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完這些,任重稍微停頓,再道:“以上就是我掏心窩的真心話,你們大約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今天就先講到這里。這里有個小冊子,名為《選集》,你們回去后自行翻看,自行理解。當然,不管你們體會到了什么,都務必注意,不要再和其他人分享。散會。” 說著,任重便將一本本藍色封皮的小冊子發到每個人手中。 等眾人出門時,發現門外已經又候著十余人,包括史煊父子、梁啟發、袁擒虎、花月嵐、霍東華、錢望慎等人。 鄭甜知曉他們也是來聽任重的“講座”的,心里稍許疑惑。 如果任重一開始就打算與這些人都溝通,那為什么不干脆弄個大點的會議室一起講呢? 任重才剛說了要保密,那為什么又要立刻將這些不是那么核心的人都叫來呢。 鄭甜略感困惑,但倒也不多問。 其他人也差不多,不過都自行離去。 鞠清濛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拿出之前任重給自己那本紅皮《選集》,又翻開剛拿到的藍皮《選集》。 兩相比對后,她發現了兩本書里的差異。 兩本書講的都是同一件事,但卻又頭本質區別。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總結,便是紅皮《選集》講了如何在沒有任重的情況下繼續推行任氏集團的制度,其核心思想是“此后若沒有我,便人人都是我”。 藍皮《選集》則著重講了整個任氏集團應該如何在任重的率領下推行人人都能當家作主的制度,核心思想是“若我任重活著一天,便不讓我庇護之下的任何人受苦受難”。 兩本書的終極目標都是達到他口中所說的人人皆可當家作主的狀態,但實現的過程卻又天壤之別。 那么,到底哪本書才是真理呢? 鞠清濛一時間走了神,魂游天外。 感情上講,她希望是第二種。 但客觀的說,人必須學會面對現實,沒有人可以永生,人遲早得死。 哪怕有人體冷凍,也只不過是在竊取時間,只要得間歇蘇醒,就會在蘇醒中一點點老去。 如果像冷凍長老那樣長時間一睡不醒,那活著與死了其實也沒太大分別。 所以,第二種只不過是權宜之計,任重的夢想終究會走到“此后若沒有我,便人人都是我”的那一步。 鞠清濛知道,任重真正想達成的,其實也正是第一種。 沉思許久,鞠清濛終于放下手中兩本冊子,再小心翼翼將其鎖進保險箱,站起身來。 她意識到,其實哪種夢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尚且活著時,能與他做到那一步。 打開辦公室電腦,接入政務系統,鞠清濛又開始了今天的日常公務。 在任重出去的這一個月內,集團內部的變化依然一刻未停。 嬴浩贊助的中型近地戰艦裝配線已在星火鎮外城里正式羅成,第一艘試制型戰艦即將下線。 充義縣那邊的負責生產制造獵殺者主炮的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為集團不斷掙得源星幣。 同時集團又用這些源星幣對外采購回大量資源,不斷投產更多設備,建起更多工廠。 這一整套生產過程的演變又為集團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 到如今,集團治下的一千二百萬人口中共有近七百萬人實現就業,剩余三百余萬十歲以下未成年與三十六歲以上年老體弱者并未就業。 集團內部的綜合就業率超過95%,剩余的5%失業者基本則在重新擇業的過程中。 這一千二百萬人迸發出了可怕的生產力,像一個油門踩到地板里的大馬力越野車。 這臺巨大的生產力機器鯨魚般吸收著海量的資源,并將其轉化為這樣那樣的產品,并且效率還在隨著勞動者的熟練度不斷提高而提升。 此外,在各個工廠中的熟練工人也在不斷調整工作方式,動用聰明才智改良機械。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公民歧視荒人,荒人自己也從來不曾瞧得上自己。 在絕大部分荒人的認知里,除了成為職業者,他們想不到任何可以自我提升的方向。 但現在,失去“網”的人工智能輔助雖然導致社會生產效率在短時間內大量下滑,卻又給荒人提供了更多工作崗位。 在走上這些崗位后,荒人們突然發現自己的腦子除了能用來強行去琢磨那些職業者體系中的知識,去背誦科學體系中死板的操作指南之外,竟也能用來搞一些實用的小發明創造。 在集團內部的鼓勵制度下,第一個主動開動腦筋提升生產線效率并糾正謬誤的人得到獎賞,其他人很快紛紛效仿。 消失許久的屬于源星人類的創造力重新迸發了出來。 任重一度以為束縛住源星人思維的是電子云里的正二十面體,現在看來他也未必全對。 規律化的大腦量子糾纏風暴的確沒有他那么多的隨機性,但依然有一定的創造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