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了傀儡之外,這儲物袋內的靈符也是不少,而且不是普通靈符,都是成品靈符。 在其中,周長旺還發現了三四張他自己所畫出來的成品雷電符。 “這倒是正常。 我賣出去的靈符不少,有人為了這次可能爆發的危機提前購買,也是極有可能之事。” 周長旺心中這般想著,然后眼睛一瞪,看到了一個令牌。 令牌很普通,并沒有什么奇特之處。 但在令牌之上,一個明晃晃的‘陳’字,頓時就讓他有些吃驚。 陳? 陳家之人? 他所認識的陳玉書,身上可就掛了這樣的同等令牌。 或許,之前宋顯超匆忙出城,就與他斬殺了這儲物袋主人有關了? 除了令牌之外,儲物袋內還有各種靈丹五六瓶,下品靈石五百七十六塊,下品法器三件,一柄飛刀,一塊玉佩和一件護甲。 三件法器,兼顧攻擊,防御和心神恢復,屬于普通修士的標配,加起來也能值個五六百塊下品靈石。 然后則是玉簡,材料等物。 接著,周長旺又取出第三件儲物袋。 這件同樣得自于宋顯超,應該也是他的‘戰利品’之一,周長旺輕車熟路一般,破除了其中的靈識禁制。 “三百五十二塊下品靈石,靈符則有十來張,大部分都是低階精品符,只有一兩張是成品靈符,竟然還有兩瓶清目靈液,三瓶回靈丹,玉簡則有二十來個,幾個玉盒,玉盒上貼上了封禁符,應該是靈植一類。 這人是個靈植師? 儲物袋內,同樣有個陳家令牌,法器,法器一件都沒有,或許放在了宋顯超自己的儲物袋內了……” 周長旺粗略的查看了一番,總體來說,還是有些滿意的。 至少,三個儲物袋內的靈石加起來,也有一千一百八十六個之多,加上其他瓶瓶罐罐,靈符法器……折合算起來也能值個兩三千塊下品靈石了。 他打算到了神風谷坊市之后,就盡快將之處理掉。 然后,他開始一一查看其中的玉簡。 總共數十個玉簡,記載的并不全都是法術一類,大部分反而是某些法術的修煉心得,和某一職業的修行經驗和詳細講解。 特別是那原主人疑似靈植師的玉簡,其內介紹的大部分都是某些靈植的習性和生存所需環境,還有某些特殊靈植的產地和培育方法…… 至于法術,只有三種。 有兩門還是與他掌握的重疊,只多了一門火雨術,是一門一品中階法術,一經使出,就會有無數道火焰如雨水般降臨。 威力,比之千雷閃要強上一些,卻遠不如五行化雷術,對他的作用不大。 “最后,就是那練氣七層修士,宋顯超自己所使用的儲物袋了。” 周長旺將那諸多儲物袋整理一番之后,手一翻,又取出了一個儲物袋。 這個儲物袋,明顯與之前的幾個不同,不僅大小上,更大了許多,其材質,也明顯區別于普通儲物袋。 “不愧是練氣七層修士的儲物袋,比之薛同一流,都要好上許多。” 周長旺感慨間,也不猶豫,心神微動,直接探入了這一儲物袋之上。 然后不斷運用自己的靈識,‘破解’禁制……說是破解,其實就是借助自己的靈識之力,消磨儲物袋內原有的靈識印記。 好在,如今周長旺的心神之力經過不斷修煉分神術和太乙圖錄的提升,已經不弱了。 估計也只比練氣七層修士,差上少許,也就是說,他的靈識強度,遠勝于一般的練氣六層修士。 如此,在他的靈識不斷沖擊消磨之下。 滋滋滋…… 只是花費了兩炷香的時間,就將這一儲物袋的靈識禁制,給消磨一空。 然后,他心神一松,就探入了其中。 首先就感覺到其內的空間,更大許多,七尺方圓,幾乎相當于一間小上一些的臥室了。 然后,他才將心思落在了儲物袋內的收藏之上。 “這……不愧是練氣七層修士的儲物袋。 只是靈石,就有七千三百多塊。 除此之外,還有一小堆的礦石礦材,至少三千來斤,其中竟然還有一些,是經過精煉出來的……若是我沒猜錯的話,應該就是火晶庚鐵吧? 這些精煉出來的火晶庚鐵,就有三百多斤了,市場價十塊下品靈石一斤,算下來就是三千多塊下品靈石? 靈符數十張,大部分都是普通靈符,就算是成品符,品階也都不高,不過卻有兩張達到了一品高階層次,乃是神行符。 一旦激發,可日行千里……價值三百塊下品靈石,兩張就是六百。 至于靈丹……” 周長旺沒敢將東西從儲物袋內取出來,只是以靈識探入其中,進行清點。 然后他突然眼前一亮,看向了其中的一個丹藥瓶。 ‘玉華丹’三字,清晰的寫在上方。 這玉華丹,可是能夠助力練氣后期修士修煉提升修為的靈丹。 一枚就堪比練氣后期修士一個月的修煉效果,一瓶八百塊下品靈石,一枚就價值八十塊下品靈石。 他控制著靈識,打開丹瓶,濃郁的丹香隨之散發而出,他連忙重新蓋上,卻已經確認了里面還剩下了三枚。 “三枚玉華丹,就是兩百四十塊下品靈石。 關鍵這玉華丹可不是普通之物,有價無市,往往坊市內的煉丹師剛一煉制出來,就會被買走。 普通修士,想買都買不到……” 周長旺心中欣喜。 然后又看向了其他寶物。 靈丹一類中,除了玉華丹之外,還有養脈丹,回靈丹,解毒丹……作用各異。 除此之外,還有玉簡,法器。 法器中,下品飛刀兩件,中品飛劍一柄,還有一個靈盾,也是中品法器層次,一塊金鐘,一個玉扳指……可惜全都是下品,中品層次,沒有一件屬于上品。 不過加起來,也能值個三千多塊下品靈石了。 至于玉簡,則有近乎兩百塊。 大部分玉簡的價值其實不大,都是一些功法的修煉心得和法術的修行經驗,還有一些,則是人物傳記,對于某一理論的修行摸索,甚至還有一些,則是某些功法,法術的推演,創造過程,研究心得…… 只有少數玉簡之內,記錄的才是完整的功法,法術和修仙百藝中的某一類的傳承。 這其實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仙法修士的各種修行法門,可不是憑空出現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