的竹樓相間,順著山勢,層疊鋪開。
劉愛雨端著一杯冒著裊裊熱氣的普洱茶,好像聽到了山道上叮當的馬鈴聲,面容黝黑的馬幫人高亢的歌聲,不斷延申進云霧深處的青石板小道。
在普洱,趙波和劉愛雨參加了一個傣族婚禮。
婚禮上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拴線儀式,傣族把拴線叫拴魂。在一張小桌上,放著兩個用芭蕉葉做成的帽子,下面各放著一只煮熟的公雞母雞,新郎新娘并排跪在地上,聽老人的祝福。
主婚人拿起桌上的白線,從左至右,繞過新郎新娘的肩,將線的兩頭搭在桌子上,意思兩個人的魂已經拴在了一起,白頭到老,永不分離。
接著,在座的老人,每人拿起一根線,拴在新郎和新娘的手腕上,祝福他們幸福吉祥,生的兒子會耕田會蓋房,生的女兒能織布能栽秧。
婚禮當天,男方的親朋好友陪著新郎,敲著象腳鼓,一路喜氣洋洋地來到女方家。
女方家的門口鋪著花毯,上面擺著小供桌,放著鮮花和酒,和尚念完經后,用彩色絲線,拴在新郎新娘的手上。
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滿三年,才能帶著妻子回男方家,住滿三年后,再回到女方家,稱作三年去三年來。
夫妻如果離婚,由提出離婚的一方給對方一對臘條,或雙方拉一塊白布,從中剪斷,表示從此恩斷義絕、形同陌路。
劉愛雨瞅瞅趙波,趙波也正在看她,兩人心意相通,劉愛雨走到主持婚禮的老者面前,要他為她和趙波,也來一個拴魂儀式,老人欣然同意。
趙波和劉愛雨并排跪著,老者拿著一根白線,繞過兩人的肩頭,將線的兩頭搭在桌上。
在座的傣族人,每人也拿起一根線,拴在劉愛雨和趙波的手腕上,祝福他們白頭到老。一群傣族青年男女,圍著他們跳起歡快的舞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