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厚積薄發,淮海之戰-《復活帝國》
第(1/3)頁
巨大的黑影靜悄悄劃過大地。
黑壓壓的機械部隊如泥石流般越過大地。
滾滾濃煙隨著機械部隊結成的長龍升騰而起。
這濃煙里既有內燃機獨有的排放物,又有巨大的橡膠車輪卷動翻起的泥灰。
通過霍東華的牽線搭橋,再有嬴浩的背書,目前任氏集團與洛克集團第一洲分公司之間已經建立了直接的合作關系。
洛克集團送來了大量能源模塊,并買走了同樣數量不菲的電磁類墟獸晶片與材料。
如果任氏集團是個正常經營的企業,洛克集團的供應量可以滿足需求。
但任氏集團是一個正在迅速膨脹的戰爭機器,每一個環節都火力全開,那么洛克集團提供的這些能源模塊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其他人曾提議讓任重想辦法找洛克集團拿到超量配額,但任重稍一思量后決定劍走偏鋒。
說來也是幸運,誰也不曾想到,在廢礦坑的地下竟有個大型石油田,儲量極其驚人。
源星對石油資源的開發其實頗有淵源,尤其是巴斯集團幾乎壟斷了源星上的絕大部分石油資源,主要就是用來提煉化工制品。
在提煉過程中,也有汽油煤油柴油成分的副產物。
如果按照地球上的科技路線,這些東西都會成為能源,但源星情況特殊,主要依賴電能,所以巴斯集團往往將這些東西進行更進一步的深加工,合稱為別的產品,很少將其焚燒以釋能。
任重做出批示,先從巴斯集團采購淘汰生產線。
這生產線既能開采石油,又能完成半成品的提煉和分離。
隨后任氏集團又成了巴斯集團的供應商,提供一些中間產品,并將汽油、煤油與柴油等等能源產物留下來自用。
在此之前,任重卻根據自己的記憶提出內燃機的理論,再由工廠里的員工對其進行細化設計,又利用現成的超高精度加工與超強材料工藝,制造出半成品進行試驗并不斷改良。
僅僅數天時間過去,第一臺熱效比超過48%的內燃機便落了地,達到2040年的地球的科技水準。
圍繞著這臺內燃機,發電機組、內燃結構的車輛迅速出爐。
經過一系列改造,任氏集團在短短一個月內初步完成能源體系改造。
石油能源覆蓋了集團內部大約30%的低端功能需求,可算剛好覆蓋需求。
并且,隨著開采與提煉速度的不斷爬升,內燃機工藝的繼續改進,發電設備大型化的繼續推進,石油能源的占比還將持續提升,直到達到50%以上。
目前星火軍的機械化部隊中的地面部隊已經實現了80%的內燃機化。
重型設備里裝載了巨型柴油發動機,中型設備則大多使用的煤油發動機,輕型設備以汽油發動機為主。
在這般思路下,步兵兵種已經從星火軍里消失,最低的作戰單位也是輪式摩托部隊。
這般水平的純機械化部隊在推進時顯得浩浩蕩蕩,氣勢格外驚人。
即便相隔數公里也能看見那卷起的煙塵。
當然,給人造成最大壓迫感的還不是地面部隊,而是天空中的四艘中型近地戰艦。
由于主要活動區域在大氣層內,近地戰艦的外形設計得非常流線型,在飛行時前端還會撐開主動式流風護盾,將氣流側面排去。
戰艦看起來仿佛一條鯨魚,表面沒有任何武裝外露。
可一旦打開它的戰爭模式,它便會瞬間變身為一臺可怕的殺戮機器。
在軍隊推進的過程中,四艘戰艦的掃描裝置長時間滿負荷運轉,掃描著前方路線,搜尋著前方的高階墟獸。
每隔一陣子,地面上的某臺大卡上的導彈發射架便會在行進中支起,并發射出一枚導彈。
導彈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百分百精準命中處在大軍推進路線前方幾十公里外的墟獸。
至于地面的先頭部隊則由數百臺猛犸戰車組成,一字排開。
但凡是有墟獸敢出現在前方,猛犸戰車往往在相隔百米時提前開火,犁地掃蕩。
等大軍開過,穿插在隊伍中的拆解師又會以極高的效率完成拆解,只在地面上留下一大堆廢料。
第(1/3)頁