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暗星博士想法產生改變的起因,是他看到了兩個特殊的NPC—— 在顯示大都會內容的畫面中,他看到了大量玩家聚集在一起,不惜代價地掩護兩個NPC撤離。 甚至以自己肉身當盾牌的場景,都連續上演了好幾次。 這跟別處動輒跟異形同歸于盡,死上數百人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態度截然相反。 博士好奇地用林游給他的權限,去查詢這兩位虛擬人物的資料,發現他們一個叫珍妮,另一個叫強尼,外號則分別叫阿珍和阿強。 他們是數字世界最早一批虛擬人物,每周還會參與制作一期網絡新聞節目,擁有非常高的人氣。 博士明白了一點,但仍然非常吃驚。 這些虛擬人物,死了又不是不能復活,如果這真是一個狂熱的戰爭文明,應該是不會在意這個。 帶著好奇心,他關注著這個畫面,看到阿珍和阿強在上千名玩家的護送下,撤入大都會的地下避難所。 而避難所內部的畫面,更是讓博士身體周圍冒出一朵朵明黃色的火苗—— 在很多虛擬人物的圍繞下,一些看上去年紀不大的小朋友,正在寬闊的避難所里吃飯、睡覺、讀書。 玩家護送著阿珍和阿強進入避難所后,醒著的小朋友們紛紛跑過來迎接,玩家們也開始一車車往下卸物資。 博士這才注意到:之前自己好像一個幼年虛擬人物都沒見到。 原來不是這個數字世界沒有幼年虛擬人物,而是被保護起來了嗎? 虛擬的幼年角色都會被保護的話,那現實中的未成年用戶呢?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博士開始搜索相關的信息。 這并不難。 他很快就發現:年齡低于16歲的用戶,都不會被這種可怕的怪物寄生。 如果是年齡更小的用戶——低于10歲,甚至異形看到他們就和沒看到一樣,直接繞著走。 因為一個[動態分級系統]的存在,他們眼中的怪物連長相都和成年人不一樣! ‘連心理上的保護也注意到了嗎?’ ‘這樣的話……’ 博士又產生了一個新想法,開始尋找像避難所這樣,沒有被異形入侵的地方。 這一找,還真被他給找到了——而且這樣的地方還不少! 《我的世界》模組分享平臺,幾乎所有模組都安然無恙。 非模組的游戲本身,未成年玩家開辟的服務器同樣安然無恙。 由此啟發,博士進一步發現:脫離了這個數字世界的公眾區域,還有很多用戶自己開辟的“小世界”,因為與公眾世界的天然隔離,并沒有亂作一團。 只是林游給他的權限,并不允許他越過公眾世界的邊界,去窺探玩家的個人游戲世界,所以無法看到實時畫面。 ——林游給他的權限,最多也就看一下玩家的小隊聯機世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